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有比较,孩子的英语才会进步?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4-0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IMG] 刘建鸿,积极教养

    【故事】

    小鸿英语学的比较晚,画画学的比较早。隔壁家的玲玲正好相反。

    玲玲 2 岁多楼梯里有时就能听到她哼着英文儿歌,最近两年还参加幼儿英语培训,玲玲妈见面也老关心“你们家学了吗?还没?那得赶紧点!我们玲玲 26 个字母早就会认了,词汇和口语都学了不少呢!”

    不用说,小鸿妈一开始时还不着急,到后来也着急了。也给小鸿买英文儿歌的 CD,门口贴上英文字母动物挂图,还买了不少原版绘本,放在床头和游戏角两个新买的小书架上。小鸿英文儿歌愿意跟着唱,不过有些词发音不准。玲玲来家里玩的时候,挂图上每个字母对应的动物英文(如 D-Dolphin 海豚),她都能读出来。小鸿妈妈对小鸿说,“你跟着玲玲一起读读挂图上的动物把,或者唱唱英文歌”。小鸿不乐意。“你每天坚持听半小时,以后也能学得像玲玲一样”。小鸿扭过头自言自语的样子:“我才不要学什么英语呢”

    小鸿妈妈问玲玲:“你刚学英语的时候有没有觉得难,觉得自己学的不好?”

    玲玲说“有啊,有一个男生发音很标准,还很乐意上台表演,老师总让他示范。我也觉得自己学不好”

    “后来怎么慢慢学会了呢”

    “就是听英文歌、CD,看好看的英文图画书,比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边听边翻图书的时候很容易就猜出 yellow 和 blue 的意思了。培训班里每次有好玩的道具,让我们扮演故事里的角色,比如三只小猪里的猪和大灰狼,挺有趣的,慢慢也就学会故事里的句子了”。

    小鸿转过头看她们,眼睛里也亮了些,好像多了些信心似的。

    之后他和妈妈共同制定了计划,妈妈用 excel 做了一张大表,打印出来放在书桌上面,他听完CD,自己记录听的次数,如果没有听就标记“0”。有时他强烈要求给耳朵放假,几天后,他发现很多“0”,又开始听,把标记“0”擦掉改成听的次数,当大表上写满数字时,可以直观的展现出他的努力成果,的确他也能轻松地听懂和说出一些词甚至短句——他自己信心倍增,对英语也更有兴趣了。经过门口英文动物挂图时,有时也会停下来看着图读读。

    小鸿喜欢海洋生物和恐龙,小鸿妈妈从图书馆借了些海洋生物的英文图画书,还买了 IPad 的恐龙英文有声书,很快,他知道他喜欢的白点鹰僨知道叫 eagle ray,有一天小鸿吃晚饭时讲到恐龙时,居然冒出了 Pteranodon 这个大家听不懂的词,原来是有声书里听来的翼龙!

    小鸿喜欢斯凯瑞的故事,妈妈为他买了分级读物里的《看你的脚下,兔子先生!》(Watch your step, Mr.Rabbit!),说的是兔子先生边看报纸边走路,不小心陷在了正好在铺路的沥青里,动惮不得,图画上小伙伴们想了各种办法,费了老大劲,想用木头推 / 卡车拉 / 消防水枪冲 / 风扇吹他出来(push/pull/squirt/ blow him out)都没成功,每次还是无奈陷在沥青里(“I am stuck”),最后用挖掘机才把他“掘”(scoop)出来。画面非常的有趣,小鸿看得哈哈大笑,说“也可以挖个地洞啊”,妈妈说你来画画看,真就加上一幅自制插图,嗯,还可以“dig a hole to let him out”(挖个地洞让他出来)

    这一天,妈妈和小鸿带着绘画课上的丙烯画《海滩》上楼,又遇到玲玲和她妈妈,玲玲妈看到小鸿的画说“哇,已经画得这么好了!”,转头就说她女儿“你还不多画,要不都赶不上人家了!”看到玲玲低下头,小鸿妈赶紧接过话说“玲玲,等会儿来我家坐坐,让小鸿说说他一开始时不敢画,后来怎么慢慢学会的”。

    (感谢董锦为本文故事提供素材)

    【积极教养分析】

    1, 当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时,社会比较往往会让家长变得心态急躁,急于去控制和推动孩子“进步”。

    最常用的就是比较,“别的小朋友已经……,你还不……”,但假如他们比较后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比如差距过大),或是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去实现(缺少具体指导),反而会更感到无力。这种控制和半强迫推动也减损了孩子的自主感,侵蚀了亲子间的亲密,原本期望孩子“感受学英语的乐趣”的初衷也就渐行渐远。

    比较时家长宜选择与孩子差距不大的对象,这样对孩子公平,孩子也会更看得到提高的希望假如对方领先比较多,家长 / 老师不妨询问他当时学习时是否遇到困难,是如何跨越的(如文中小鸿妈妈问玲玲怎么跨越初学英语的困难)。这样的经验分享会让孩子发现看起来“高大上”的“榜样”和自己原来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战胜困难的经验之谈又非常具体而有益。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信心。

