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带本书去土耳其、法国、爱尔兰、捷克、英国……分别都该选谁呢?(多图)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7-0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293
    赞:
    46
    想通过书了解一个城市再去那旅行,有哪些以城市为背景的书?

    [​IMG] 鱼丸,什么也不是生活的全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行过的路有一些,但阅读量实在拿不上台面(羞愧)。浅写一点,只做抛砖引玉。配图全部来自蝉游记用户,已标注,如侵删。转载请联系我本人。

    因为工作原因,我每周要看很多很多游记,但是真正自己出行却从来也看不进去别人的旅途记录。倒是看历史看文化看生活,而且很多都是死人的书(笑),现世的旅行作家读过且推荐得出的是妹尾河童。如张公子在怎么样才能让旅行更有意义,而不只是简单的看风景? 所说:「风景只是眼前所见,更多的感受,是历史、文化里面来的。”」夏目漱石感觉有月光下庭院清冷的样子,普希金是太阳一样的闪耀与炽热,菲茨杰拉德是金属般的光芒。字里行间,都是那种文化那个年代的独特记忆。

    在都柏林朝圣叶芝,去布拉格前在被窝里读卡夫卡,在芝加哥去洛杉矶的火车上啃一本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在多瑙河畔也想起裴多菲曾写过「……我们居住在佩斯城,啊,生活多么欢欣!」,如此这般,好像看作者眼前的风景,和作者走一样的路。听三毛讲撒哈拉的故事,和《摩托日记》一起穿越南美,从《夜航西飞》窥视神秘的东非大陆,看这样的书,可以把自己带去从未去过的地方。

    以下是正文:

    【比较典型的城市记录】

    1.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伊斯坦布尔

    06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慕克,当下最知名的土耳其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伊斯坦布尔》写下作者成长生活的城市,并创造了一个新词「呼愁」。欧洲与亚洲隔海相望,教堂与清真寺交相辉映。博斯普鲁斯海峡头顶的飞鸟与脚下汹涌的海流,奥斯曼的辉煌与帝国斜阳的忧伤……这本书描述的不是城市本身,却比城市本身更深刻。

    [​IMG](王高兴 1121)

    除了《伊斯坦布尔》,帕慕克还有一本《纯真博物馆》,同样是一副伊斯坦布尔旧时光的画卷。伊斯坦布尔有一座书中的博物馆实体,一个橱窗就是一个章节,痴心的男主角偷来的爱人的东西都展示在这里,看现实与书中的世界交织,一幕一幕展示出故事点滴。如果带着书去,可以在书上盖章免门票。

    [​IMG](Gloria_媛)

    推荐游记:带本书去土耳其

    2.彼得梅尔,普罗旺斯三部曲,法国南部

    三部曲即《普罗旺斯的一年》、《永远的普罗旺斯》和《重返普罗旺斯》,最有名且风评最高的是第一本(我也只看过第一本)。作者彼得·梅尔来自英国,曾是纽约的广告公司高层,后来放弃了西装革履的白领生活(估计也是钱赚够了),跑到南法买了一栋小屋自己打理修缮,开始山居岁月。这三本书就是他在普罗旺斯居住时的随笔。

    《普罗旺斯的一年》从一月写到十二月,四季更替,写装修小屋,与邻里乡民相处,去附近小镇采购,还有应付极品前同事……这样简单生活的点滴。更棒的是作者真的很会写吃的,不论是乡亲们的做美味大餐还是邻镇低调的古老餐馆,都能写的让人口水都出来。薰衣草只不过是普罗旺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暖洋洋的天气,石头砌的小屋,山野、森林、鲜花与葡萄园,红酒加上干酪与无数美食,还有又慢又随意的生活方式,南法本是多么可爱的地方。

    [​IMG](ceci)这个小镇叫做 L' Isle-sur-la-Sorgue,在书中出现过很多次

    推荐游记:山居岁月——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

    3.海明威,《流动的盛宴》,巴黎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这句特别有名的语录出自海明威《流动的盛宴》扉页。当时的海鸣威以记者的身份旅居在巴黎,四十年后才半真实半虚构地描绘这座「与他同在」的花都。感觉自有种精神富足的文化人腔调,还有作者似乎有意维护的「巴黎范儿」生活。象牙色的建筑上缀着繁复的雕饰,城中岛,蒙马特,左岸咖啡馆,莎士比亚书店,塞纳河畔依然有好些旧书摊子。巴黎的「巴黎」气质,并不在游客钟爱的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

    [​IMG](尼珞)

    推荐游记:暖暖秋日游巴黎

    【在旅途中开脑洞,从文学作品到旅途风景】

    1.爱尔兰

    乔伊斯与叶芝,都柏林的淡淡哀愁

    可能是因为交通和签证原因,去爱尔兰的人真的不多。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会说「纯真」。都柏林是座灰色调的城市,小小的房子,窄窄的街道,若有似无的绵绵细雨,还有那条利菲河。比英格兰少一份高傲,比苏格兰少一份粗犷。就像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一样,语句温柔,足够浪漫却褪去浮夸之风。我喜欢这淡淡的城市,也喜欢叶芝。王尔德也是我很喜欢的爱尔兰作家,但他的辞藻太华丽,好像娇嫩的蔷薇爬满一墙,倒难以联想到纯真的都柏林。

