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只记住了宫崎骏,而不是吉卜力工作室? 知乎用户,电影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来谈谈宫崎骏) 对于日本外特别是亚洲的影迷来说,真正认识宫崎骏多半是从《幽灵公主》风靡亚洲开始的。《幽灵公主》票房一路高歌,193 亿日圆的总票房,1420 万人次的观影,最终获得了当年日本的票房冠军,并刷新日本影史票房纪录,同时斩获诸多日本国内的重要奖项,如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旬报十佳第二等。其实从这部动画开始(《幽灵公主》在 1999 年有小范围登陆北美院线,虽然反响一般),宫崎骏已经开始被西方世界所关注,被认为是东方的动画大师,在 1998 年的美国安妮奖上亦获颁终身成就奖 Winsor McCay Award。宫老的下一部作品《千与千寻》更是达到了全世界动画片的顶峰,直接登顶柏林金熊奖(与保罗格林格拉斯的《血色星期天》一同拿下,评审团主席是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是至今为止唯一一部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的动画长片。关键是在日本国内票房大爆,304 亿日圆的总票房,再次刷新日本影史票房纪录,超越《泰坦尼克号》成为日本史上最卖座。次年登录北美,虽然亦是小规模上映,却获得评论界一片盛赞(美国首席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亮出满分),收获纽约、洛杉矶两大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长片,更不用说在业界的安妮奖一片横扫,拿下最佳长片、导演、剧本、音乐奖,最终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千与千寻》的横空出世表明宫崎骏完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不仅在亚洲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在北美亦被尊为日本动画界的黑泽明(奥斯卡为美国最主流奖项)。 而与之相比,吉卜力工作室的另一大咖高畑勲先生其实在日本之外是相当小众的。几部长片均未引发强烈反响,特别是夹在宫崎骏两部重要作品《幽灵公主》与《千与千寻》之间的《我的邻居山田君》,由于营销策略的失败,票房惨淡,更是没能拿下当年的日本电影票房冠军,这对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之后的高畑勲就一直处于隐退状态,未出新作。 因此,在名声上来说,宫崎骏远远超过了高畑导演,因此也成为了外界心中吉卜力工作室的真正代表。这也是为什么《千与千寻》之后的吉卜力工作室的所有作品在国内的盗版市场统统打上宫崎骏的标签(为了促进销量),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不少观众都以为《猫的报恩》是《千与千寻》的续集,因为国内盗版商一般给《猫的报恩》打着的旗号是《千与千寻 2》。其实《猫的报恩》质素远远差于《千与千寻》,是吉卜力工作室扶植新人计划推出的作品。 再追根溯源,谈谈吉卜力工作室。事实上吉卜力工作室能够成立也是因为宫崎骏的功劳。其实在《风之谷》之前,宫崎骏已经监督过一部《鲁邦三世》的剧场版,不过并未取得巨大的成功。宫崎骏在担任监督之前,多半任职作画监督或者监督助理之类,在与高畑导演一同离开东映之后,希望能够制作剧场动画而非 TV 动画。而在得到德间书店的总裁徳间康快(就是吉卜力工作室之前的作品前面都会出现的名字)的赏识后,宫崎骏开始了《风之谷》漫画的创作(因为有了漫画的基础,相对来说改编成剧场动画能被市场接受的概率也增加了)。没想到《风之谷》甫一推出便受到漫迷的强烈欢迎,女主角娜乌西卡也连续数年被读者评为最受欢迎的女主角。于是《风之谷》电影版的制作被提上日程。电影上映后,市场和口碑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反馈。在这个前提之下,吉卜力工作室应运而生。而成立的主要目的便是为宫崎骏和高畑勲两位监督制作剧场版动画。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作《天空之城》也是由宫崎骏制作,如今成为经典,但当时票房及口碑只能算马马虎虎。紧随而至的《龙猫》的票房成绩实际上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了,因为当时高畑勲导演的《再见萤火虫》亦制作完成,为了促进票房,采取了捆绑上映的策略,却由于《再见萤火虫》太过悲情反而影响了《龙猫》的票房,导致吉卜力工作室一度陷入财政危机之中。幸好之后铃木敏夫的“周边”策略(推出龙猫的玩偶等周边产品),一下子将吉卜力工作室从困境之中解救出来,因为龙猫实在是太!可!爱!了!) 紧接着使得吉卜力被日本国内影迷认可的亦是宫崎骏导演。1989 年的《魔女宅急便》终于一雪之前作品市场表现的颓势,获得了当年度的日本国内票房冠军。这次的成功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从《魔女宅急便》之后,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便开始真正走向大众。连带着高畑勲之后的《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以及宫崎骏自己的《红猪》,均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可以说,有了这些群众基础,以及吉卜力工作室本身的高质量的保证,才有了 1997 年《幽灵公主》的大获成功。真正让吉卜力走向正轨的依然是宫崎骏导演。之前的吉卜力一直都是采取“做一部片,换一拨人”的制作模式,也就是说没有固定员工,工资什么的其实也没有足够的保证。而在《魔女宅急便》之后,宫崎骏采取招聘固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这样也使得员工更有工作动力。除此之外,宫崎骏也是积极推动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图书室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亲自设计场馆。 而吉卜力工作室除了两大导演之外的其他作品,更是未能形成较大气候。森田宏幸的《猫的报恩》质量一般,虽然也是当年的日本票房冠军,但是只有 64.6 亿日圆的票房在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显得势单力薄。而且这个票房数据其实是在《千与千寻》的余温之下所得。近藤喜文导演的《侧耳倾听》得到了诸多观众的喜爱,但是这是近藤导演从作画监督转向监督后的唯一一部作品,不幸英年早逝。宫崎吾郎的《地海战记》一片骂名(但在吉卜力工作室的招牌下依然有 70 多亿的票房!),《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有进步,但表现依然不尽人意,票房也只有可怜的 44.6 亿日圆(但是依然保持了日本国内的票房冠军,主要是 2011 年的日本因为大地震的原因整个电影市场都比较疲软。)。米林宏昌的《借东西的小人》似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离真正的大师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由此可见,宫崎骏的声誉过响,高畑勲的太过低调,导致了吉卜力工作室的最高代表必须是宫崎骏。另外宫崎骏本人亦担任吉卜力的非执行董事,本身对于吉卜力的贡献也比其他人大很多。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