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坑是怎么出现的? 陆仁贾,路桥施工、高速公路养护、业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坑也不是突然出现的……首先把讨论范围限定于路面病害导致的坑...路面分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两种,不同类型的路面,病害成因是不太一样的,叫法也不太一样:沥青路面中的坑我们一般习惯叫坑槽,而水泥路面叫坑洞。因为我个人就职于高速公路,所以我只就高速公路的情况说一下。手头一下没图,所以这个答案里的图直接百度拉过来的,部分不是高速公路路面。 路面病害非常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 一、沥青路面中坑槽的成因上面的博士已经贴了论文内容来解释了,主要是荷载、水。除开个别路段因为重载车流量过大超出设计车流量(超负荷)、建成通车时间早(意味着路面结构设计中各种性能指标较低)、施工质量不到位的情况外(达不到设计承载要求),单纯由荷载作用导致的坑槽是很少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正如我开头所说坑不是突然出现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的发育第一步基本都是裂缝(至于裂缝成因有多种,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了) (警察叔叔,就是它↑) 当然不一定会一开始就这么粗这么长,通常刚发育的裂缝你不停车下来看是发现不了的。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养护人员及时的封缝了,也就是封闭裂缝不让水进去.通常是贴压缝带,或者热沥青灌缝。 这个就是压缝带,有的地方也叫贴缝带。 如果这个工作做得不及时,一场雨~把我困在这里~,不好意思穿越到 KTV 了,一场雨下来裂缝处可能就会出现唧浆(沥青路面叫唧浆,水泥路面叫唧泥,都是地表水渗入基层后被挤压带出细小颗粒从裂缝处喷出) (这个图是我自己刚从手机里翻出来的!!) 这个时候已经是狼已入室了,因为唧浆这个现象就是渗进去的地表水在荷载作用下冲刷基层并把细颗粒从裂缝处带出来,所以基层一开始是被水泡着软化,后面就会被冲刷影响承载能力,并且水的存在也是会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长期的发育下去最终结果就是裂缝处路面集料粘结性降低出现集料脱落,路面面层因为承载力降低在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溃散形成坑槽。所以说导火索早就埋下并且点燃了,只是比较长,需要时间才能爆发出来。 二、水泥路面 单纯的坑洞很少(我指一块路面板中,不出现裂缝等其他病害只有坑洞,且坑洞周围面板完好无病害的情况),一般都是各种裂缝和破损还有沉陷等导致水泥路面面板部分位置低于正常路面,当然个别的例外情况也有,一般是面板的部分位置在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好,有杂物或者保护层厚度不够(比如浇筑的时候工人掉了一个什么东西在里面没发现,本来钢筋网上面的保护层厚度有 7 公分,结果那一块范围的保护层就只有 2 公分厚),导致该位置的路面强度不够,在车辆的荷载下出现了破损而其他部位没有问题。水泥路面的病害,大部分不是因为面板出现裂缝而渗水导致唧泥掏空基层影响承载力最终害得自己断裂。问题往往出现在两块水泥面板接缝的位置,施工后会用防水材料封闭这个接缝,一般叫填缝料。路面投入使用时间长了,这些接缝位置的填缝料就可能会出现脱落、破损,这样下雨的时候地表水就会从这里渗入到基层里。步骤和沥青路面一样,首先把基层泡软了,然后车辆经过的时候压到这个部位,因为基层软了承载力不够,水泥面板比起以前就会被往下压一点,车过去后又恢复,这样来回挤压,水在基层里来回冲刷,喷出去的时候会带走一部分基层的细颗粒,所以面板下的基层会被掏空,当空洞越来越大,这个部位的面板就会被车辆压坏,出现断裂...继续放任下去,这个地方就会越来越低,最终成为一个大坑....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