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筑空间体验? 陈芒果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触及到建筑的本质。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问题。 同为视觉艺术,绘画和雕塑有什么不同? 雕塑和建筑有什么不同? 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绘画是平面的,雕塑的立体的。 然后是下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看到的是平面还是立体? 于是有了这幅画: 这是一幅画着半截美女的油画? 还是一具放在壁龛里的雕塑? 为了增强迷惑性,玛格丽特还特意在右下角添加了一支蜡烛, 貌似在为雕塑提供光源。 结论是:通过唯一视角看到的景物,你永远无法判断其是平面还是立体。 你在网上看到的所有雕塑的图片,都有可能只是一幅平面的画。 甚至当你现在坐着不动,你眼前的景物也很有可能只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全景画而已。 那么,从什么时候你开始察觉到周遭是立体的呢? 当你的观察位置开始移动的时候。 反过来,当你的观察位置不移动,你就难以判断观察对象是否是立体的。 所以区别平面和立体的关键是观察位置的移动。 而移动就暗示了时间性。 雕塑和绘画最大的不同是雕塑具有时间性。 绘画你只需要在一个观察位置观看,而雕塑则需要你变换观察角度。 下一个问题,雕塑和建筑有什么不同? 盖里的回答很简洁:建筑有窗。 暗含的意思是建筑有内部空间, 再进一层是建筑有可以供人使用的内部空间, 具有人的尺度。 雕塑 建筑 如此简单。 扯淡完毕,开始进入正题。 好,正题就简单说两句好了。 让我们再来看几个问题。 同为视觉体验,绘画体验和雕塑体验有什么不同? 雕塑体验和建筑空间体验有什么不同? 对,前面说的一大堆无非是想说建筑空间体验需要考虑时间性,需要考虑人的尺度。 举两个例子。 故宫 还应该加上前面被拆掉的御姐不对御街千步廊。 建筑中对时间性最直接的运用就是节奏,或者说序列。 从最南端的大清门开始,经过一条 500 米长的逼仄的前院,到达一处 300 米宽的开阔广场, 眼前就是高耸的皇城正门天安门,顿时觉得好高大上啊。 压抑了 500 米的心情得到第一次释放。 这样写 500 米感觉没什么,但是根据相对论理论, 当你处在一个狭小不适的空间时,每一秒钟都觉得长。 正常人走 500 米大概需要 8 分钟,所以你就要忍受大于 8 分钟的不适感。 而且走路还要费体力呢。 好了,当你走到天安门了,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可以唱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了。 但是还没有完呢。 接着后面是一个小一点的庭院,尽头是端门, 身材长相和天安门差不多,以此来强化天安门的形象。 再后面有是一个狭长的院落,尽头是高大肃杀的午门, 以其宏伟的体量和封闭的围合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达到序列的第二个高潮。 接着是宽阔的太和门庭院,穿过太和门, 到达空间的最高潮:一个 4 公顷的超大广场, 以及高台上制式规模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 11 间太和殿, 纪念性达到极致。 加上一路走了这么久,让人不由得脚下一软,跪倒在这至高皇权下。 从建筑构成看,是建筑 - 庭院 - 建筑 - 庭院 - 建筑的关系; 从图底关系看,是实 - 虚 - 实 - 虚 - 实的关系。 从心理变化看,是期待 - 实现 - 期待 - 实现的关系。 第二个例子。 苏州园林 如何在有限的用地里设计出尽可能丰富的景观? 如何在使得感受到的空间大于实际的空间? 这一点上苏州园林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再次回到时间性的概念。 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表现丰富? 一幅画,怎么看都只是一幅画,提供的信息量有限。 但如果是一个雕塑,每个角度看都不一样,观看者停留的时间也相应延长。 这就是所谓的“一步一景、移步异景”。 具体操作就是把道路变得蜿蜒,加上造园的主要手法 -障景。 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 使人不能一览无余,不能感知到全局, 始终小心翼翼,始终怀有期待。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