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绿色的花吗? 蔓玫,蔓生之玫瑰。 其实绿色的花并不很少见哦。 比如说我这几天收到一捧花,里面就有好几种绿色的。。 图中包括:绿色郁金香;绿色洋桔梗;某种绿色的重瓣石竹(就是右下角一大坨毛茸茸的那个)。 然后我也很喜欢绿色的晚樱: ——这是‘郁金’。 ——这是‘御衣黄’。说是黄,实则比‘郁金’更绿。 西方的鲜切花市场上,绿色花卉也是很常见的主流角色。 这当中属于【绿·真·鲜花】(确实是花瓣,不是萼片果实什么的)有: 兰花; 郁金香; 木绣球; 月季(即我们日常口中的玫瑰); 康乃馨; 雏菊。 顺便介绍下,“花瓣”实为萼片,属假冒的有: 八仙花; 贝壳花; 某柴胡属植物。 属于果实的: 绿果金丝桃。 你说这大多是人类精挑细选栽培出来的观赏植物?好吧。那我们看看非观赏类的。 枣花: 柳花: 核桃花: 好了摆事实结束。下面进入讲道理部分。 确实有许多绿色的花朵是存在的。所以,题主的问题也许需要稍作修改才成立哦。 那么,为什么明明可以列举出许多绿色的花朵,却仍然让人觉得“少见”呢? 首先当然是视觉效果。绿色的花瓣与叶片相近,人类肉眼识别的概率明显会低于其他颜色的花朵。 然后,可以肯定的是,在所有的开花植物中,绿色花所占的比例确实是偏低的。它确实不是花朵中的主流颜色。 这又是为什么呢~ 1. 色素来源有限 你知道,植物生成花朵的过程并非是看心情,而是筹备良久,目标明确的过程。当整体生长趋于稳定成熟,部分叶芽的生理 / 组织状态会开始向花芽转变,是所谓花芽分化。 这一过程不可逆。分化后,花芽就开始朝花器官的方向努力生长~~~这时候,它们和叶芽的结构已经开始不一样了。 构成叶片颜色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这个应该没有争议吧。 在花朵中,构成颜色的则主要是花色素——以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为主(话说国内对“花色素”的翻译挺乱的,希望我没记错)。前者主要产出红、橙、黄色调;后者主要产出红、蓝、紫色调。虽然它们构成的颜色常随着细胞 pH、生长状态、植株营养等条件而变化,但它们当中的大部分,都不具备产生“绿色”的能力。 所以从源头上就已经输了。 2. 花瓣质地的限制 对于大部分植物来说,花瓣(花被片)是全身上下最娇嫩的部位。这也是它们难以 hold 住绿色的原因之一。 吸收的光能量越多,温度越高,花瓣越容易被灼伤;所以相对而言,当然是反射红橙黄色光、甚至什么光都反射花朵比较安全,也就是视觉上呈现同色调的红、橙、黄、白色花。 而绿蓝紫色调的花朵则相对需要承担更多热量的考验。 (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大部分蓝色花的植物都比较耐阴 / 喜阴,如绣球、桔梗、风铃草、鸭跖草等;绿色花的植物则普遍花期短或花朵柔弱;不排除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3. 要不要考虑昆虫们的感受? 至于有同学提到说绿色的花难以吸引昆虫,这一点或许有待商榷。因为昆虫的变色能力、可见光范围与人类并不相同,譬如蜜蜂就是通过区分紫外线的吸收光谱来确认花朵。 (图片来源:昆虫眼中的世界:花儿为什么这样艳?) 但也有认为昆虫普遍对蓝绿色系更为不敏感。 我对昆虫学不十分了解,留待方家补充。 综上: 无论先天还是后天人类栽培选育,绿色的花在不同类型的植物中都有存在。但之所以看起来“少见”,是因为绿色确实并非花朵中的主流颜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 花朵中含有的主要色素是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无法制造绿色;绿色主要来源于叶绿素,在发育成熟的花器官中较为少见。 2. 绿色花反射绿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波,热量会较高于白色及红橙黄色花。需承担更大风险。 3. 可能需要考虑对昆虫的识别度。 参考阅读: 花的颜色跟哪些色素有关啊?花青素是什么颜... The buzz and the bees: Insects use flowers' electrical fields to locate them... with voltage indicating pollen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