    [​IMG](傻蛋青年鱼丸)

    都柏林的代表是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太晦涩,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却是很棒的睡前读物。一贯的意识流,稍一走神就跟不上节奏,有点阴郁,但都柏林的气质跃然纸上。我是先去的爱尔兰才读的乔伊斯,不知为何,总是会回想起那时在初春的利菲河边散步时的心情。都柏林有座作家博物馆,收藏着叶芝、王尔德、乔伊斯还有一大堆爱尔兰文学的记忆。

    [​IMG](傻蛋青年鱼丸)

    推荐游记:在爱尔兰度周末,穿越时光那片海(对啊,这是我的游记⊜‿⊜)

    2.捷克

    卡夫卡与米兰昆德拉,布拉格的文艺在骨子里

    在卡夫卡的年代,还没有捷克这个国家,甚至布拉格在书中也没有很大的存在感。然而现在卡夫卡成了布拉格的一张名片,街头巷尾都有他的影子。老城内有好几处卡夫卡故居,城堡山上的黄金巷保留着他写作的小屋,山下的博物馆收藏着他的生平故事。或许在布拉格去之前还是读一读卡夫卡比较好,就算不去博物馆,在老城的纪念品店看到那么多卡夫卡的周边和插画,也会多少理解那些黑白色有点生硬的笔触的用意,以及作家淡漠阴郁的眼睛。

    [​IMG](kunsir)布拉格街头,一家名为卡夫卡的咖啡店

    从卡夫卡里得其神,从米兰昆德拉则是得其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拍成的电影就叫《布拉格之恋》,我在去布拉格之前只有匆匆读过一遍,昆德拉写老城广场,写佩特林山,写真实的布拉格和虚构的故事,让这城市也充满略带神经质的文艺气息,满满的 deja vu。不过,一直在书里寻找布拉格的痕迹,结果到最后我记得最清楚的却不是布拉格,而是故事最后他们离开了布拉格,带着狗搬去的那个小镇。为了去了解这个城市去读一本“反媚俗”的书,还真是超级媚俗的一件事呢(笑)。

    [​IMG](kunsir)

    推荐游记: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

    3.英国

    狄更斯的伦敦,华兹华斯的湖区,简·奥斯汀的小镇与峰区

    狄更斯是伦敦的代表,《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无一不是以伦敦为背景创造。那时的伦敦还在维多利亚时代,工业盛行,街头污水横流,天空大雾弥漫,泰晤士河臭气熏天……但他会写很有趣的故事,笔下人生百态,都栩栩如生。现在的人们谈起伦敦的旧时代时,也会说,狄更斯笔下那个伦敦。配张黑白摄影营造一下那个 feel。

    [​IMG](云五)

    湖区是英国最棒的度假胜地,有安宁的田园风光,漫山鲜花和绵羊,数不清的茶屋和最有情调的民宿。如诗人济慈所说「能让人忘掉生活中的区别:年龄、财富」。但湖区真正的名片是华兹华斯,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轻盈的诗句,也永远沈睡在湖区,与他挚爱的山水相伴。最有名的咏水仙自然不谈,随便找些诗来读读就很好。或许如同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里提到的,这些诗问世几十年后,人们才懂得欣赏它们,在城市的污浊中待久了,才知道回归山野,懂得自然的宝贵和伟大。

    [​IMG](≌☆kidd☆≌)

    推荐游记:英伦·诗人与彼得兔

    要去巴斯这样的古典小镇,可以读读简·奥斯汀。这是她曾居住过的地方,镇上有座奥斯汀博物馆,每年九月还有节日,所有人都穿上复古衣裙漫步街头。但要找寻书中的世界,朝圣英国作家们的灵感之源,峰区国家公园一定榜上有名。峰区是英国为数不多的户外活动胜地,小众、野性却不失精致。这里是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从敌视到相爱的地方,也是简·爱与罗彻斯特先生情愫暗生的地方。05 年版电影《傲慢与偏见》(凯拉奈特莉那版)也是在峰区取景,包括电影里达西先生那幢大宅。

    [​IMG](莲骸)原图有裁切

    推荐游记:漫步峰区 走入简奥斯汀的浪漫世界

    4.德国

    英国有英国的浪漫,德国有德国的浪漫

    纯粹描述德国风光的文学作品我了解甚少。自己在制作德国的旅行指南时,读的是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是作者回忆当年在哥廷根大学留学的故事,文笔朴实,读起来非常流畅又轻松。时隔 80 年还很神奇地有些共鸣,倒也能想象在安宁的德国小城镇生活的样子。年轻的歌德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传说是取材自他自己的经历。书中维特初遇绿蒂时,是不是也在一个红瓦成群,绿草如茵的小镇呢。故事原型发生在法兰克福附近的韦茨拉尔,配图是歌德非常喜欢的小城海德堡。

    [​IMG](minimalismmmm)

    已写完,边写边给自己恶补细节知识,因为是用两个礼拜的空闲时间慢慢写的,心境在变,到后面还是有点跑偏,变成了「跟着文学作品去旅行」这种话题……将来读了新书可能会更新……吧。

    ———————————————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