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动漫在近十几年的转型? 看了大部分的日本主流动漫,隐约感受到了日本动漫题材和内容上的转型,比如从以前的阿童木、哆啦 A 梦、灌篮高手、火影忍者、海贼王等等热血、正面、阳光、幽默的动画逐渐转变为现在的东京食尸鬼、进击的巨人、寄生兽或是一系列血腥、残酷、变态的动画,还有部分后宫系列动漫,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LF天影,大家一起过桥比较不可怕,可是要过独木桥 感觉大家根本没有回答题主潜在的真正问题。其实题主真正的问题是: 为什么十多年过去了,我接触到的热门动漫转型了? 毕竟题主说得没错嘛,巨人、寄生兽、食尸鬼在各大网站的点击率就是高,他们就是热门,这是不能否认的。不是每个人都是 otaku,正常人哪有这么多时间去了解不热门的东西和一个陌生的市场。大家不要太严厉。 而题主潜在问题的答案其实主要有两点: 1、网络时代的来临和网速的升级; 2、中国影视制品不分级。 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眼中的“热门”,究竟有什么先决条件。 2000 年前,大家就通过电视机看动画了。电视台引进什么,译制什么,我们就看什么。电视台优先引进的就是儿童动画和少年向动画,尺度摆在那里了,所以那个时候热门的就是儿童动画和少年向动画。大陆电视节目不分级,引进机制必须是以“小孩子也会看”的前提去思考的。 香港电视节目有明确的分级制度,有“PG 家长指引”和“成年观众”,所以 TVB 和亚视就有大量的日本深夜动画看。但即使是这样,像龙珠、幽游白书、全职猎人这些王道的少年漫画,放到 TVB 都是深夜 1 点后播的,并且标级“PG 家长指引”,毕竟又是把人变巧克力吃掉,又是掏人内脏,尺度挺大的了。你不觉得龙珠尺度高,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到龙珠 Z。 中国 21 世纪御宅时代的起始标志,感觉上应该是 2006 年的《凉宫春日的忧郁》。由于网速的提升,下载一集 100M 的 rmvb 盗版动画,不再是一个费事的事情;也因为网速的提升和 share 等 p2p 软件的崛起,日本的生肉传来中国也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导致了字幕组爆发性的增加。06 版的凉宫因为有话题性、好看,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爆点,“追新番”对于不懂日语的人成为了可能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试过把长门有希用作头像,都不好意思在论坛上混。 但实际上,平野绫去参加日本的综艺节目时,主持人介绍她是“凉宫春日的声优”的时候,大家都面面相觑冷场了,在场的人都不知道凉宫春日是什么。幸好主持人连忙救场“也配过龙珠改里的丹迪!”大家才放心下来——原来配过龙珠啊,果然是名声优。 事实就是,<凉宫春日的忧郁>在日本是深夜 1 点半播放的,受众很小。 你要意识到一件事,你正在看的一个很热门的东西,它虽然是在日本生产的,但其实即使在日本也是很冷门的东西。 进击的巨人,在中国大陆算是非常火爆了,连平时不看动画的同事都在看。第一集在中国的视频网站一天就能赚个上百万的点击。但是其实在日本,它是凌晨 12 点半播放的。 你就想象一下中国的电视台,凌晨 12 点半播的是什么节目,你们身边有人看吗? 日本的深夜动画,收视率能到 5%很了不起了,但是和哆啦 a 梦这种能到 30%的收视率相比,真是非常冷门。即使是这样,其实深夜动画大部分的收视率都是电视定时录像功能在看,真人早就睡觉了。 假如没有网络引进,中国根本不会有电视台引进进击的巨人,那么现在就还是“哆啦 a 梦很火的时代”,题主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是中国的“日本动画网络播放制度”让你出现了日本动画转型的错觉。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