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二号”遥感卫星要交给印度来发射呢? 鸑鷟鹓鶵,拾人牙慧,手有余香 简单的说,这个项目是由科技部、北京市、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机关和企业落实的一项空间科学项目。国内主要做的是卫星选型、在轨测控和数据接收,并不关注航天技术的细节,并且大胆采用国际上的商业卫星平台,由英国的小卫星制造商 Surrey Satellite Technology 制造,型号为 DMC-3,由印度航天机构 ISRO 发射升空。 至于为什么是印度航天机构的 PSLV-XL 火箭发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便宜。 DMC 系列是 Surrey 公司比较成熟的遥感卫星平台,DMC-2 是由俄罗斯的运载火箭“第聂伯”发射入轨的,“第聂伯”由苏联遗留的战略导弹改装,十分廉价,羊毛都在苏联头上。 “北京一号”于 2005 年在俄罗斯 Plesetsk 发射中心使用 Kosmos-3M 火箭升空,制造商也是 Surrey,不过 Kosmos-3M 小型运载火箭已经退役。 这次也一样,商业发射,由 Surrey 公司选择发射承包方,甲方也充分发挥了外行不乱指挥、不刷存在感的优点,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人太敏感,不太同意由中国发射。 wikipedia 如此描述此次发射,是 ISRO 有史以来执行的最重的一次商业发射,本次发射也近乎接近 PSLV-XL 的发射限度了。由于印度在世界航天市场上仅在中小卫星领域有所开拓,因此其主打的火箭,即本次发射的这个系列 PSLV,专业承担低轨的中小卫星发射任务。这样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发射时间和安排已你为主,尽管你不是大卫星,但并不影响你作为主要载荷。尤其是这次一共有 3 颗卫星需要分别入轨,需要当做主要载荷去发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是“北京二号”,这两次均绕开了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 这是个好的迹象,有效的展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航天之间的国际合作,由于国内的特殊情形,国家航天局并不像 NASA 那样是个技术主体的政府机构,因此难以像 NASA 扶持 SpaceX 那样的企业以防止洛马 / 波音等巨头漫天要价。因此适度的国际化可以有效削减成本以及提高自身技术; DMC-3“北京二号”卫星的一些参数: 总质量 440kg「“北京一号”163kg」; 采用 SSTL-300-S1 平台「“北京一号”是 SSTL-150 平台」; 设计寿命 7 年「低轨的正常水平」; 太阳同步轨道「保证每天特定时刻经过特定的地区」; 分辨率 1m 全色、4m 多光谱,成像幅宽 24km「“北京一号”为 4m 全色,32m 多光谱,成像幅宽 600km,事实上 SSTL-300-S1 平台可以做到 0.75m 的分辨率,至于这里面是否有猫腻我就不得而知了」; 光谱:红、绿、蓝、近红外、全色「“北京一号”是红、绿、近红外、全色」: DMC-3 总计三颗,共售价 11 亿英镑。 最后,商业和民用的界限是模糊的,我国首个民用遥感卫星应该是“高分一号”,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一号”和“北京二号”的定位类似于“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前者提供宽幅的略低分辨率的图像,后者提供更高分辨率但更窄区域的图像。但“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目前同时在轨运行,“北京一号”已经退役。 正在发射中心安装的 3 颗 DMC-3。 Ref: http://www.sstl.co.uk/Downloads/Datasheets/SSTL_150-Feb-09 http://www.sstl.co.uk/Downloads/Datasheets/SSTL-300-S1-Datasheet-pdf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