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data analyst 总体来说是企业内部的正常调整,比如根据汇率形势和劳动力成本规划产能分配、重估盈利前景撤出边缘 / 亏损业务止血等。最近几年,日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往东南亚集中,前景不透明的部门则在战略上被忽视,恰好几家比较知名的日系企业做出了调整,还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但这一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撤出的市场也不是那些企业的经营重心,“集体撤资”这样的报道未免过于牵强附会。 JETRO(日报注:JETRO 即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是日本政府为促进贸易发展特别设立的公共机构) 的调查显示,去年在华日企的盈利情况有所改善,盈利企业占比为 64.1%,由于有先行投资的负担,这个比例还比较正常。 但是对于未来的业务扩展,日企则变得谨慎,最近一次调查仅 46.5%的企业表示会在未来的 1-2 年内扩大在华业务。但总体来看,选择撤出和缩小在华业务的日企仍然只占不到 8%。 而调查给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成本上升,二是收入减少(受到国内廉价商品冲击等)。撤退倾向较明显的两个行业是电机和纺织,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两个行业均处于逆进口期,日元大幅贬值摊薄了企业的收益,应当采取措施应对。当被问及主要的经营困难时,逾八成受访企业列出了人力成本上升这一条,虽然工资增速不及印尼等国,但中国较高的基数使得对某些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接近了临界水平。 调查显示中国普通工人的平均年收入仍然处于相对低水平。 不过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中国普通工人和日本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差距将越来越小。 说实话日企在华的大宗投资案例非常少,从趋势看也没有上升,这相对于日企不断增加的利润来说显得不太协调(下图:日本上市公司净利润推移)。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在华日企布点的过程已经基本结束,有稳定利润的企业纷纷进入收获期,资金需求减少;没能取得预期收益的企业只得维持现状;重资产行业在四万亿刺激计划时积累了一些过剩产能,没有进一步追加投资的必要。 现在才下决定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不少是长期依赖本土市场的轻资产行业企业,剩下的一些企业大多深知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先发优势,较优的策略是采用出口的方式占据利润颇为可观的高端市场,避免与渠道已经铺开的外资企业和成本优势巨大的本土企业正面交锋。 不过这并不只适用于对华投资,相对于欧美企业,日企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投资方面始终比较谨慎,没有看到明确的收益前景时往往三思而后行。很多企业宁愿产能不足也不敢增设工厂,即害怕在需求不振的年景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但无法盈利还吞噬掉过去利润,甚至缩短设备折旧年限。而利用现有工厂方面,日企也倾向于充分利用陈旧设备而不是全面翻新。 加上较低的股息,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日企虽然盈利能力略逊于欧美同行(虽然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积攒下来的现金(约 2.5 万亿美元)居然超过了美国企业(约 1.9 万亿美元)。 近几年,由于不少企业终于还清了债务,已经是手握重金,日企在收购和投资方面终于开闸放水,可是效果却不甚理想,不成功的案例占比相当大,比如第一三共高价收购 Ranbaxy,最后亏本甩卖搞得经营者脸上无光;德山的马来西亚多晶硅工厂居然由于生产设备问题而成了废品;夏普的堺工厂更是个吸金无底洞;王子纸在南通的工厂是日企最大的一笔在华投资,可是目前看来几乎没有什么收益,能收回投资就是万幸。有了这样一些失败的案例在前,后来者必然会比较克制。 当然,即便如此,疲弱的内需仍然在驱使日企把重心转移到海外市场,在精心耕耘一段时间后,一般都能收获不错的利润。 图表出自:JETRO,GS,麦格理,SMBC Nikko。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