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 0~6 岁的儿童有什么正确的教育观? 知乎用户,学过建筑设计/学过汽修/养小孩爱好者/躺骑自行车设计爱好者/待续 挺大一个话题,我慢慢写。 大原则:教导 0~6 岁的儿童,要尊重科学,不要自发的,传统口口相传的。要去思考理解和内化,教育孩子往往不是父母嘴巴说什么,而是平日如何行为。 科学的教育 一、尊重生物性: 人作为一个生物有其阶段性的各种特性,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我们不会让 7 个月的孩子走路,14 个月的孩子单脚跳跃。但还有很多很多的这样阶段性的特性,很多父母都可能不知道。于是就会会要求我们孩子去做到他们不可能做到和理解的事情。 解决方法:选购几本育儿百科,了解一下多种文化和观念下不同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去审视育儿这件事情,你获得的认知就会越客观。 推荐书籍: 这几本都是我看过的,各自都有其特有的侧重点,其中也会有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作为父母来做一定的取舍。 推荐视频: DISCOVERY channel《Health the BABY Human》 这里面会有大量的实验的录像,说明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征。看完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理解世界的”感觉。 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作为父母就不会在一些事情上变成和孩子的本能和天性较劲的状态。他做不到就非要做,那就是把孩子惹烦,把自己惹恼的状态。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我的几个回答也可以作为例子: 如何培养宝宝的运动习惯?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为什么外国人不给宝宝把尿,他们是怎么训练宝宝自主如厕的能力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任何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都是统计来的,都是对于大群体的概括,但不能直接使用于每个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要掉书袋里。最常见的就是,在身高体重上把标准曲线当中及格线。跑出去了就焦虑了,是不是我们孩子吃啥激素长太快了?是吃太少了长太慢了?类似的情况在爬行、走路和出牙等这种明显的阶段性指标上都会出现这种状况。我在之前的一条共享出来的书籍和视频,也许会让更多掉书袋的爸妈会有更多可以焦虑的内容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个绝对的合格标准。人的多样性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只要不是病理性的,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作为正常状态。有些孩子就是天生会比较内向,有些就是天生比较闹。作为父母就是要接受孩子的状态。不要老想着造一个:“我觉得他能够那样一点就更好。”的人。(这里还是要前提的,不是病理性的;在孩子发展能力范畴之内的;不是违背社会基础文化道德观念的。例:一个不到 3 岁的孩子,身心健康,说了个谎,虽然违反了道德基础,但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发展范畴之外,就没必要给孩子扣上一个骗子的名头。没必要为这个事情特别焦虑,到处问:我们家孩子爱撒谎怎么办?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喜欢夸张夸大获得关注?还是有家里人喜欢用假话逗孩子?还是因为体罚或者责骂他本能的通过撒谎来自我保护?然后对着原因找处理方法,而不要因为对于孩子的错误的判断,再用一个错误的方法去纠正。) 在科学的知识作为后备的基础上,正确的了解自己孩子,去正确的应对。 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 这个会因人而异,就像同样上课教一样的东西,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会不同。但养好孩子的确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的。 比如,有些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父母如果不那么仔细的话,可能就被带过去了,也可能在过一会爆发出来,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但就我的观察而言,无理取闹的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多,不那么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或者养育者却是大有人在。 观察和感受也是为了更为准确的运用之前学会的各种知识,有针对性的使用和调整。因为孩子是活的,生搬硬套是无法达到各种教育法所描述的效果的。这一点还是很依赖于父母的努力的。 行为比语言更重要,情绪比文字更有效 孩子在 2 岁半时候就已经可以判别出什么是假装做的,什么是正经做的。 在我推荐的视频中,情感交流这一集里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 2 岁半的孩子面前有两个盖着毛巾的篮子,孩子看不到篮子里面有什么。两个研究员,分别坐在这两个篮子后面,各自吃篮子里面的东西,一个以一种逗孩子的夸张的方式吃:“嗯~~这个好好吃哦。这个葡萄干好甜,啊嗯啊嗯。我好喜欢吃”另外一个则是一声不吭,就像我们平时吃东西那样,没有夸张的表情。然后让孩子选一个篮子来吃里面的葡萄干,孩子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那个普通吃法吃的研究员的篮子。 通过这个实验就可以看出,孩子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得了判别什么是正经做事,什么是装样子的能力。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刻意的教育,往往是处于一种类似“装样子的”状态,而我们平时的生活状态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孩子,正经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所以,摆出一副教育的样子是徒劳低效的。