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 匿名用户 更新说明: 写这篇答案的时候,我戾气很重,现在已经看开了。 我父母这辈子过得其实很辛苦,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我根本就没法改变,断绝往来是不可能的。前不久我爸妈在广州买了套房,一毕业就得帮他们还房贷。有的人一出生就衣食无忧,有父母安排好的一切,这类人我一度很羡慕,也会感慨为什么我的生活这么坎坷。但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接受客观存在的事实,才能过得开心。忘了在哪里看过的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 原文 --- 首先什么是留守儿童? “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引自百度百科)留守儿童的问题一般是隔代教养、与父母关系疏离、基础教育相对缺失。 很多人对留守儿童都有思维定式“内向、孤僻、不善交际”。我看到很多答案都是说留守儿童的弊端,全部都是消极,实际上,留守儿童的成长还受很多因素影响,童年伙伴、祖父母教育、生活环境等。我第一次听到”留守儿童”这个说法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候才发现自己是留守儿童,我同桌当时说”谢天谢地,还好你没有变坏。” 我家四姐妹都是留守儿童,我们的成长环境较为相似,但性格迥异,我想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开始讲故事 资深留守儿童,看到问题忍不住想答。 先说下我的现状:广东某 211 默默无闻的大四狗 我的家乡在一个贫困县,所谓贫困县,其实是贫富很悬殊的意思。比如,我们那条村有深圳的房地产大亨,隔壁村有广东省石油大亨,身价千万上亿的都有,都是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出去深圳打拼,从睡大街睡天桥做起的。而穷的呢,在农村经营着一亩三分地。 我爸很早去深圳闯荡,奈何能力不足,所以混了二三十年还是混得不咋样。我们家有五个孩子,四个女的一个男的(原因你懂的),自然男的最小。我在家排行老二,受够了各种无视,所以从小就养成了自卑的心理。 其实,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是:自卑,隔代教养,家庭矛盾。 小学: 我六个月大的时候就由我爷爷奶奶带大,记忆中六岁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活了 20 年,基本每年跟爸妈就见一次面。小学的时候,每天都到田野里玩,爬树玩泥巴等等,过着跟 80 后一样的童年生活。由于家境不好,从小对钱就十分敏感,在我小学四年级,10 岁的时候,赚了人生第一个 100 块,做女工(绣花之类的)赚的。当时村里很多女生都做这个,而且大家都是赚了钱,给自己买零食买衣服,每年过年都会给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农村的孩子很早熟,我认识的人,不管成绩好坏,都很顾家。在同龄的城市孩子沉浸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时,我们在做着廉价劳动力。跟城市的教育水平比起来,根本不能谈到综合素质。 初中 小学的生活很简单,到了初中就很复杂了。 小县城的基础教育很缺失,资源分配也很不均匀。我的初中很烂,辍学率高,坏孩子多。初一时还有四个班,到了初三就只剩下 3 个班了,那些人都早早辍学去打工了。吸毒,聚众打架被抓少管所(打架都有出刀出枪的),男女关系很混乱(初二隔壁班一个女生未婚怀孕,15 岁,初三听说生了孩子,读高一的时候已经生二胎了。)经常听说有哪个女生跟好多男的睡过。基本每天下课都有人打架,男女打架的都有,学生放学围堵校长。很容易得罪人,比如你走路姿势太难看,都有可能被打。