通过对学生精心长期的心理调查的方式,校方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秦楠,心理咨询的迷童,文学的稚童,蹲在角落里看世界的顽童 知友 @周全老师说的是高校中的情况,大致情况上也就是这样了。我没有在高校工作,所以也不好意思说高校怎么办,我就说说我在的小学是准备(注意是准备,还没有完全铺开) 零、一部分学生在患上抑郁症后甚至不会主动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去找心理医生,针对这一情况,校方能否通过一系列普查及时地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这个情况是这样的,我刚到学校没有多久的时间,所以学校的心理健康的工作是从这个学期才开始在各种的方法当中摸索开始的) 小学里的学生是没有去做的SCL-90这样的问卷了,所以有没有抑郁我不能知道。但是在我做的量表《儿少心理健康量表》(存疑,我记不太清了),从量表最后反应的结果来看,突出了我校学生的实际问题,同时学生通过测量发现了在一些维度上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在跟进的排查和单独谈话中也印证了测量的结果,并且针对一些孩子做出了进一步的跟踪。抑郁症没发现,不过发现了几个ADHD,好在家长和学校认识都比较正,也就积极配合起来了。那么,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这种意义的测查是必要的也是能发现问题的,系列的普查+个性体跟踪也是能够直接帮助到学生和学校的。 一、学校定期的心理普查是否可行? 定期开展普查这个问题,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实际情况是这样的,高校或许能够定期展开普查,但是对于小学来说,是不可能。或者,再严格点说,不能定期的开展,但可以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进行普查。因为这里面临几个问题: 普查的工作量太。在小学里,一个学校中只配备一名心理老师,有统计基础的老师也寥寥无几,那么首先培训班主任能达到最低标准的指导水平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更不要提一个老师自己处理动辄千人量的资料了,更何况现在的心理老师都是还有兼有其他的教学任务的。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普查回收的效率存疑。我在我们学校的6大校区展开联合一年级新生联合心理普查(是的,一年级的学生,我针对问卷的语句找了语文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和解释)结果一开始问题就出现在了施测班级的老师要求宽严不一,导致了最后一个学校的测查结果“天花板”了,哭笑不得。而校内普测也会出现部分的班主任会对学生答题进行暗示性的导引,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情况。 普查也会加大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量。还是一年级的普查,很多老师就会给我抱怨说这没有任何的意义(主要是教师解释起来很费劲)而高年级的老师本身教学任务,而更大的问题就是,这也不会算加班什么的,很被动啦。 所以大致上结论就是,在一个较长的周期范围内普查可以,但是定期对于小学这样的情况很难。 二、是什么造成了目前部分高校/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的局面? 我就举一个例子吧。前几天,有一个班主任和我闲聊的时候说,她们班级里有一个小女孩,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总之是各方面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班级课堂的正常开展,老师建议学生到我这里来聊聊,看看情况,顺便也就和孩子的家长通知了(孩子的家长是本市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得到的回答就是『我孩子正常着呢,不用去这样的地方』结果当然只能作罢。 再加之周老师说的,其实更多的学生是压根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个地方是用来干什么的(小学生)那么形同虚设、其他老师兼职就反倒是常态了。总结起来大致上以下几点(小学): 对于心理咨询的意识上存在有偏差,并不认同。 学校的政策扶持不够,行政层面的支持不够。 宣传不足够,不论是校内校外。 心理教师的成长支持不够。 背后运作团队单薄,支持度不够,能够链接的咨询机构并不够。 三、怎样才能在高校/小学中普及心理咨询? 小学当中普及心理咨询首先就是宣传问题。一部分人会把宣传的问题归结在家长和社会身上,其实没必要。社会和家长的认知有偏差不是一两天了,不如直接从孩子入手,让他们感兴趣,走进来的想法,我们再去谈其他的。本来在基础教育范畴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的开展目的在我看来只主要是:防患于未然,助其成长。与其抱怨家长做不好,不如改头换向到直接的受益者,不是来的更安稳嘛? 补充一点:学校的心理工作也不能完全求助于量表,量表能给你的只是很直观的数据,分析数据需要有很多的考虑。那么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这个档案其实不能直视测试结果这一个单一的项目,要有一个过程性的东西在里面不停的修正和改观,这不就是测量能完成的了,而是一个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和推进的工作。 回到最初的问题来,学校开展科学地、合理地、真实地的心理测查是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学生,而且当数据量足够大,学生的其他相关数据支持足够多的时候,时候能达到一种简单的预测功能,也不是并无可能。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