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柚子和橘子杂交会有可育的橙子? 知乎用户,失眠夜猫与单身汪的融合体,此颜差矣 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个问题远比表面上来得深刻: 为什么不同种的植物可以杂交?杂交之后还能形成可育的后代?植物“种”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最关键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不是告诉你,橘子和柚子生了个小 baby 叫做橙子,橙子又没节操地跟爸爸妈妈分别生出了柑子和葡萄柚——这完全不是问题的重点好伐…… 为什么它们可以不顾伦理做出这么羞羞的事情,我们就不可以?(诶重点好像不对) 为什么不是每一类[譬如同一个属]的植物都可以做出羞羞的事情,偏偏柑橘圈子就这么乱呢? 当然,有一些事实摆出来是可以作为回答依据的: 因为植物圈普遍没节操……在所有的植物分类系统里面,“生殖隔离”都不能用来做为界定物种的绝对标准:) 植物圈到底没节操到什么地步呢? 世界上大概有 30 万种植物,而在 1984 年,有人估计,大概有 70000 个种间杂交的植物种,嗯,差不多是四分之一。 但是呢,并不是每个类群的植物都会杂交。 举个栗子,大家听说过黄芪这味中药吧? 黄芪所在的这个属,是一个大家庭,有多大呢?大概有 2500 个成员,比很多地方所有的植物种数都要多呢。 偏偏这么个大家族,并没有出现多少杂交的情况。 有的属的植物就生性不安分了,就不提没羞没臊的柑橘们,说起大家都听说过的向日葵,也是充满杂[乱]交[伦]的一群。 再举个栗子,嗯是一个非常混[淫]乱[荡]的例子: 蔷薇科有一个属,名字叫唐棣属(学名Amelanchier),在北美这么自由开放的地方里,有 8 种唐棣,它们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自然杂交,8 个物种(A. bartramiana, A. arborea, A. sanguinea, A. stolonifera, A. canadensis, A. laevis, A. wiegandii, A. humilis)之间的家谱,画出了整齐的八角星 + 八边形,现身说法歌颂着生命的大和谐: 嗯,它们的杂交家谱就是这个形状的。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状况,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比我更崩溃的是植物系统学家;为了避免这种害臊的情形,在搞清楚它们的罗曼史之后,他们把这一大堆东西合在一起,称作一个 Amelanchier agamic complex ,唐棣无融合生殖复合体。 为什么叫无融合生殖复合体呢?因为它们已经被自己的重口味恶心到了,慢慢学会了用无性繁殖,不再每一代都做恶趣味的事情……但 DNA 序列的信息还是清楚地反映出,它们之间曾经有多么不堪的过往。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naive! 你们毕竟还图样!我唐棣属是身经百战了,见[杂]得[交]多了!你们要知道,美国的花楸属 (Sorbus),我跟它谈[也]笑[能]风[杂]生[交]。 然而这谈笑风生的结晶,杂交属×Amelasorbus(“×”表示杂交),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是古怪而已—— (Amelasorbus raciborskiana 的照片,引自 Fanyarka-berkenye hibrid,侵删) 植物学家眼里的植物,还真是色气满满呢——不仅仅是把生殖器官绽放给大家看,还没节操地搞来搞去,完全是把没下限深入到了骨子里啊。 不要觉得可以 OOXX,就是一家人了,那些并不能稳定遗传下去的杂交子一代,甚至连杂交种的地位都没有,仅仅是杂交的个体罢了。 骡子不是一种动物,只是一个个杂交的个体——没办法,它们的生存不能带来基因的交流,基因走到了死胡同,也就到此为止了。 杂种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没什么卵用—— 有的杂交,让生殖隔离的作用变得更强了,“我和你是不会有结果的,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 有的杂交,有了爱情的果实,但也仅仅是果实,譬如拟海桑 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海南海桑 Sonneratia hainanensis这两种红树植物,其实都是杂交群,并没有保护的必要,保护它们的父母就可以了,它们自己不会繁殖,就如同张无忌和赵敏,孩子是生得出来的,但后人再也没有在金庸武侠里出现过; 有的杂交,让不同的灵魂走到了一起——“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于是,两个物种变成了同一个物种,“学名不一样,怎么能在一起”也变得不再是障碍。 有的杂交,则产生了无限的可能,后代想干嘛干嘛,如同龙生九子,最后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你看,杂交也是一门大学问嘛,要杂交就好好杂交,不会不要乱搞! 你们现在难道还在用橘子和柚子来种橙子么? 所以说,一直以来困扰所有生物学家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物种”这一最最基本的概念,它的分野到底在哪里。 说好的生殖隔离呢?说好的物种多样性呢? 题主提到的“物种间有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当中的物种,其实就是物种的一种定义——生物学物种概念,“互交可育的个体群”。 而很大程度上,植物系统学家已经抛弃了这个概念,就因为植物没有节操;其他的物种概念包括,识别性物种概念(有共同的授精系统),演化的物种概念(随时间有共同的演化结果),近裔性物种概念(单系性,简单点说就是有共同的不太遥远的祖宗),鉴别性物种概念(独特性状的组合,也就是传统形态分类学家干的活),种系的物种概念(基本排他性,跟近裔性物种概念基本上一致)……这么一大堆概念轰炸下来,不糊涂也糊涂了…… 其实物种已经算是相对比较“自然”的概念了,大家中学所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严格说起来,真正存在于自然界的,只有“种”,其他的各种阶元,都是为了方便而捣鼓出来的东西,譬如属的概念,就是人为构建的,并没有明显的标记。 最后的结论,橙子是无融合生殖种现象的代言人,这种情况下,子代不育,不再是杂交的问题了,子代的个体有时作为产生卵细胞的木本,有时规律性地作为花粉的提供者,与其他的无融合生殖种或者有性生殖种交配产生后代。严格说起来,橘子、柚子、香橼和他们的各种奇葩后代们,都是一个无融合生殖群的成员,而不属于用生物学物种概念可以解释的范畴。 这就是柑橘们“贵圈真乱”的真相。 论述内容大部分引自《植物系统学(第 3 版)(中文版) (美)贾德,李德铢》——是本好书。 最后多说一句话: 分类学家的终极目标,其实是找到每个类群在进化树上的精确位置,而不是所谓“某某科某某属”,或者这又是分出来的某一个新种的虚名。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