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高中开除在学校做爱的学生情侣,合情理吗?合法吗?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3-1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几个月前,我们学校的高三的一个男生和高二的女生在校园里某个隐秘的角落 OOXX,然后被老师发现,结果这两个人就双双被校方开除了……

    当时我觉得他们两个作死,学校做得也没什么不对,可是现在想想好像有点问题:他们都十七八岁了,双方你情我愿,干这种事没违反法律啊。(据我所知校规上也没明文禁止)而且身体发育状况大概也是允许的吧?【此处存疑】听说还做了保护措施,那我们应该为他们发奖,表彰他们懂得这些知识才对啊。再说,干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生理需求吧。我个人觉得他们完全有权利(“利”和“力”傻傻分不清楚)、有能力、有理由这么做。但本人不会这么做,因为这相悖于我心中的道德律。

    校方出于维护学校风气的考虑,规定了在学校里 OOXX 会被严厉处罚,但没有成文。他们在学校里被发现做这种事,触犯了校规(虽然没有明确地写在校规上,但这大概是默认的),于是受到了惩罚。犯什么错就受什么罚,天经地义。

    现在的问题是:

    1. 校方根据不成文的法规做出裁决是否合适?

    2. 除去对于所谓学校风气等一切对于集体的影响不谈,仅考虑学生个体的利益,学生是否有权在学校 OOXX?这种行为是否合适?

    3. 这类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否可以 / 有必要被学校以校规的形式(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确定下来,迫使学生遵从?可以从集体和个体;社会、学校和学生等不同方面考虑。

    [​IMG] 油小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者

    和一些同事同行讨论之后觉得这个问题包含三个要素:身份(在校学生)、行为(公众场合,也就是学校发生性行为被发现)、结果(被开除)。

    我们先试着替换身份要素做一下比较思考:

    两个教师在学校内发生性行为被发现之后被开除是否合理?

    两个成年人在公众场合(比如办公室或花园角落)发生性行为被发现受到处罚(可能是开除、罚款、警告、拘留或是其他)是否合理?

    显然相较于学生来说,这两个问题的争议要小很多,大部分人对于处罚都会认同。(虽然在性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确会对“人是否有权在公共场合发生性行为”有所讨论,但题主是为了讨论和解决普遍性问题,即便这个观点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也对学校没有现实参考价值。)而学生实际上并在性行为上的责任并不比成年人要特殊,所以受到校方处罚是合理的。

    第二个要素的重点不在公众场合,而是在“被发现”。有人也许有疑问,难道这不是一个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吗?我的看法是这其实是一个“被发现”和“没被发现”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人都幻想或实践过在非室内环境发生性行为的,这是人的一种需求,既刺激也浪漫。只是风险比较大,所以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就如同很多情侣喜欢性行为时的自拍或录制,但一旦文件泄露就万劫不复。这仅仅是每个人明白自己选择某种行为的风险、愿不愿承担风险及可能带来的结果。如果他们没被发现,就不存在一系列的讨论。但如果他们多次发生,随着频率的增加被发现的可能也是递增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题目中的学生来说,我觉得他们在学校角落发生性行为更大的可能是没有私密的地方,而不是为了寻求刺激。经济受限决定了他们不太可能去开房,或者经常去开房,宿舍更不可能,加上情到浓时,唯一可选的地方也只能是隐蔽的角落。从这点来说,虽然他们依然要为行为负责,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个要素,开除的处理是否得当?这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许多事情的处置留有的空间是很大的。比如一个人开车违规被警察拦下,交警完全可以按标准作出最严厉的处罚,但是如果碰上交警心情好,或是认识,或是对方很客气,表示自己刚从国外回来还不太熟悉国内的法规不小心犯了错,给交警造成了麻烦非常长抱歉,警察理解之后很可能只罚很少的钱,甚至是说算了,以后多注意。这些措施都是合理合法的。所以,开除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以教育为本的话,我认为除了开除是可以有更好的做法的。因为开除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一生。我想学校至少可以做到和学生心平气和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感受,这并不影响告知处置结果。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有关工厂男性工人的调研,调研结果发现,工人普遍对工资都不满,但是如果工厂更加透明地告知薪酬结构如何计算,为什么定这样的工资标准是,员工对工资的不满度会显著的下降。换句话说,客观环境并没有出现变动,但是经过沟通减少了人们的负面的情绪,也就是对工作产生了正面的影响。条文应当是无路可退时付诸的方法,而沟通才是解决大多问题的必要措施。

    我自己和学校合作的经验是,许多学校对性相关的问题做出严厉的措施并不是他们想这样做,而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面对麻烦会想办法解决,而一个孩子遇到麻烦就只会哭,因为他没有相关的经验,没有相关的训练,他只能本能地哭。如果这对学生被发现时只有几个人,我认为学校是可以不采取公示方式处分的,这样也能帮学生保留尊严。

