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Shi,微博@情感心理导师Steve,心理学专业人士 理性是诸多人类痛苦的救赎和出路。理性的获得,靠的是系统的研究和思考。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很好地理解问题。怎样科学地理解小时候缺爱的问题?大家可以试着通过以下的三个心理学系论来思考。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是目前被普遍用来解释童年经验的模型。不过依恋理论关注的是婴儿在 6 到 30 个月之间与自己的扶养人形成的情感依恋,同时依恋理论认为这种情感依恋会影响(shape or contribute to)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而非决定。 很多人容易用焦虑型依恋来定义自己,然后宿命论般地认为自己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可是你知道吗,研究发现就算是最好的父母,也有一半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孩子做出错误的、不及时的反应。最终决定依恋关系是否安全的,是关系出现裂痕后是否及时修复。 两点启示: 1. 我们对“缺爱”的理解,不应该仅限于依恋理论,因为它只关注了我们婴儿时期的发展。对于自己的“缺爱”,你需要在时间和生命发展阶段上有更清晰的理解,你是在什么阶段缺爱的?缺了谁的爱?这种缺从小到大是否有变化起伏?是否有旧爱的缺失和新爱的出现?缺爱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状态,也不是一个注定一生的影响 2. 安全感不等于十全十美,缺乏安全感的人会要求父母或者伴侣尽善尽美,从不伤害和令其失望。可是关系之所以安全,不在于是否犯错,而在于如何修复错误。很多相信依恋理论的人都会给自己贴上逃避或者焦虑型标签,然后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状况,却一直忽视了在修复关系上,任何类型的人都是大有可为的。 构建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是瑞士发展心理学者 Jean Piaget(顺便说下,Piaget 的读音不是 pia-get,是 pee-ah-jei,j 那个音和法语 Je 一样)提出的,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支柱之一。Piaget 认为人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构建新的知识,我们不会记住客观的事实,而是通过自己的认知来选择,组织和整合知识。 人都是认知动物,我们都需要对世界,对自己有一个有序的合理的认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会对过去的经历构建和赋予各种意义。可是这些意义的构建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是否合理客观就不得而知。比如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父母难以取悦,并且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好,因此不断努力取悦。可是这只是通过你的角度构建出来的对父母的理解,事实上父母对你的挑剔,可能是他们自己从小受到上一辈挑剔,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张,通过挑剔迁怒于你。 两点启示: 1. 说缺爱不如说缺完善认识。我们对于自己“缺爱”的状态的理解,取决于我们的角度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认为自己缺爱的人,往往是因为在构建认知过程中,刻板地站在自己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因而获得了一个非黑即白的,我 VS.整个世界的认知。要改变这种认知,你就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不要单纯地从缺不缺爱的问题来看待自己,而是要去分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构建认知的方法。关于如何重建自我认知,我在这里有篇操作建议: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 Steve Shi 的回答 2. 儿童的认知构建方法受父母影响,通俗地说就是父母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影响孩子。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缺爱,很有可能这种认知的形成,也是受到了父母熏陶,而你的父母,多半也是在情感方面有缺失的,所以才会把缺爱作为一个重要的构建认知的维度。如果父母是很有爱的人,小孩子多半也不太会去考虑缺爱的问题,虽然这一家人也会有各种矛盾冲突,但是在理解关系的时候,情感缺失不会成为一个主要视角。所以说,如果你父母缺爱,而你也和他们一样带着缺爱的认知面对生活,那么最终你们都是一样的人,你们都只能看到缺失,看不到自己当下调整改变的机会。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认识人的发展,并且区分了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层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宏观系统(macrosystem)和时序系统(chronosystem)。微观系统指的是儿童生活的直接情景,例如家庭,学校。中层系统指的是多个微系统共同组成的系统。例如父母是大学教授,孩子在大学附小读书,一家人住在学校宿舍,那么这三个微系统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中层系统。外系统关注和小孩不相关的系统对小孩所处的系统的影响,例如上面例子里父母的工作受到大学扩招影响,从而间接对小孩产生影响。宏观系统关注的是广泛的社会价值,文化规范,法律制度等等。时序系统关注的是生命事件在世间上的顺序以及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启示: 缺爱不是一个单纯的别人不给你爱的问题。缺爱很明显是一个存在于微系统里的现象,可是这个现象同时也受到来自外界的其他系统的影响。感到缺爱也会和其他微系统(例如同学关系,亲戚关系),中层系统(例如父母工作压力导致的家庭不合),外系统(例如物价和经济形势对工作带来的压力),宏观系统(例如国人讲究孝道和服从),以及时序系统(例如母亲曾经有过流产,父亲是再婚)等等息息相关。 这些更系统更宏大的视角,会很好地帮助你去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我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咨询过好几个自认为缺爱的女孩,通过与我探讨确认了父亲的同性恋身份,从而明白了缺爱的现象外部是型婚,再之外是与大家庭和周围邻居朋友的遮人耳目,再之外是社会价值观和法律系统对同性恋的压迫。 大家可以试着套用这些理论去重读其他大大们分享的故事,尤其是构建主义和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你会发现你能够从故事中读出超越字面意思的内容来。 以上还只是众多发展心理学理论里的少数。我个人认为要更好地理解缺爱的问题,并且发现调整改变的方式,你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自己的成长经历。Erik Erikson 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Lawrence Kohlberg 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都是不错的学习探索方向。 最后说一点我个人的见解: 缺爱的缺失感往往是种难以控制的情绪,面对这种情绪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站在理性的角度去理解面对,而不是受情绪驱使用各种低效能的方法发泄和自我保护。 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里就有不少“缺爱”的元素,这些缺爱的经历也让我在中学到大学这个阶段经受了很多的痛苦,并且有些影响一直到现在都还存在。可是到了今天能够和父母重建亲密,修复关系,得益于一个执着的认知,就是过去发生的不可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都还没写定,我还有机会去改变,去创造。因此我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人生去学习心理学,并且现在和未来也都将这作为我的事业。这种投入,现在看来是我以及我的家庭这辈子最值得的投入。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