所以在学校如果没有义兄之类的靠山,最好夹紧尾巴做人,低调为好。港片中的古惑仔剧情都能在我们学校找到乡村非主流版本的。 但那些混混都很聪明,比如 6 秒玩魔方的(这个知友说不可能,应该是我记错了。)古文看一遍就能背的(语文要背诵时,那批学渣总能瞬间变学神)。农村的孩子其实不蠢,但是没有学习氛围,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群孩子在很小就埋下了厌学的种子。农村读书无用论盛行,因为有钱的都是早早去打拼的,他们都觉得出去做生意比读书强多了。 貌似有点歪楼了,就随便写吧。 那我那时候在干嘛? 我在认认真真地赚钱==,从初一到初二,我放学回家就去做点手工活,赚钱,每天赚十几二十块,比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还是挺不错的。我初一初二书本都放在教室,基本没有带回家。在学校热衷于跟各种人聊天。由于当时在学校稍有不慎就会被揍,我基本是“黑白两道”都混得好。跟那些混混互相调侃,跟安安静静认真读书的人也相处得很好,在老师眼里我还是一个安分的乖孩子。在那种基本没人学习的学校,根本没有竞争压力……初中的期末考就是以大学的期末考态度来应对的,临时抱佛脚也能考到第一名。(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学校真的是很烂……) 当时我爸妈是不希望我读书的,我姐姐在初二读完就辍学了,我两个妹妹都是初三读完就不读的。我爸妈觉得经济压力大,不让他们读,而且也抱着女孩子不需要读太多书这种粗暴原始的价值观,所以从小我对我爸妈就有深深的敌对意识。他们几个月打一次电话回家,也是乐呵呵地看着我赚钱。于是我认认真真地做了两年的兼职学生。 当时觉得读大学基本不可能,能读高中已经很不错了。身边的人又大面积辍学(那些辍学打工回来的总会光鲜亮丽的在你身边绕),当时觉得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一辈子就基本能看得到头了。在广州某个角落打个小工,早早结婚生孩子,20 岁就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了。这样的青春多短暂啊。 于是升上初三时,14 岁的我开始醒悟,决定不能葬送自己的未来,开始认真读书,不赚那点蝇头小利了。当时的目标只是考上高中,大学都不敢想。所初三开始把书带回家了,努力了一年之后,在 5 月份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的特招生(即不用中考直接录取)。所以我中考前两个月就开始玩了。 当时,我爸妈知道我考上特招生,是很不开心的,这些我都知道。5 月我先去新的高中读了一个月,我爸妈对我不闻不问,都是我爷爷奶奶帮我张罗住校的一切。 记忆中,跟我爸妈一起生活好像只有两三次,每次去到广州,他们都会骂我,说我蠢,说我跟陌生人不敢说话,从来没有夸过我。我小时候甚至都希望自己被送给别人。他们很少肯定我,到现在也很少。这给我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到现在我都很难摆脱。在我压力大为自己的前程迷茫时,一想到我爸妈,只会更痛苦。因为他们打从一开始就不支持我读书,整天只会跟我宣扬读书无用论。 他们自私地只考虑到自己,只想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他们的儿子,我弟弟从小在广州长大读书,由于不是广州户口,学费特别贵,而我们在家乡读书是不用钱的,高中一个学期也只需要 800 多的学费。但他们也不肯供,因为对他们来说,我们不去打工就没有钱赚,这也是机会成本。我两个妹妹初三读完就不读了,都是因为家里不支持。而我爸妈却很恶心地对外人说,我是很想让她们读的,但是无奈成绩太差。我妈在我妹妹读小学的时候,就跟她说你读到初三就别读了,甚至还会说要不小学读完就别读了。我妹妹她们出来广州打工,每个月要给家用,超过 15 号还没给,就会给脸色,还时不时要求加钱。在家里住,要求伙食好一点,就说最近物价上涨,月供给多点啊。