    此外,题主还提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学校是否应该以校规的方式被定下来?这其实就是超越了单个事件看到了背后的机制问题。的确学生发生性行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像小学生性侵害一样,只不过没有暴露出来,每年在中国各个地方都会发生无数这样的事件。学校对此非常头痛,因为他们大多都明白这是一个客观现象,但不知如何解决,因为他们还必须面临家长的压力。试想一个学生在校期间怀孕了,家长一定会找到学校进行索赔,学校不但需要面对经济的压力(只能由学校买单),更要面对上级部门以及潜在的媒体及社会舆论压力。所以唯一能采取的方式就是高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许多学校还在禁止学生谈恋爱,甚至有男女生之间距离不能少于 1.5 米这样荒谬的规定。我曾经和一个职业学校的副校长聊过,他说虽然他们在理念上也都认为不合适,但是现实迫使他们还是要有不准恋爱的规定。

    所以,我们忽略掉最理想的状况(国家从小普及全面性教育,社会有较为开明的意识,经济发展水平高大多数学生不需要住校等),而是从基于目前社会环境、综合学校(只限于 14-17 岁的高中或职业高中,初中和大学情况与此不同暂不讨论)和学生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来考虑,一个具有普遍性且可操作的方案是,学校需要制定一个对学生性问题的政策。这个政策至少包含三个部分:

    1. 对学生性行为做出适当的规范及处理措施。例如“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发生性行为,违者给予 XX”,将其写在校规或其他重要文件中,更重要的是,需要确保所有的学生了解该条例。这是对学校的保护。

    2. 在学校以固定课程的方式开展性教育,至少是关于生殖卫生保健、避孕及性传播疾病的教育(性教育包含很多内容,学校能做好这三个部分就已经是万幸了,唉不知道全面性教育的普及要到什么时候)。因为除非倒退 30 年,否则不可能真正阻止学生有性行为,不但不合理,而且实际上也做不到。所以真正要确保的是学生接受性教育,掌握相关技能以避免在性行为中带来的伤害,而不是性行为本身。这是对学生的保护。

    3. 制定相关的预案。对几个常见或发生可能性高的事件,例如怀孕、学校内公共场合性行为、校内性骚扰(无论是学生对学生、教师及管理者对学生、还是学生对教师或管理者),应当有的标准的操作步骤。譬如如果发现学生怀孕后,需要立即组成一个小组,可能包括教务处老师、学生直接负责的老师、校医或心理室的老师等专门负责处理事件,必要的步骤包括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 5 个基本问题,和家长沟通,如何解释。最后由小组和学校讨论视情节做出决策。更好的是对决策做出预案,譬如什么情况下需要公示(一些特别恶劣的情况,不要认为学生永远正确)开除,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处置但不公示,如何替学生保密等。这是在学校和学生中间做一个平衡,既定的政策保证了处理这类事件的程序,而不是由个别老师来决定,又有一定空间对具体事件做出调整。

    综合以上,对题主最后的三个问题的看法是:

    校方根据不成文的法规做出裁决是否合适?

    合适,但可以处理得更好,做更多的沟通。

    除去对于所谓学校风气等一切对于集体的影响不谈,仅考虑学生个体的利益,学生是否有权在学校 OOXX ?这种行为是否合适?

    学生在学校公共场合发生性行为这种行为不合适。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

    这类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否可以 / 有必要被学校以校规的形式(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确定下来,迫使学生遵从?可以从集体和个体;社会、学校和学生等不同方面考虑。

    学校(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可以也应当对性行为及其应对方式有所规定,但不是单独的条款,而是纳入条纹、教育及预案的一项系统政策。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和行为有关的许多事情,处理措施是一方面,理解是另一方面,他们并不矛盾。举例来说,十几年前轰动中国的马加爵案件,无论马加爵有什么理由,都不能免于死刑的判决,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他成长过程中那些悲伤的故事,那些因为贫困而倍受欺凌,在学校中被排挤而渐向孤僻,执行死刑的同时,我们仍然会觉得心酸和感慨。

    在这个事件中,我认为可以通过沟通解决,既让学生意识到在学校公共场合发生性行为是不对的,也不需要作出开除这样杀鸡儆猴的处置。学校也可借此机会开展性教育,任何一个事件都可能变成机遇,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但是至少如果沟通得当,于学校和学生都是一个好的结果。我想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处分、留校察看、开除、公示等措施都是必要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其实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但任何处理措施都只是为了防止最坏的事情发生,平等、真诚的沟通,倾听各方的声音从而做出理性判断才应当是普遍适用的。相比简单的处理这的确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甚至遭受误解和委屈,但我想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灵魂是需要用理解和爱去滋养的。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