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腻」的感觉,可以算作激励我们体验更大世界的冲动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3-30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21
    赞:
    46
    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解释「腻」这个概念?

    [​IMG] 冯慎行,略懂情绪,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腻的本义是食物的油脂过多,由于油脂摄入过多,机体不能有效的分解或者消化吸收,保护性的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反应,从而引申出恶心的含义。实际上不管我们说的“看腻”、“听腻”还是“玩腻”,或者“腻味”,都是恶心、厌恶的意思。和厌恶不同的是,腻更多的指好的或者有营养的东西反转成令人恶心或者厌恶,也就是饱和诱发的适应性厌恶。

    然而生理上存在保护机制,并不意味着心理上存在相似的保护机制。是不是心理上在摄入过量之后也会出现不能理解的现象呢?确实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刺激饱和(stimulus satiation),最常见的刺激饱和是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在面孔以及其他基本行为中也明确发现了刺激饱和的现象。对于刺激饱和现象出现的解释之一:生活中很多刺激具有相似性,为了保持对相似刺激的敏感,需要对经历的刺激进行一个自发的延迟(突触)抑制。随着不断的重复,抑制的效果逐渐增强,刺激本身的敏感性和意义就出现了短时的丧失。虽然我们通过刺激饱和解释了刺激感受性的下降甚至消失,但是并不意味着过量的刺激会诱发厌恶的情绪。做出个猜想:由于出现饱和的刺激敏感性下降,使得心理上对刺激的识别能力大幅削弱,重复呈现的刺激逐渐转化为无意义的噪音,暴露在长时间的心理噪音环境中会出现排斥性的反应,就是我们体验到的厌恶情绪。

    下面说人话。对于比较纯粹的事情,比如巧克力,比如顺耳的旋律,比如亲近的面孔,长时间反复的接触,我们的心理会自发的削弱这些事情的敏感程度,而且不需要通过我们或者理性或者感性的分析。在我们对事情变得不敏感之后,再出现的即使还是巧克力,对于我们来说也未必强于一坨便便,有可能带来的胃部反应还要更强,这时候就出现了厌恶。我们会把这种由喜爱过渡到厌恶的体验称为腻味,意思就是事情还是好事情,只是我现在接受不了呢。而且不用担心,这种自发的饱和现象有持续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一段缓冲之后,我们还有可能重燃对这些事情的兴趣。

    然而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这种饱和的理论可能并不那么适用。如果纯粹的事情是由于脑岛产生的厌恶,那么复杂的事情则可能是扣带回产生的不愉悦感。对于电视剧、游戏和亲密关系这种处于变化中的事情,兴趣的丧失和愉悦感的丧失是同步的,(仍然不可否认,缺少剧情、节奏和操作变化的电视剧和游戏由于刺激饱和而更容易出现厌恶情绪),这种兴趣的丧失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对价值的评估。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可以部分的反映这种兴趣的缺失,由于事情的重复不能带来早期的认知 / 情感的丰富,并且出现对这种弱化的预期,迫使我们将注意投入到更加有意义的地方,从而改变了对这件事情的实际评价。与饱和现象不同的是,这种评价的改变有可能是永久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能由于某部电视剧、某个游戏或者某位女朋友,永久的丧失对这类电视剧、这类游戏和这样的女朋友的兴趣。当然,我们可能就不会再用“腻”了,而是直接用“恶心”,最典型的是各个类型的抗日神剧。

    总而言之,“腻”是对旧刺激的排斥,是为新刺激的准备,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评价的,都是激励我们体验更大世界的冲动。有意思的是,越是简单、越是熟悉、越是积极的事情,越有可能出现“腻”的反应,我们的大脑还真是变态小受呢~

    ————

    我的专栏就这样,情绪上线啦,每周三准时讲情绪。

    转载请参见个人主页的说明。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