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小豆,学术护肤,农药PhD在读,健身爱好者,文具病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想知道中国农产品安全为什么总是让人这么揪心对吧?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说,造成农药残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我国现在使用中的农药,最常用的也就那么几种。好多新兴品种和剂型虽然有,但市场占有率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我们现在施的药,如果是农民自己购买,来回来去就那么几种,时间长了,抗性就上来了,抗性上来了,只能再加大用量,加大用量,又会慢慢增大抗性,于是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农药为什么有残留?使用量过大。 2、我国现在的农药在登记的时候都有标明适用的作物。在高毒农药禁限用名单里也明确标明了哪些农药在哪些作物上不能使用。但事实的情况是,在使用过程中,施药者根本不管这些。只知道这个药可以杀虫子,嗯,买。加上农资销售人员的有点道理的介绍,嗯,买。有多少人看过农药的使用说明呢?你这个药能在你家里的作物上用吗?使用量有标明吗?你按使用量使用了吗?我记得 n 年前的毒豇豆事件,应该就是在作物上使用了不该使用的农药。所以农药为什么有残留?瞎用。 3、有经验的施药者和农药行业从业者都知道有个词叫“安全间隔期”。也就是你最后一次施药距离你采收的时间应该是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的。你说韭菜,你上午用过药,下午就收了,晚上就变成饺子了,你不中毒谁中毒?(我只是拿韭菜举个栗子,韭菜农药用的多,主要不是因为采收期,是因为韭蛆要用农药灌根……)所以农药为什么有残留?太着急。 4、农药的剂型(乳油、可湿性粉剂、可分散粒剂、悬浮剂、微胶囊剂等等)和农药的施药方式也是农药发展的两个关键点。制剂水平跟不上,做的产品质量堪忧;施药器械跟不上,喷个雾雾滴满天飞,边喷边漏液,能不污染么?如果大家有机会看看国外的施药器械和制剂加工,那种精准化,省力化,专业性……真是有差距。所以农药为什么有残留?技术跟不上。 说了这么几点残留的来源,我们这时再来好好看待下农药残留检测。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农药残留检测其实是整个农药领域最末端的一个环节。合成,生测,加工,施药,最后才是检测。你指望农药残留问题于农药检测这个环节?还是放过它吧,它只是个评价手段而已…… 农药残留方向的同学们一定对 FAO 和 CIPAC 的各项指标方法都烂熟于心,那么,就能知道,确实像楼主所说,国际上对作物的农药残留确有很多项的指标。欧美日本啥的,你翻译过 FAO 的标准就能发现,他们每一种农药在每一种作物上的 MRL 值(最大残留限量)几乎都有,各项指标要求特别细化。相比于此,我国在这方面还是有差距的,好多的作物好多农药都还没有制订完善的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是在慢慢建立的,这些标准也是会慢慢填补的。你说咱跟发达国家国力差距还是有的,那么在农残方面也要稍稍允许我们落后吧?只要在发展,就总有完善的一天嘛。至于能发展多快多好就不是我们一介平民能掌控的了。 有人说,咱自己没有建好标准,直接用人家国外的,国际的标注可以吗?这还要回到我一开始说的那几个方面,由于我们国家在农药施药者、施药器械、施药环境等等等方面的不(luo)同(hou),我们是不可能,至少目前不可能用人家的标准的,也达不到人家的标准,大家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最后,真的不是因为我学这个专业就给这个专业辩解什么,但农药残留在我们日常的摄入中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污染。比农残严重的东西看看食品添加剂、看看环境污染物、看看药物滥用……尤其是前两个,我们每天都暴露在这些污染之中,而且剂量非常之大,没有夸张。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 讨论来自 知乎圆桌 · 农村金融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