偶尔有顿好的,还得我们自己加钱。这类事情说出来有一大串。 高中 接着上了高中,高中真的很累。我初中那点小聪明基本就只能应付初中那种水平了。到了高一,班里的人都很厉害,反正我记得第一次考试成绩惨不忍睹。在此之前,我都是在很混混的环境中长大的,身边都是吊儿郎当的人。到了高中,班里的人都是从小衣食无忧家长重视教育的乖孩子,差距摆在那,不拼没办法。班里牛人很多,广东省奥数一等奖啊,物理竞赛啊各种奖,智商分分钟完爆你。我这种智商严重不足的只能自卑到尘埃,再加上当时没兼职也没钱,生存问题都得考虑。(别指望我爸妈会拿钱给我,只要我爸拿钱给我,我爸妈总能在广州吵翻天)所以我高一的时候,跟自闭症一样,每天埋头苦读,我是走读生(考虑到住宿要生活费,没钱),每天中午能省则省,2 块钱一顿打发掉都嫌贵。经常中午为了省钱不吃饭,被同学问起,只能说“我在减肥”。当时中午不吃饭,晚上回家吃多点,早上也吃多点。有时候会一大早在家带个炒饭去上课,中午吃个冷冰冰的食物。冬天特别冷,只有几度的时候,没有厚衣服穿,穿着短袖套一件长袖外套,跟同学说我是爱风度不要温度。天知道我当时有多羡慕那些吃饱穿暖的同学。那时抑郁的我,除了读书,就去图书馆借书。歌德、莫泊桑、席慕蓉、各种古典名著,当时看了好多书,比我大学看的都多。高一的时候不止一次想过辍学,因为觉得很累,干脆去打工了。可是凭着对学习的热爱和好强心理忍了下来。现在回想,真的很感谢当时的自己。 到了高二,高一一年把该补的基础都补上了,学习也没那么吃劲,又开始恢复自己爱玩的本性。上课说话,被老师频繁调动。班主任曾经说“你真是到哪里都会发光啊,调到哪里都玩得开。”当时,我们前后桌 4 人被叫做 4 人帮,班里就我们四个话最多,每天都能笑到脸抽筋。当时很多人对我的印象是“一个超级的乐天派,好像没遇到过什么困难似的。”实际上,跟班里的同学开玩笑时,总会有开玩笑似的人生攻击成分,有个男生经常嫌弃我长相,我每次被说都会告诉自己“人家是开玩笑的,别在意。”可明明很多都已经很过分了,然后放学后自己暗自掉眼泪,假装不在乎。由于从小没有受过肯定,备受忽视。我没有棱角,跟任何人都能玩的来,很难说“不”,是个老好人,有什么委屈也吞下去。 我高中三年,我爸妈依旧雷打不动孜孜不倦地给我灌输读书无用论,跟我说考不上重本就别读了,我爸爸还会跟我说你妈不愿意让你读书的。所以在那样的压力下,偶尔考砸了,我都要默默憋眼泪。不敢跟任何人说,到了高三基本到了月考前都会失眠的程度,那时,每一个失眠的夜晚,我都告诉自己,没事,船到桥头自然直。高考平平淡淡,成绩一般般地考上了某 211。 可是,我的路好像越来越难了。 在高中,评价标准很单一,你成绩好就行了。可是到了大学真的是拼综合实力的时候,大一的我灰头土脸,什么都不知道。我记得,我舍友还笑话我不知道什么是凤梨酥,在我爸妈不肯给我买电脑的时候,她说“叫你爸妈从鼠标开始买起啦”,我只能强忍着泪水假装不在意。高三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了,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开始做起,坑爹的做了两个月才赚了 2000 不到,两班倒,凌晨 3 点才睡觉,一天站 9 个小时,经常晚上腿抽筋。开学时,我爷爷奶奶给了我 1400,我爸妈十分不情愿地帮我交了 6000 的学费之后,就一副你自力更生的态度了。大一的时候,没钱,班级活动都不敢参加,每天吃饭算着钱吃,坚决不超过 10 块钱。又是灰暗抑郁的大一生活,当时我爸妈偶尔也会打电话给我,主题只有两个“省钱”+“打工”,他们很不满意我大一没去打工。大一上撑到期末,全身上下只有 50 块钱时,才敢跟我爸妈要钱。我妈给了我 400,然后隔天晚上我爸爸就打电话给我“全方位多角度地数落了我乱花钱攀比自私不为他们着想的各项缺点”。实际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那时候憋着眼泪写了一封邮件,将我这学期所有的开销情况都写了出来,他们才说这样花还算合理。 输的何止是起跑线,每次看到别人发家庭温馨细节的朋友圈时,自己总会无意识地多看几遍。 大一寒假我爸妈死都不肯让我回家过年,一定要我在广州兼职。