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 卓扬,鼯鼠文艺少女,微信号misseris_13 In your choices lies your talent. -- Stella Adler “在你的选择之中,说明了你的才能。”Stella Adler 是与 Lee Stromberg 以及 Sanford Meisner 并列的美国现实主义表演三大奠基大师之一(Lee 就是大名鼎鼎的方法派的开创者),而她的这句话就是我观察演员表演时使用的标准。 对普通的观众来说,开心的剧情里要笑,悲伤的剧情里要哭,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笑和哭都是一种“选择”,而笑也有一千种笑法,哭也有一千种哭法,这背后有无数次的排练,才会决定最终舞台上呈现出的是哪一种。很多人误以为表情自然、情绪真挚便是演技,但那只是演员的基本功而已。真正考验功夫的,正是同样的剧情下,不同演员会作出如何的选择,这也是莎剧等经典戏剧久演不衰的道理。 凯特·温丝莱特就说过,现在回头看《泰坦尼克号》,会为自己当年青涩的很多选择而羞愧。在《理智与情感》中她与演技精湛的艾玛·汤普森对戏,李安在自传中曾如此评价两位女演员的演技:“我拍摄《理智与情感》时,凯特·温斯莱特只有 19 岁,这是她的第二部电影,所以有些事情对她就会比较困难,比如说应付摄像机,还不能意识到它……艾玛的演技是很纯熟的。她可以毫不费力地,一次就表达四五层的情感。但是,尽管凯特相对还比较稚嫩,她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可以让观众不自觉地为她担忧。这对凯特来说很简单,但是对艾玛来说就比较难了。”这就是本色与演技的分别。 而艾玛在《理智与情感》中妹妹濒危那场戏中,也遇到了困难。李安告诉她,不要去演“悲伤”或者“感动”,而是演“恐惧”,恐惧失去那个灵魂。而“恐惧”这个潜台词(subtext),正是让这场戏能够打动人心的“选择”。 但凡了解一点表演,就会知道,情绪是不能表演的。你永远不能演出快乐、悲伤或者害怕(李安说的"fear"在英语中是个动词),而要去演“动作”(action)和“潜台词”。而“动作”大部分时候都是“反应”(reaction)——对想象出来的“刺激”(stimuli),比如声、光、情绪,去给出真实的反馈。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演员配戏时要不断地“给”对方东西,因为这样对方才能更好地“反应”,就像打球一样。所以我国很多电视剧中的演员照这个标准看,都是不合格的。他们大多只是程式化地微笑或者哭喊,而不是针对剧情的刺激给出相应的有机反应。 表演并不在于碎片式的一词一句,更在于全面塑造一个合情合理的“人”。角色为什么会在此处说此话,为什么会对此情有此“选择”,背后都有来龙去脉,必须逻辑自洽,否则就难以说服观众。这就是为什么 Stella Adler 还说,“一个演员要锻炼自己的形体,要训练自己的声音,但最重要的是塑造自己的头脑。” 演员一般都会给角色写小传,分析人物的前史,来塑造最终演出中的冰山一角。很多人提到优秀的演员“演什么像什么”,仿佛可以在不同的人格间变换,就是因为演员通过连贯的细节设定,让逻辑“立体”了起来。 举几个反例,周迅虽然是个好演员,但我对她在《红高粱》中的表演完全无法苟同——她只是一贯地在演自己的小家碧玉气,遇到什么情况都是一副倔倔的样子。更加明显的例子是徐克近年来的片子,包括《狄仁杰》和《智取威虎山》,角色完全被脸谱化,完全看不出完整的动机和人格,白白浪费了众多好演员。看《智取威虎山》的幕后花絮,徐导似乎是个“结果指导”(result directing)派,直接要求效果,很少讲解动机。这在当年一个月赶三个戏的香港电影界可能有它的好处,但对现实主义表演来说可谓大忌——跑偏讲到导演去了,不过詹姆斯·弗兰科(人家可有一个奥斯卡影帝提名哦)也说过,“(作为演员)你只可能和你的导演一样好。” 一个优秀的演员内心一定要有很大的容量,能够接纳和诠释各种角色与他们过山车一般的情绪。引用自己的一篇系统地学习表演,提高演技,会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 - 卓扬的回答:“而学习表演,就是学习如何把脆弱暴露在人前。在外人面前剖开胸膛,伸手进去戳动自己的心,从中爆发出的歌哭言笑,既是角色,也是自己。正常的成年人要在这世界上生存,都早已穿上了铠甲,隐藏起软肋,不会总是让自己血淋淋。” 演员也是人,会反感正常人都反感的东西,比如裸露,比如注视,比如丢面子;而表演必须抛弃这一切,做一个赤子。我的表演老师有个两岁的女儿,她说她非常喜欢观察女儿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因为孩子的表达尚未经过社会礼仪的过滤,是完全开放而天然的。表演就是一个抛弃自我过滤的过程。 所以即便没有看过李·佩斯其他的作品,仅凭《霍比特人》我也认为他是个好演员。他在与角色索林对峙时选择了表现脆弱,仅仅这个瞬间就让我回味不已。还有瑟兰迪尔最后与莱格拉斯的告别,他居然选择了微笑行礼,隐忍不发的离别之情令人心碎。李·佩斯自己也说那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梅丽尔·斯特里普说过:“表演并不是关于变成一个不同的人,而是找到表面不同中的相似之处,然后在其中找到自己。”在这个核心面前,口音的模仿、形体的转变都只是“器”而已。 诚然,在真实表演的基础上加入声音、形体的变化,难度会上一个量级。就像我老师说的,表演就好像在抛接球(juggle balls),在舞台上随时要在多个任务间转换。练习越多,抛接的技巧便会越纯熟。 知乎很多伪表演评论会从粉丝的角度出发,过多关注演员的形象气质。这从某方面来说其实也不无道理,演员的确是有类型的。有句话说,导演的工作中 90% 都在选角上,如果演员选对了,导戏就会很轻松。在《雷神》中饰演奥丁的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在第一眼见到锤哥全副带妆时说:“这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表演了!”后来影片的成功当然证明了导演选角的眼光——要知道,当时锤哥和抖森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要在好莱坞大片中担纲主角,还曾受到制片人的怀疑。但是如果完全把角色塑造的成功归功于演员的自身气质,也就是所谓的“本色出演”,未免太低估演员的工作了。 话说回来,“选择”并不仅仅是对“动作”和“潜台词”的诠释,还有很多质性在演员的工具箱里可供选择,比如位置高低、动作节奏(这个很重要!)、标志性动作……比如《逆转未来》中的詹姆斯·麦卡沃伊(就是一美)在与听金刚狼讲述来意的时候,隔着台灯一弯腰,立刻改变了两人之间的势能,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选择(好了你们都知道我是 marvel 脑残粉了)。 最后推荐大家我最近的心头好,爱德华·诺顿——他在《鸟人》中的表演无与伦比,从现实穿越到戏剧,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表演意图(objective)的转换。大美无言,只有跪舔。 另外再说一句,面瘫也未必是坏表演啊,可能是导演的风格问题——君不见《白日焰火》里的廖凡,还拿了柏林影帝呢? 除知乎日报,请勿转载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