    那么,当自己孩子比别人某方面优秀时,刻意鼓励孩子“向下比较”是否会让孩子更自信呢?其实也不然,“向下比较”虽然让孩子获得一时的优越感,但也会让孩子更加害怕在以后的竞赛和比较中落败,在面临不确定时也会变得不敢于冒险和尝试。

    家长在社会比较中应引导孩子看到过程中的成长而非单次的输赢,引导孩子学习他人克服困难的经验和策略,同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协助和具体指导

    心理学家格罗尼克发现,父母自身的价值感如果与孩子的表现联系越紧密,社会比较的压力会引发父母更多的控制性行为。有研究表明,和欧美家长相比,中国家长表现出更强的“亲子一体性”,因此社会比较对中国家长的影响可能更大。我曾听一位家长坦承:“当老师一直拿我家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督促我改变时,我对孩子变得越来越暴躁,甚至都不像我自己了”。我们建议家长们能多些机会彼此多分享社会比较压力下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觉察孩子的行为(如更不想学了)是否因为自己的过度控制引发;识别社会比较中竞争和威胁因素,及时进行调整和转换(例如文中玲玲妈两度拿小鸿的英语 / 画画和玲玲比,小鸿妈妈觉察到竞争和威胁因素,做了合宜的转换)。

    2, 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学的怎么样,常常依赖于家长或老师的评价,虽然这有一定合理性,但也潜藏着危险因素。家长老师也是人,有自己的主观喜好,何况也不能时时刻刻跟踪着孩子的成长。

    美国画家怀斯说:“当你向其他人展示作品,对方若是喜欢,你便受阻了,若是不喜欢,你同样受阻”。为什么对方喜欢也会受阻呢?因为这时对方的标准已然变成了你的标准,你放弃了自己独立思考,假如你下一幅画对方不喜欢你该如何应对呢?在艺术表达和新的探索领域,本来就未必有固定标准,想想那些变革性画家比如莫奈初登画坛时的境遇吧,想想创业者经常要遭遇的冷嘲热讽,假如完全以他人评价为标准,他们根本就无法坚持,更遑论后来的成功了。自然,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是孩子要开阔眼界,多了解优秀作品,学会参考各种各样的的看法和评价。

    看到文中小鸿妈妈和孩子一起列表学英语时,大家似乎有些熟悉,这不就是监督来奖惩嘛,但再想想又会发现有很大差异。下面我们列表比较一下监控式监督和自我管理的区别:

    [​IMG]

    大家不难体会,监督的目光下是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会自己填报真实的次数,不相信孩子会努力做到最好;我曾经听过一个家长愤恨地回忆起童年被“监控”的经历:她小学每天要完成各种各样的监督表,到学校要老师签名,回到家要家长签名,走到哪里,都像被监控一样,感觉不到自由。但越是这样,她内心越厌恶这些所谓的“规则”和监控者。

    相反,当成人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的时候,孩子也更有可能为自己负责。当他有时无法完成约定时,也不必说谎;但当他自己能履行约定时,他会为自己骄傲;列表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进展,当小鸿在列表中清晰发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之间的紧密联系时(感受到胜任感),他对英语也更有兴趣了。

    家长们不妨想想身边中考、高考成绩优秀的孩子中,大多数是靠父母的严厉监督取得还是大多数靠孩子的自觉(自我管理)来取得?显然是后者!因此,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将更有益于孩子的将来。

    3、学习英语要依照英语学习的规律。当代语言学家逐步形成共识,儿童的元语音意识对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具有预测性,先注重语音的输入,给孩子“磨耳朵”,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话、阅读和活动中(文中小鸿妈妈为孩子选择了他感兴趣的斯凯瑞分级读物)中学习第二语言,学习成效更显著。

    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对引发孩子的兴趣非常重要,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要为孩子创设“有准备的环境”。丰富的学习材料为孩子打开了生动的世界,也带来了更多选择。以阅读英语绘本为例,丰富性既包括绘本主题的丰富,既有故事类的、也有科普类的;也包括回应方式的丰富:听孩子讲故事、让孩子给书添加插图(文中小鸿添加了一幅挖洞的插图),扮演角色,做手工都是回应和表达。而且是更积极主动性的表达。在表达和输出里加深了孩子的理解,增进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结合孩子感兴趣的主题,英语学习也会事半功倍。孩子喜欢的,他会乐意一遍一遍地反复看,他不觉得那是任务啊,就像文中小鸿喜欢看恐龙的有声书,居然谈到 pteranodon(翼龙)这么复杂生僻的单词他也能脱口而出!

    4、图书是否方便易得,也就是可供性(affordance),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阅读的可能性。孩子日常很多行为是习惯性自动化的,图书是不是便于取得(文中妈妈特地为小鸿买了两个小书架,放在他最经常去的游戏角和床头),吸引人的图书是正面还是侧面放在书架上,都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伸手去拿进而阅读的概率。文中小鸿妈妈在门上挂上英文字母动物挂图,小鸿经过时经常会停下来读一读也是可供性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

    ————————————————

    本文已发表于《为了孩子》2015 年 4 月刊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jijijiaoyang 或 小鸿积极教养

    ———————————————

    发自知乎专栏「积极教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