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化学命名中的生僻字那么多? 一丁,3观矫正中。 这个问题很有趣~ 当我面对喹唑啉、莨菪碱、吡咯烷酮这些名词时,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 当时我去查了很多资料,慢慢了解,越了解越发现中国化学命名有很多学问。 题主,你听我慢慢给你说。 1.化学元素的命名 十九纪六十年代以前,国际上的化学元素名称很混乱。1860 年 9 月世界各国著名化学家 140 多人在德国卡尔斯罗开了一次会议,化学元素才有了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名称。现今我国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看起来很简单,可是这些字的极大多数在我国古代书籍里是没有的,是近一百多年来我国化学工作者根据拉丁文名称的第一音节或第二音节的发音创造出来的新字。经过许多化学家不断研究和创新,多次开会讨论和选择,才得到现今通用的中文名称。 a.提到元素名称的中文译名,就必须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 @Shfxc Xu 的回答中有讲到,即徐寿。 1868 年,徐寿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专门设立了翻译馆,还招聘了傅兰雅(英国人,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下文会提到)等西方学者参与翻译工作。在翻译《化学鉴原》这本书时,徐寿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即把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 在徐寿生活的年代,我国不仅没有外文字典,甚至连阿拉伯数字也没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的术语用中文表达出来是项开创性的工作,做起来实在是困难重重。徐寿他们译书的过程,开始时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傅雅兰口述,徐寿笔泽。即傅雅兰把书中原意讲出来,继而是徐寿理解口述的内容,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有极大不同,几乎全部的化学术语和大部分化学元素的名称,在汉字里没有现成的名称,这可能是徐寿在译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为此徐寿花费了不少心血。对金、银、铜、铁、锡、硫、碳及养气(今译氧气)、轻气(今译氢气)、绿气(今译氯气)、淡气(今译氮气)等大家已较熟悉的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质来命名。对于其它元素,徐寿巧妙地应用了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来命名,例如钠、钾、钙、镍等。徐寿采用的这种命名方法,后来被我国化学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徐寿的一大贡献。 例如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锌(Zinc)”、“锰(Manganese)”、“镁(Magnesium)”等元素的中文名称。 b.1932 年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中有这样的规定: 元素定名取字,应依一定系统,以便区别,而免混淆。所取之字,必须便于书写,在可能范围内,应以选用较少笔画,并避免三文并列之字为原则。所取之字须便于读音。对已有的名称,可用者,尽量采用。旧名有两种以上的应根据上列原则选取。 这些规定总结了多年来命名的经验,非常的科学,而且切实可行,因此所制定的绝大部分元素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化学命名原则》中还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 元素名称用一个字表示,在取字时与国际通用名称相应,以谐音为主,会意其次。规定元素单质在普通情况下为气态者,偏旁从气;液态者从水;固态的金属元素从金;固态的非金属元素从石。 典型的谐音命名有如:氦、氩、锂、钾、砷、碲等。 而会意字就是取意造字,例如氢、氯、氧、氮等。 “氢”曾名为“轻气”,因为它是最轻的气体,改为单个字时,将轻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氯”曾名为“绿气”,因其单质状态是绿色的气体,故把绿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氮”出自“淡”,表示把空气中氧冲淡了,故把淡字的偏旁去掉加气字头;“溴”带水旁表示其单质为液态,溴单质有恶臭味,故将“臭”加水旁而会意。 怎么样,这些命名是不是非常合理且有意思呢? c.元素中还有些名称是很特殊的,它们也是谐音字,例如钌(liao 三声,Ru)、钐(shan 一声,Sm)、钯(ba 三声,Pd)、钫(fang 一声,Fr)、铋(bi 四声,Bi)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义。 “钌”在古代指金饰器,“钐”指大铲,“钯”指箭簇,“钫”指量器,“铋”指矛柄。 但现在它们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作为元素用字存在与化学新字中。 2.有机化学物质名词的命名 a.和化学元素一样,提到有机化学名词的命名,就必须提到这样一个人,他叫虞和钦。在 19 世纪时,中文有机化学名词大部分是音译的,常常过于冗长,不仅很难说,记忆也很困难。在日本留学的虞和钦重新开始了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系统的命名。 