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病痛总是在晚上感觉特别明显? 知乎用户,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 谢邀。病生理当初真是学得不好,只能大抵凭记忆试着简单讲一下,抛砖引玉了,同时诚望勘误。 不少疾病的病情在白天和夜晚确实会有所差异,但未必就是“白天减轻,晚上加重”,也不止是“注意力”的问题那么简单。。 神经内分泌影响,或者说内环境影响。人在睡眠状态下的神经张力以及激素分泌水平与清醒时有所不同,并进一步发展为昼夜节律,也就是生物钟。 人在睡眠时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水平下降,这一系列变化造成了机体的耐受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抵抗力,但要注意与免疫力区分),使得咳嗽、疼痛、体温升高等症状比起白天更难忍受,是造成许多疾病“夜间加重”的主要原因。 同时,内环境的变化还可能成为一些疾病的诱因,例如夜间体温降低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哮喘;又如胰岛素在深夜逐渐升高,引起夜间低血糖,造成休克昏迷。 但之前也说了,规律并不一定是“白天减轻,晚上加重”的。有不少疾病会因为神经反射而在早晨起床后发作,例如由于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在早晨最高,促进血液凝集形成血栓,因而引发脑卒中;又如晨起时排便反射以及皮质醇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肠应激综合征症状加重,引起腹痛、腹胀等症状。 体位影响,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夜间长时间平躺,机体承受的压力分布与白天工作时的直立体位有诸多不同,从而对体液循环产生了影响。 例如题主提到的牙疼,牙髓炎常在夜间发作的原因就有被认为是因为平躺后头部血供增加、血管搏动增强,从而引发受压迫的牙神经随心跳产生自发性跳痛;平躺时心搏出量降低,也会造成心衰患者平躺无法入睡,严重情况下更会导致猝死。 同样的,平躺后易引起食管内消化液以及炎症产生的肺内积液等反流,刺激溃疡部或气管,从而造成胃痛、咳嗽等症状。 同样的,体位造成的影响也并不一定是“白天减轻,晚上加重”的。如静脉曲张(包括痔疮)、肾下垂等疾病就会因直立体位,脏器承受压力增加、位移扩大,而产生症状“白天工作时加重,夜间平躺时减轻”的现象。 环境因素影响,这里的环境则是指外环境。 昼夜温差、气压差、湿度差,也可引起症状的改变。如夜晚体感温度较低,发烧症状更明显;呼吸衰竭因室内封闭空间经过一夜后湿度降低,脚气、皮炎等症状减轻,咳嗽、小血管破裂出血等症状则可能加重;非封闭空间下湿度升高则反之;夜间气压升高可加重呼吸衰竭。 另一方面,被褥上的螨虫等因素则可能成为诱发哮喘、激发皮炎的过敏原,从而产生夜间症状加重白天减轻的情况;而若过敏原存在于外界或工作坏境,如油漆、花粉等,表现得自然就是白天症状加重、夜间减轻了;肾结石内细菌活动期在晚上,则是夜间肾疼加剧的原因之一。 活动性影响,人在昼夜间活动量差异也可造成的症状变化。 例如夜间食物摄入减少,胃酸开始过度消化自身组织,加重消化道溃疡的胃痛、嗳气等症状;饮水频率降低使得排尿减少则可造成钾、钠及一些激素积留增加,而加重晨间的痛风、孕吐等症状。 夜间活动减少还会引起诸多体内物质,例如关节部位长时间不活动,分泌物潴留,使得关节炎的僵硬疼痛症状夜间加重;睡眠中长时间维持不当姿势造成脊柱劳损,使得在白天发生落枕、背痛等症状;肌损、骨折等则在白天活动时疼痛加重,夜间静卧后缓解。 活动性的差异还影响了用药时间。晨服和夜服的药物会依据各自特性在不同时间发挥效用,影响症状的强弱。 心理因素影响,人在不同时间段里可能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这个因素的影响力可大可小。 心理影响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很难做广泛的讨论,只提一个比较普遍的例子。抑郁症的症状会在夜晚减轻而在白天加重,一般认为是由于患者晨时对“新的一天”产生焦虑,而在夜间对于“一天已经过去了”而产生放松感。 大家讨论的“注意力”问题或许也可划分到心理因素里。 综上,疾病的昼夜差异牵涉到诸多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学界现在也并不能十分清晰、准确的阐释原因,但确实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为缓解患者痛苦提供帮助。 ————附: 我在稍微斟酌了一下后选了比较平实的叙述方式以求严谨,但也确实自觉文中不少地方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朋友可能不太好懂,所以欢迎大家给我反馈,提出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会尽量给予解释的~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