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腔最初是如何产生从而形成传统的? 王彦翔,略懂 说到译制片,我们有太多话可以说。 首先咱百度一下历史,实在太长,偷个懒,细细的看了一遍,介绍的已经很到位。 译制片在中国走过了漫长曲折的路程。从最初的默片到配幻灯小字幕和“译意风”在现场讲剧情,再到真正的译制片出现,几十年前的中国观众逐渐习惯外国明星嘴里讲着流利的中国话,而中国的译制片在这个过程中写就了它兴衰更替的历史。 1948 年 1 月 8 日,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 20 多个华侨译配的意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 1948 年 9 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翻版组,开创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先河。1949 年 5 月,一部反映前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译制完成,标志着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的出现。 袁乃晨回忆当时的情形,“一开始也不叫译制片,就找了个俄文翻译来翻译文本,等到配音时才发现不对,怎么人家一句我们却要三句,以为是翻译错了,找来翻译一看,没翻译错啊,那时才知道原来配音不能光意思对,还要注意字、词、句的转换。第二次配音,这回一行一行是对上了,可这嘴型又对不上了,才知道这译制工作还要考虑苏联他们的口音和语气,他们的嘴型的起合,第三次配音时就注意哪里发出这段词的闭合音。还要作出修改,就比如说乌拉是万岁的意思,可我们冲锋不喊万岁啊,就改成冲啊。不知从何时期开始叫做译制片。 对,这句话解释得太到位了。不知从何时期开始被叫做译制片。 时代中每一股潮流的产生都意味着背后的普及与铺天盖地的产品的推动,译制片腔调也一样。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译制圈”当中的泰斗级人物,童自荣。当年《佐罗》的配音无疑是给当年所有的受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幽默的中国式翻译,异常到位的人物语言场景表演都让人们认识到了那些年的男神佐罗。 而诸如此类的电影有很多,受电影影响,人们喜爱电影当中的人物,自然而然的作为电影主角的配音————那是人们对于电影人物的直接认知,也同样的受到了无形的推广。 至此,经历多年,“中国式模仿”其他语种的发音方式在电影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从而逐步的在译制圈内形成独有的风格定向——那时人们真的认同外国人发音就是这个味道的! 于是,就在这样的一个看大坝电影的年代,译制腔,流行起来。 还有,译制这种东西,发展一路其实真的有太多故事。而其中分类也是逐步开始明显。 最早开始,电影就是原声本国字幕。(那二年生,人们的观念和对一切的了解都还没有现在这么宽泛) 百度解疑: 本国字幕 + 原声,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译制片,也是为了能最快得让观众看到国外电影,但是,因为电影是靠画面和语言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因此,听不懂外语的观众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会极大的破坏掉电影本身的完整性,这只是一种最快速最基本的选择。但对于无法体会外语文化的人来说,看了这种译制片实际上并不等于真正看懂了电影,只是了解而已。 而逐步的随着大家需求的提高,中国开始了译制这一步。但按当时情况或许这个更应该叫做”解说“。 这种译制片可能基本上没有人看过,这是在一边放原片时一边有人在解说,解说包括故事基本发展内容,并且解说人还要担任片中人物对白的表演。著名旅美华裔演员卢燕就曾经在上海做过这样的译意风小姐。因此这个要求很高,存在时间也很短。 而同类时期,代表性的产物,还有电视方面的进步: 电视译制多用于纪录片,因为纪录片多为科教性质的,基本无故事性和人物,因此只需要将原声减弱并加上配音就可以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科普节目就属于这种范围。 然后,才有了我们所谓的”译制片“ 这就是最终的译制片了,通过本国本地语言来代替别国语言,但是要符合演员表演,嘴型相同,年龄性别在声音上做到相同(逐步高能~)。这就是我国的配音演员基本都是演员出身的原因,而于此同时,也终于开始专门培养专业的配音演员。 如此长的时间所形成的风格,同时也受到广大受众的长期认同,并且在电影时代发展的同时没有被淘汰,自然而然的,形成”传统“也就不稀奇了。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