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这首歌,好妹妹唱错了吗? 问题补充说明: 我是好妹妹乐队的主唱小厚,去年 10 月发的翻唱专辑《说时依旧》中,有一首歌叫《清平调》。歌曲发布之后,有很多人对好妹妹这一版的《清平调》的读音也有很多质疑。其中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槛、北。 邓丽君原唱中是这样唱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kan)露华浓。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bo)倚阑干。 而我们的版本是这样唱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jian)露华浓。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bei)倚阑干。 翻唱歌曲,对读音产生异议的时候,究竟是致敬原唱尊重原唱的唱法更为妥当,还是按自己的理解稍加修改更为准确呢? chiefwei 谈不来奥古的音韵学,仅从读音规范角度来回答。从现行普通话规范而言,好妹妹乐队的读法是正确的。 「槛」是个破音字,当且仅当表「门槛」之义时读为 kǎn,其余情况下都读为 jiàn。诗中该字所表之义显然为阑干而非门槛,所以读为 jiàn 是正确的。 「北」普通话只有 běi 一音,这么读当然也毫无问题。 那么邓丽君为什么读法不一样呢?这显然要考虑当时的时空背景, @sapereaude 说得也很清楚。首先,包括普通话和各方言在内的汉语都存在普遍的文白异读现象,即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读书音和白话音两种读音,比如现行普通话里的「给」「壳」「血」等等。「北」传统上也有「北」有文白两音,即文读音(bò)和白话音(běi)。基本上,大陆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思想就是要制定统一且简化的规范,因此在普通话的规范规程中,经过审音很多文白异读都被取消了,这里就包括「北」。相较而言,台湾的语言文字政策则更为宽容和传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北」在台湾的国语中保留有文白两音。邓丽君的这首歌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台湾的国语标准依照的还是民国 21 年(1932 年)的《国音常用字汇》,因此邓丽君在歌中使用文读音是很自然的。当然,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的国语中很多旧音也逐渐消泯,台湾教育部在后续的审音中也取消了「北」的文读音。 至于「槛」字,两岸标准一致,我怎么想也觉得是邓丽君当时确实读错了…… 顺带一提,诗中的「裳」字也是个破音字。普通话规范中,仅在现代汉语里「衣裳」(泛指衣服)一词中读 shang(轻声,普通话「裳」没有 shāng 这个读音),其余情况都应读 cháng。文言中,衣为上衣,裳为下裙,所以文言中的「衣裳」也应读作 cháng,例如「颠倒衣裳」。至于本诗中的「衣裳」怎么读有争议,因为解释为泛指的衣服也可以,所以读为轻声 shang 也行吧……而台湾的国语规范里,「裳」有 cháng、shāng 两音,一般读 cháng,读 shāng 也行,所以邓丽君选择读 shāng 没问题。 以上都是客观的两地读音规范,那么主观上,现在翻唱有没有必要照着当时的读法来呢?这个就见仁见智了。个人觉得,读诗时尊古还有些道理,唱流行歌曲就真没必要了。反过来要尊重邓丽君的读法也可以理解,「北」字读作 bò 顶多就是不合现行规范,没必要扣上唱错了的帽子。但是现在若要拿着邓版说按普通话规范唱反而错了,那就毫无道理了。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