要教育好孩子,靠得还是调整作为父母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思考各种终极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吧。激发下一代也是一种责任和本能) 我常和女儿说的就是我们交流的首先是情绪,然后才是语言。所以,如果要做什么事情,请让我先感受到你的情绪。然后才是你的语言。 如果直观一点说的话,也许法院可以判 A 给 B 道歉,A 说:”对不起“。于是就算道歉了。但其实作为 B 他往往更想要的是什么?是 A 给出一个道歉的情绪。一种:”我真的感到很抱歉“的情绪。这远胜过”对不起“三个字。 同样的,我们给予孩子的内容最多的部分,也是情绪,父母打孩子,骂孩子输出的是情绪,爱孩子疼惜孩子输出的也是情绪。而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时候,学得最多的就是情绪输出的形式和内容。而这个是最为不经意的内容。书本上的内容都是文字,而我们则是要将其转换成合适的情绪给孩子。这也是很多说要安抚孩子的书籍,教到了详细到了每个字,但很多父母觉得就是说了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了:情绪不对。 最近,我在看《 The Last Dance : Encountering Death and Dying 》(中文译本,)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学的书,如果大家真的觉得很难以控制自己对于孩子和妻子的情绪的话,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当身边的某个人消失了以后,你的生活会怎样?死亡离我们没有那么远。但我们往往却选择忘记它。适时的去想象一下,我们会变得更为珍惜身边的人。于是说,有很多事情做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计较了。 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与人格人性相关的内容往往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来解决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到底是严格的教育孩子好还是给孩子自由好,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等等。这种问题背后最大的漏洞就是将教育搞成了二分法。而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和社会环境。怎么可能简单的用是非黑白简单二分呢?将教育做成了是非题,那会造就的是孩子的悲哀。 我觉得很多邀我的与育儿相关的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原因也在于此。大多数提问者都想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且自己往往在提问的时候就将其预设成了是非题或者选择题。那抱着这样的思想方式来进行教育,几乎不可能做到准确应对孩子的成长。 我的很多回答背后都很强调家长的自身修养。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如果不是一个有力的学习者和思考者。到头来,可能当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和局限就是父母的思想。所以说,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想要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可以无私的爱孩子的。“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付出的关爱如果只是源自自己内心的需要,那是远远没有够到合格的标准,只有做到给予孩子在成长中真正需要的适度的、阶段性的、科学性的非出于父母自身情绪发泄需要的爱,那才是真正无私的关爱。(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一直有给女儿各种心理暗示,让她觉得她天生就数学很好,记忆力很好,思考很有方法。比如:我今天出门前要和她一起去办几件事情,事先,我就在她面前自言自语好几遍,试图记住。然后每次做完一件,再复述一次,有时选择性的忘记一两件想不起来,就像之前那个葡萄干的例子里面那样,不夸张的表现。就是表示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女儿的孩子的天性就会说,她知道,出门前那几件她记住了。我就真实的表现出,哦,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诸如此类的。不要过度表演,但做适度的刺激。现在女儿就有了一定的类似刻板效应的认知,觉得自己数学天赋不错,记忆力不错等等。慢慢的这个雪球滚大了,这就是她自己的财富了。而不要做那种整天和祥林嫂那样“要不是我当初怎么怎么吃苦,哪有你现在如何如何”的父母心理。) 有不少人说我的回答里面往往都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一直觉得,教操作方法换个爸妈或者换个孩子都会让这个方法产生太多的变数,变得不那么有效或者起反作用。我更希望的是爸爸妈妈学思路,慢慢自己在学习中生出合适自己孩子的方法。而且,在我过往推荐过的书籍里面也对于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有很科学的方法。通过学习,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做到新招层出不穷。只要把握了基本规律。孩子还是不难养好的。 教育的理论和思想需要学习,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教育法切忌掉书袋,比如之前很热的虎妈,大家可能看到的是她所展现出来的强势的教育法。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成就和父母的收入及其学历水平是正相关的。而虎妈的学历水平,我相信很多信奉她的人可能是达不到的,而很多不用虎妈的教学方法,但学历水平差不多的家长未必教不出成就与虎妈的女儿相持平的孩子。 在我看来,教育一直就不是一门可以有窍门,有近道可以突飞猛进的学科。需要的就是累积,观察,尝试,调整,再循环。可以说任何人造天才的教育都不现实。我们的人类的教育的确是在进步,人类也是一代比一代聪明。但这些进步都不是突变式的。都是基于营养学的普及,医药科技,互联网科技等等众多学科的发展。