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 转账为什么不用填收款人名字? 张嘉乐,鬼剃头程序员,基督徒,出纳 利益相关:银行小柜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确认和留业务凭证。 汇款必须写人名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同行汇款,柜员输入账号后可显示对方户主信息,柜员核对客户信息填写是否正确并确认交易,在柜外清(窗口外密码键盘及屏幕一体化设备)上线之前窗口外是没有设备可以供客户核对交易信息的,因此如果不填写客户姓名会出现两种情况,客户填写账户信息错误钱被第三方收到,这种情况下我不相信有人不找银行麻烦。另一种情况是柜员口述姓名或转过屏幕与客户核对信息,前一种情况不能避免错误发生只能减少错误,后一种情况个人认为不现实,会严重降低业务办理效率增加设备磨损,试想办理汇款转账一次屏幕就翻过来一次的工作人员也真是蛮有喜感的,同时最最高效的办法实际就是客户填写收款人姓名,柜员操作时核对信息。即使客户找回来也有业务凭证留存便于核对取证。 (案例:某客户捡到一张银行卡并放于自己钱包中,存钱时将捡到的银行卡交给银行办理存款,钱存到别人卡里了不干了,事后将银行告上法庭,称银行未尽到提示义务。)这样都被告银行真是被各种告怕了。因此留下各类业务凭证就是必须的了。 第二种,情况是银行柜面跨行交易系统,俗称大小额,走的应该都是人行的系统,背后的结算处理不表,作为客户简单理解即可,办理业务的柜员,在汇款过程中无法核对对方账户信息,需要客户提供对方账号,客户姓名,详细开户行信息。三个信息的前两个信息是用于开户行核对信息入帐使用,开户行信息是为了查询联行号,一笔跨行业务是将一笔钱及账户信息提交给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根据联行号发送给收款行,收款行在根据信息入账的过程,由于汇款行到收款行之间要经过第三方人行,因此即使平时到账时间大家都知道基本是实时也只能告知客户不能承诺,毕竟第三方太牛逼。 上面说的是柜面为何要填写对方户名 下面说说 ATM 为什么不用输入,目前 ATM 设备只能识别卡类交易,在银行卡的领用协议上都有储蓄卡需本人使用,也就是说持卡输入密码后进行的交易银行默认为本人交易。因此发生错误的情况由卡住本人承担。其次 ATM 机的信息交互方式为最直接的显示信息客户,因此客户可自行确认交易信息是否正确,并确认交易,对应的柜员操作须柜员确认,ATM 的确做到了银行的免责。我觉得这就是两者的重要区别。 因此信息的交互方式,账务的处理方式,责任的认定方式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的出现。 看到其它答案提到支付宝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确认交易的方式可参照卡类账户的使用,卡类账户的其他渠道交易在输入正确密码后被默认为本人交易。 顺便说一下我的信用卡是没有密码的,如果刷卡时输入密码即被认定为本人操作,也就是说被盗刷的话是密码保管不当,银行无责或责任较轻,无密码操作责任在 pos 机具使用者未核对持卡人签名。 Peng Xu,银行/理财/投资/创业 题主的问题,和问题补充描述,是可以分为两个问题来回答。 一、ATM 为什么不需要。 二、银行柜台为什么需要。 第一个问题,要分为两个时间段来回答。 在大约 2012 年以前,ATM 的转账是支持本行的银行卡的。这就限定了业务范围,而本行的银行卡数据是可以获知的,所以用户要做的只是核对户名即可。 在大约 2012 年以后,银联开始牵头推广 ATM 的跨行转账业务。(本人并不清楚其中来龙去脉,私以为应该是受了第三方支付的刺激。按理说,这个业务本就该早早的存在,可能是涉及 ATM 机具改造,银联和银行的成本分摊没谈拢?)ATM 通过银联的接口调用,也能够获知银联支持的银行卡信息,所以用户也只需要核对户名即可。 注意:是银联支持的银行卡。 第二个问题,其实和我在跨行转账为什么需要行号支付宝不需要这一类的问题中强调过的一样,银行柜台的服务场景和自助渠道区别很大。而这区别之处,对于很多个人银行卡用户并不熟知,所以造成很多比较上的困扰。 1. 银行柜台天然就有核对资金往来参与方的义务。这体现在,银行需要核实收付款人的身份、款项用途等信息。而对于 ATM、网银等这类电子渠道,处理原则是允许你躲在电子信息后,但限定你的款项额度,以避免大规模洗钱等非法行为。在柜台办理,则一般没有限制。 2. 银行柜台的风控需要用户提供收款方信息。试想,你在 ATM 里核对的过程,如何能够体现在人与人的交互过程中?没有白纸黑字,怕是不好表达吧。 3. 银行柜台的应用服务非常广泛,对于你需要的跨行转账,除了银联通道,还有若干种处理方式(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可能银联通道在柜台使用并不多,待其他朋友考证)。 (1)可以通过本地人行、可以通过全国人行; (2)没有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可能还要先转汇到有“资质”的网点; (3)出于柜台处理效率和风控,很多银行也在做后台业务集中,可能前台受理你的业务只是敲个章确认,具体操作会放在另一个集中运营中心; (4)柜台可以受理存折、信用卡等其他类型的业务; 等等等等…… 所以,有些场景,作为银行根本无法获知对方信息,有些则也无法和用户立刻进行交互。 究其这一类问题的本身,还是在于大家把银行总理解为了“为我办理那些业务”的银行。诚然,银行的业务流程有很多都存在体验优化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决计不是类似于“为什么不像 XX”这样能解决的。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