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偷拿家长的钱应如何教育? 我弟弟 8 岁,前段时间问老妈要一元买玩具,老妈没给,做饭去了结果他自己偷偷在老妈口袋里拿了 100 元,然后自己花了点,(小孩子当然会被发现),现在做的惩罚是让他跪了大概半个小时,当天跟他说这件事是错的估计有说了有大概半个小时,(他明确表示自己错了原话应该是“妈你别说了,我知道自己错了,我原本没想拿那么多,没找到小的,我都后悔死了”),当天没有让他看电视,并且晚饭吓了吓他说没他的饭没让他吃饱。 现在想问问该怎么处理。 真的很关心怕从小路走歪了。 (楼主小时候也拿过家里 10 元打游戏,结果一顿被揍,以后在没拿过家里钱) 覃宇辉,心理学 题主你好!当你的弟弟偷拿了一百块钱去买东西后,你们施加给他的惩罚:罚跪半小时,说教半小时,不让他看电视,恐吓他说不让他吃饭(撤除型惩罚),程度应该算比较重了。教育心理学上认为,重度的惩罚,能够有效遏制小孩的问题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暴打会让题主再也不敢偷拿钱的原因)。 但是也希望题主可以明白,惩罚只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错的(偷钱是错的,要被揍),并不能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我应该如何获得金钱买东西),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很可能孩子不会再偷钱,但他并不能真正形成正确的金钱观,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惩罚很可能只会让孩子考虑行为对自己造成的结果(偷钱会被打),但不会真正意识到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偷钱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且违法的),使孩子缺乏共情、换位思考的能力。 此外,惩罚也会对孩子探索世界的积极性以及亲子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8 岁的孩子,正处于探索世界,用行为来验证自己能力,形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的阶段。如果他们的探索行为,即便是错误的(偷钱),被家长粗暴严厉地禁止,他们探索世界的主动性、自信心和自尊都会受到一定的创伤,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而家长让他罚跪、不准吃饭,也会让他的自尊、自信和安全感受挫,产生一定的对家长的敌意和恐惧,影响亲子关系和谐。 最重要的是,偷钱其实是表面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孩子想买玩具才问家长要钱,这现象就说明了两个问题:(1)孩子可能缺乏稳定的零花钱来源;(2)家长缺乏对孩子如何理财从而买到自己心仪东西的教育。正是因为缺乏家长对金钱观的引导,迫切想要满足自己愿望(“本我”占优势),对偷钱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知(“超我”处于劣势)的孩子,才会用偷钱的方式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说完了惩罚的利与弊,以及孩子偷钱反映出来的根本问题,我也给题主提一些具体的建议:(1)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1、有周期性地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并指导他如何获得自己心仪的东西。可以看到,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消费需要,家长已经是时候引导他形成正确的金钱观了。题主可以观察一下,孩子每月有哪些比较合理的娱乐需要(比如买小玩具和书),再考虑一下一个月这些娱乐产品要花多少钱,根据孩子合理的消费需要确定孩子零花钱的份额。 2、发放时间可以以周为单位,这可以锻炼孩子延迟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增强孩子的忍耐力,促进自我的发展。可能他需要的一本书是 10 块,一周他可以获得 5 块,那他攒两周钱才能买到书,有利于锻炼他为达到目标而忍耐、坚持的理财能力。 3、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先有限度地预支自己的零花钱。比如要给小朋友买礼物,要花 10 块,但只有 5 块了,可以允许他先预支一周的零花钱。 4、给孩子赚零花钱的机会。有时候孩子很想买金额较大的娱乐产品,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帮一些小忙,并支付给他一定报酬。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忙抄写文字、整理物品,引导孩子学会用劳动获取报酬,并增加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2)鼓励孩子使用正确的获得金钱的策略。当孩子能够为了目标而攒钱,或者成功地获取报酬,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儿子,你为了小人书,攒了两个月的钱,真的很不错,再接再厉!妈妈今天可以做你喜欢吃的菜 / 让你多看一集 XX 动画”,强化孩子正确的理财观。 (3)制定规矩,惩罚不良的获得金钱的行为。可以约法三章,如果又偷了钱,在 3 天内不能再看喜欢的动画或者晚上不能出去玩等。让孩子明确什么情况会遭受惩罚,这样在孩子触犯规定受惩罚时,也会多一些理解,少一分怨气。 的确,偷钱这个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说到底,偷钱是孩子愿望得不到满足时的问题解决策略,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一种行为。虽然它是错误的,但也反映出孩子的不断成长的能力。希望题主能够引导孩子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在正确的方向上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不要过度地使用暴力。虽然重度惩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可能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安全感受创,影响他探索环境的主动性和自主能力的发展。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