所以当时我找了两个兼职,都是服务员,下班就立马赶去另一家打工,10 个小时内只啃一个包,没时间吃饭。记得在广州空荡荡的街道上,我爸跟我说后天就过年了哦。我淡淡地说了声哦,那是我过得最低落的一个春节,没有之一。过完年,嫌工资太低,找了份家教,去到那里需要一个半小时,工资很低,35 元一小时。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经很好了。 第二学期也继续做这份家教,一周去四次,五点下课后就去,到了晚上 11 点多才回到宿舍。转两次公车,三次地铁才到大学城。但是我经济宽裕之后,我心情真的好了很多。所以大二开始我又开始乐呵起来。大二基本每天要 2 点才能睡觉,当时在新闻社做事,经常要跑新闻做采访,熬夜写文章,家教兼职,课程作业,参加各种比赛,跟同学搞了创业。忙到狂掉头发,也整夜整夜失眠。在今年 4 月份的时候,积累了 3 年的压力,终于在校招的迷茫恐慌中爆发出来。连续失眠了一个月了,六点多起床挤坑爹的 3 号线去实习,周末还有家教,一堆课程作业,晚上又睡不着,当时我躺在床上想着,自杀是割腕还是吃安眠药。 在这样的状态中,我拿了三年的奖学金,大二的时候全班第一,绩点挺高,全级 5% 吧大概,拿过两个省级奖项,在社团也做到了主席团,经常请同学吃饭。我第一次拿奖学金时,我不敢跟我爸妈讲,因为我知道他们知道后肯定不肯帮我交学费。但还是偷偷跟爷爷奶奶说了,想让他们开心下。后来纸包不住火,我爷爷说漏嘴了(因为我妈回家一直跟我爷爷数落我各种缺点,我爷爷很生气,说我养了 20 年怎么没发现,去广州半年你就说那么多缺点,顺便把我拿奖学金的事也说了),我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跟各种亲朋好友数落我的不是,中心思想是“我自私不为他们考虑,书读得越多越不没用”。后来我又拿了奖学金,前车之鉴,我妹妹几个电话叫我一定要说,我说了之后,我爸第一句话就是“学费自己交”。我只能呵呵,我弟弟成绩不好没办法在广州读高中,去我读得高中读书,择校费 3 万,我妈说“3 万就 3 万咯”那种干脆果断,好像 3 万跟 300 一样。我弟弟去读高中,各种考虑周到,生活费也从不手软给。跟他说要多吃好的,不要省钱。缺什么都给他买,给他买牌子衣服,我姐姐妹妹去逛街就叫她们帮我弟弟买衣服。(我不是讨厌我弟弟,只是觉得很讽刺而已)鞋子要 NB,360,阿迪等等。今年暑假的时候,我丢了钱包,全身一分钱都没有。他们完全不管,一分钱也不给。之前自己拼命兼职赚钱,经济好了觉得他们对你也不错的,但这次真的让我彻底心凉。我听我妹妹说,他们私底下说我以后工作了一定要交多点家用,不然很不合理。国庆期间我妹得了“登革热”,当时我弟回广州,我妈妈满脑子只有她的宝贝儿子,买这买那,我妹发烧不闻不问。还是我陪着我妹妹背着他们去医院看病,才查出是登革热。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得有一匹布长。 最让我痛苦的是,当你奋力想往前冲时,你最亲的人总会时不时在背后捅你几刀。身边的同学,可以专心做对未来有意义的事,而我却不得不沦为一个兼职学生。即使有同样经济情况不好的,起码他们的父母支持他,累了有港湾。学费自己给生活费自己出,其实我都无所谓,有父母的关爱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看开了,跟其他人的差距是阶级。 起码我一直都在努力,比昨天更好。 已经拒掉 2 份 offer 了,好在天道酬勤。我一定能找到最想要的 offer 的。 感谢初二的那个自己,让我的人生不至于灰暗。 回到开头说的,我父母这辈子过得其实很辛苦,我已经看开了。其实,我的经历没什么,不要过分放大自己的苦难,这世界不幸的人多了去了。我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希望给大家带来的是正能量。 --------------- 限于篇幅,日报登载了原回答中的一部分,全文在 知乎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