在 1908 年出版的《中国有机化学命名草》中,他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结构来翻译,并搭配数字和官能基团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这些命名对于后来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没有造一个新的汉字,却能把重要的有机物用译义的方法予以命名,这是我国首次制定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名称。 在 19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引入了许多西方有机化学的观念和理论,因此更多的中文有机化学名词也被翻译过来。《化学初阶》(1870 年)、《化学指南》(1873 年)、《化学鉴原续篇》(1875 年)这几本书的出版让西方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一个巅峰,更多的中文有机化学名词也随之产生。自此之后,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的翻译工作进入低潮。 甲午战争之后,虽然日本无机化学名词对于中文无机化学名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在有机化学名词方面,却没有带来同样的影响。这与日本有机化学名词的翻译原则是音译有很大的关系,而中国人更偏好意译的名词。在一片低迷中,虞和钦的《中国有机化学命名草》出现了。冥冥之中也改变了多年后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的命运:) 19 世纪,翻译西方有机化学名词基本上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按照西文原意或者化合物的性质来翻译,比如:盐精(氯仿)、磺精(乙醚)、蔗糖和葡萄糖。代表人物是丁韪良和毕利干。 第二种便是音译,即以中文字来模仿西文的发音,例如:阿西多尼(丙酮)、由里阿(尿素)。代表人物是上文中提到的傅兰雅。 题主说:“个人感觉化学名词的汉语音译完全可以做到好写好记……” 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让题主感受一下“好写好记”: Hyoscyamine(莨菪碱)为“海哑司泻米尼”; Methylethylamine(N- 乙基甲基胺)为“迷以脱里以脱里阿美尼”; Ethylmethylphenylamine(甲基乙基苄基原醇)为“以脱里迷以脱里非尼里阿美尼等以难矣”。 感觉如何?是不是开始觉得中文博大精深了~ b.下面我来讲讲虞和钦的命名法。 虞和钦的有机化学名词的命名,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特色:第一,他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来翻译,例如:矫质(烷类)、赢质(烯类)、亚赢质(炔类)、醇精(醚类)、间质(醛类)、拟间质(酮类)。第二,以一、二、三等数字来表示有机化合物的含炭数,如:一炭矫质(甲烷)、二炭赢质(乙烯)、三炭间质(丙酮)。第三,以一个、二个、三个来表示拉丁字头“mono”、“di”、“tri”。第四,他将“ortho”、“meta”、“para”翻译为真性、假性和异性。以天支的“甲”、“乙”来对应希腊字母的“α”和“β”。 为了表示取代基的位置,虞和钦分别用了“易”和“化”这两个字来表示,这两者之间区别在于:当用“化”时,如四氯化碳,自“化”字左右两边之物质相合而成; 使用“易”字的地方,如三氯易一炭矫质(三氯甲烷),则自“易”字右边化合物中之一质或数质,同左边物质之一质或数质置易而成,故左边如增一质,右边物质减一质。 这句话有点难理解,打个比方。甲烷(分子式 CH4),它里面的 4 个氢原子都可以被氯顺次置换,现在用一个氯取代一个氢,就称之为“氯易一炭矫质”。 虞和钦的化学背景我们在他的中文有机化学名词系统命名中能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化”、“左旋”、“右旋”等字的使用是受日本的影响,而“精”、“鹻(jian 三声)”的用法是受丁韪良和毕利干的影响。 c.根词用字: ①为了简化化合物的名称,中国化学家们给最常用的的化学集团创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羟”表示“氢氧基”、“羰”表示“碳氧基”、“羧”表示“含氧酸基”。 ②有机化学中采用会意法造字的类名。如:“烷”表示化合价完足之意,而“炔”表示化合价缺少之意。 ③含氮化合物的类名,以月字旁表示,多为谐音。如:胺读安、脲读尿、肼读井。 ④氮族元素的烃化物:磷、砷同属氮族,它们的氢化物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与胺类似,所以也从月旁。 ⑤非金属有机四价根,有类似金属的性质故其名称以金旁表示。 ⑥芳香环烃的母核特定名称所创新字均加草头,读谐音。 ⑦杂环母核的特定名称,所创新字一般加口旁,读谐音。 ⑧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个环三个支链。 我还有很多想讲,但是好困啊,先去睡觉了~ 有空我一定来补充。才疏学浅,欢迎指正,开放讨论。 这是以前研究化学命名时写的文章,现在拿出来修改补充了一些,参考资料如下: 《化学元素中文命名的由来》 张纶 徐寿 维基百科词条 《中国有机化学命名草》 虞和钦 《化学命名原则》 《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 赵匡华 《中国化学教育史话》 郭保章 《化学定命说略》 郑贞文 《有机化合物中文名称中的化学介词:由来与演变》 何涓 评论里提到求多多介绍有机汉字,有的能猜出来,比如酮,酚应该是音译,有些真的不知道怎么来的,比如醛,酯,醚,求介绍! 那我就说一下:这种有机含氧类化合物大多都是“酉”旁,且为音译。例如“酐”、“醚”、“酯”、“酚”等。 其中“醛”和“酮”很特殊,古字里面都有,“醛”表示“酒味变”而“酮”表示“酢酒”,如今弃其古义,作为醇的一级和二级氧化物使用。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