从各个细节累积出来的。 而我们常见的天才教育,往往也是因为我们对于儿童大脑的发展的了解。利用了一些特定的脑特点搞出来一些“表演”式的用脑方法。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表演式的方法虽然看着很炫很神奇,却绕不开基本的生物和科学法则。最终还是会显现出他们的弊端的。 更糟糕的可能就是以个例来普遍化讨论。 具体可以参见我的这个回答: 如何看待复旦门萨女孩张安琪的母亲出书《通往哈佛的家庭教育传奇》? - 知乎用户的回答 类似这样的造神的例子古来有之,至今不绝。 坦诚的面对自己 我发现在 80 后这一代开始做父母的带来的新一轮教育观念起来之后,有很多妈妈陷入了一种深深的道德上的螺旋之中比较常见的就是: “我对孩子发脾气了,我不应该对孩子发脾气,我觉得我愧对孩子,但下一次,我又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了。我是不是不能做一个温和的妈妈?” “道理我都知道,我就是做不好” 有些进而会发展成: “这种理论都是听来好,谁能 100%做到?扯!"于是由粉转黑。 对于这种状况,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就像之前说的,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一样。作为成人,我们也要尊重自己的生物性。遇到会激怒你的事情,情绪被激荡起来那是必然的,每个人必定有必须有的能力。我们需要去与自己的这样的性质共存。孩子也是需要和不可避免的知道父母的阈值范围。没人可以伪装得了。这就是你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父母的特征,不要因为这个而不停的让愧疚感不停的啃咬自己的心灵。这次做得不满意,多回想改善和调整的办法。少去后悔。 而且应该说没有一个教育法可以百分百解决所有问题。不是做 100%做到了就能够有 100%的出果率。教育这个东西给我的感受多少有些类似书法。有些基本的内容是必须做到的和明了的,但真正好看的书法却是各自有各自的好看。但什么时候遵守,什么时候跨越,这是要有基本功底打底的。胡乱自发的来一套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所谓的练胆,练冻,练游泳。没有科学基础打底,其实很是危险。) 搞好夫妻感情 夫妻之间的感情在教育之中的意义之重要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作为丈夫怎么对妻子,和作为妻子怎么对丈夫。其实就是在给孩子演示一个很重要的择偶标准和婚姻模式。这里又回归到我说的,无意识的行为比有意识的语言更重要了。 带孩子是一件需要占用大量精力和体力的活,这对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如此。很多雌性生物可能会以生命完成分娩,将自己的身体变成幼崽的食物。可以说,作为妈妈,是非常非常的辛苦的事情。而我的建议是,家人,特别是丈夫能够为妻子打掩护。让她能够有一个调整和休息缓和的时间。要知道,即使我们人类,也会有母亲因为产后精神的压力等,杀死自己幼子的事情。而且,这个比例还不低。我找不到这个文献(有知道的朋友请指正),但我记得第一年发生这个事情的几率特别高。而如果有家人的陪伴和照顾的话,这个事件发生的几率则会大大的降低。 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作为她身边最直接的样本,是她构成与人相处,择偶,婚姻的重要参照对象。父母喜欢互相挤兑的,他们的孩子的婚姻多数也会同样这样相处,而且可能还是用同样的语句和修辞方法。反之亦然。 善待自己的配偶。这可能是最有效的关心孩子未来婚姻幸福的方法。 再来说说打孩子这件事情。 我这里的打孩子的定义是,以暴力的方式惩罚孩子。不管是以冷暴力还是肢体上的伤害。对于孩子进行激烈的情绪输出以达到身体的疼痛和伤害,或者精神上的强烈不适和伤害。这是我对于大家笼统意义上的“打孩子”或者“严厉的惩罚”孩子的理解。 首先,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心安理得的以打孩子作为教育孩子的理所当然的一种教育法的。我前文也提到过,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容易情绪失控,但不代表情绪失控就是可以不用治甚至是一种健康的表示了。 另一方面,我相信很多人认为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暴力,同样的虐待下一代。关于这一点研究也证明未必如此。原因可以参见为什么厌恶体罚的孩子长大成为父母了依然会体罚孩子? - 知乎用户的回答数据不支持我们的自发性的判断 但我也想说说打孩子会带来的可能的影响: 被打或者被精神上被严厉惩罚的孩子遇到事情往往会有更低的愧疚感,因为,暴力性的惩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愧疚感,于是,带来的是更少时间和程度的自我反省以及这方面能力的发展。 同时,父母给予了孩子处理问题的一个模板。于是,他们在与父母相处和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也更容易拿出这套模板来。(很多人对待他人有时候用的语言都是类似的,孩子的时候会更直接,长大以后可能会收敛起来,但被激起的情绪还是类似的。往往是父母给予孩子一直认为这个事情是负面的,所以,这个事情就会给予孩子带来一种负面的情绪。比如父母觉得吃完饭不收桌子是要惩罚孩子的,孩子以后未必会惩罚他人,但有人吃完饭不收碗就会容易激起他的不满情绪。特别是身边的人,比如配偶和孩子。) 一般来说,经常会惩罚孩子的父母,他们与孩子的情绪互动往往是两极分化的。往往是要么不管,要么就是严厉的惩罚,柔和的鼓励和温和的批评很少用,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长期习惯于两端的情绪,对于比较温和的警告和鼓励的感知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弱。于是父母往往最后就不得不频繁的使用各种强烈的情绪才能够和孩子沟通。所以从幼儿期开始,养育孩子的人的情绪控制管理其实是尤其重要的。做好了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的。而如果孩子没能够获得足够的在这方面的发展。到成年后,在情绪管理和情绪感知上就可能会有问题,常见的有:易怒。对于他人的微弱甚至比较明显的不满的感知弱等等。 另外,这类型的惩罚还能导致安全感的丧失和强烈的敌意。这两点会带来的问题也往往是无穷无尽的,很多邀请我回答的家庭问题,背后往往就是这两点作祟。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还是要从父母本身下手。 未完待续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