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电影里出现了尴尬事,我也感到不能直视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3-1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为什么看电影看到尴尬处时,会不忍心继续?

    [​IMG] 冯慎行,略懂情绪,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先给出结论:在观影过程中,我们的情绪知觉会部分的转化为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和真实生活中的情绪实质相同,所以看到尴尬的地方自己也会产生尴尬的情绪,从而阻碍继续观影。同样,悲伤、愤怒、恐惧、厌恶甚至激动都可能阻碍继续观影。这种现象并非罕见,制作精良的电影、较为纯粹的观影环境、演员出色的表演和观影者情绪知觉的能力都和这种现象的出现息息相关。下面详细的解读一下,这种现象的发生过程是什么样的吧~

    同样是看电影,IMAX 带来的这种效应该会强于 2D 银幕,同理 2D 银幕也会强于家庭影院,家庭影院也会强于笔记本全屏,笔记本全屏也会强于分屏边看电影边写文件。即使声称自己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的人,在 3D 技术逐渐完善并广泛应用的时代也越发没有底气;即使声称自己只要看某种类型片就会痛苦到难以继续的人,让他们边赶进度边看电影,也会磨磨蹭蹭的看到结局。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区别只在于容易还是困难,经常还是偶尔。

    看电影的过程,对于观影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使我们不考虑评价和反思,也包括了从认知层面对电影(剧情和人物)的理解,以及情绪层面对电影(气氛和人物)的知觉。也就是说,作为正常的观影者,在观看完一部水准以上的影片后,既完成了对剧情逻辑的梳理,又完成了对影片情绪的理解。前者一般是有意识的,而后者通常都是自动化的。这两个过程中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电影难以继续观看下去,或者是断裂、或者是过于复杂(强烈)。

    情绪知觉,也就是对电影中人物发生的情绪的识别,(同样包括对某些非人物声音线索的知觉),是理解影片情绪性内容的核心。情绪知觉最重要的是人物的表情、声音线索的特征,当演员的表情足够丰富而准确的表达出需要传达的情绪时,那么观影者非常容易获得同一种情绪的知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丰富而准确和日常生活中的丰富而准确不同,而是指的是:以表情为例,基本的几种情绪都有相对应的肌肉活动(详细的参见杨昱的收藏夹微表情,心理学),只有演员的表情肌肉活动的丰富性和准确性都符合这类活动,我们才能准确的知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感觉有些演员用力过度(丰富过度以致于反而不准确),而另一些演员毫无演技(缺少丰富)。

    在表情和声音线索之外,情境同样对情绪知觉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认为“塑造”了情绪知觉(正好有一篇中文的综述情境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对于电影来说,情境包括了氛围(音乐)、场景、事件线索和人物的语言(包括旁白)及肢体活动。这就是产生问题中现象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对表情本身的识别个体间差异不大的话,情境自动化加工的个体差异则可能有天壤之别。氛围、场景和肢体活动与社会 - 文化的约定关系密切,同样受到了每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导演试图营造的某种氛围,在西方文化中效果显著,在东方文化中却莫名其妙。由于情境对线索特征的补足作用,当情境传达的信息与人物的表情相一致的时候,就会促进对情绪的识别和识别到的情绪强度。从这个角度讲,某位演员手舞足蹈的喊“我好高兴啊”的表演至少不算是错误的决定。

    只是情绪知觉说到底还是知觉层面,为什么会通过情绪体验影响到观看过程呢?实际上,不管是具身情绪观的镜像神经元假说,还是离散情绪观的特异回路假说,都支持这样的观点:情绪知觉通过 / 共享情绪体验的部分回路和脑区,也就是说,在情绪知觉过程中形成了情绪体验的原型。也就是当我们知觉到人物悲伤了,我们会自动化的生成悲伤的情感(不一定生成有意识的情绪)。也就是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当我们识别到某种确定的、强烈的情绪(尴尬、恐惧、愤怒、悲伤或者高兴)时,脑生理上也完成了一定强度同样情绪的生成。也就是说,当一部电影中的人物、故事和情境(对于观影者)都指向了强烈的悲伤时,观影者理所应当的出现尴尬的情绪,如果尴尬到难以抑制,不只是看电影,即使真实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那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什么人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呢?a.情绪敏感的人,更容易出现实质的情绪;b.情绪知觉能力强的人,更容易识别到电影传达的情绪;c.情绪性经历丰富的人,更容易受到情境的影响;d.和导演对于情绪的理解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受到导演设定气氛的影响(常看王家卫的观影者和第一次看王家卫的观影者肯定有差异);e.认真看电影的人。为什么认真看电影的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呢?又回到开篇的论断中,相比于 IMAX 银幕,笔记本屏幕看电影受到的(与影片)无关情境的干扰明显的增加,无形中削弱了情绪的识别。不认真看电影的人同样的道理,由于注意并不都在影片传达的内容中,受到无关情境影响而无法有效的识别情绪。这样来看,如何提升在家里看电影的体验? 这个答案也不完全是抖机灵。

    有些影片,主要是恐怖片,使用的是直接的情绪刺激,比如突然出现的鬼。这种处理不适合前文的讨论,因为刺激不经过情绪知觉过程,而直接产生情绪体验,这种体验的强度和确定性显然要强于通过表情和情境营造的知觉信息。然而,我的理解,这种情绪体验虽然更强烈,但是很难和电影的情节和逻辑连接在一起,反而让认知和情绪的理解都不连贯,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出现断裂出戏的效果。

    总的来说:

    1、每个人都可能在某次观影中出现这种现象,每个人也都可以在任何一次观影中不出现这种现象;

    2、支持斯坦尼表演体系;

    3、好的电影需要连贯而准确的情绪表达,而不仅仅是连贯而漂亮的剧情。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