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觉得生活太无聊,来点不一样的艺术品(多图)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8-0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020
    赞:
    46
    新媒体艺术是什么?有哪些知名的作品?

    [​IMG] 了不起的苏小姐,《布林客》主编/studio art MFA/独立策展人

    如果要转载本文去别的媒体,或作商业用途,一定要事前征求我的同意哦。

    (作者已授权知乎日报发布)

    首先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按照题主把它归位于当代艺术的一种,我就按字面意义把它理解为现在西方学术界定义的 New media art。

    按照这个概念,新媒体艺术是指:那些侧重利用了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作品,这个概念包括了许多分支,主要的有:数码艺术(digital art), 电脑图绘艺术(computer graphics), 电脑动画艺术( computer animation), 虚拟艺术(virtual art), 网络艺术(Internet art), 互动型艺术(interactive art), 电子游戏艺术(video games), 电脑机械艺术(computerrobotics), 3D 打印艺术品(3D printing), 还有利用了应用生物科技的艺术作品(art as biotechnology)。

    这里列出的每一类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讨论,具体的含义和作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点击我附上的链接去看专业的解释。

    但是这些分支中,很多作品都是可以跨界或者涵盖了几个类型,而我们比较广义的理解新媒体艺术,也可以把它都归类于数码艺术,即 Digital Art;或者按照另一个时髦的定义,他们大多都是 Time Based Media Art,即时间成为了作品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美国的几个主要艺术博物馆都已经将 Time Based Media 列为了他们的常规艺术媒体类别,和绘画,雕塑,摄影等种类一样进行展品的收藏编辑和策展布置。我这里找到了古根汉美术馆自己对于 Time Based Media 的定义:

    “Contemporary artworks that include video, film, slide, audio, or computer-based technologies are referred to as time-based media works because they have duration as a dimension and unfold to the viewer over time.”​

    我在佛罗里达大学教课的时候,正好教过一个学期的 Time Based Media Art,所以在这里领域可以谈一谈我的想法。

    在我们传统的艺术品分类中,我们可以把艺术作品简单地归为二维作品跟三维作品,二维作品例如,绘画,摄影,印刷品;三维作品例如,雕塑,装置。而 Time Based Media 这个概念则将艺术品扩展到了四维空间,即包括了时间的参与,还有观者的感知

    [​IMG]

    上图是一个著名的 Time Based Media 的作品,来自于 Bill Viola 1996 年的视频装置作品,“The Crossing”,收于古根汉美术馆。

    作品链接:Collection Online

    这个作品的描述是“Two-channel color video installation, with four channels of sound; 10 min., 57 sec.” 可以看出,视频,音效,动画播放的长度,屏幕/投影的大小,都是这个作品的创作元素。

    我个人其实不是很喜欢 Bill Viola 的作品,因为他太专注于同一个主题和表现形式。

    很多年来,Bill Viola 都在使用高清摄影机捕捉人和水的动作,有时是人穿越水帘,有时是人坠入水中,还有时是人遭到水的侵袭。他把他捕捉到的人与水的画面再用慢镜头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这一动作/过程,放大给观者看。

    无论是作品的制作过程,还是展示过程,Viola 的作品都是基于数码科技而形成的,所以算是早期的新媒体艺术的代表。

    而“时间”,也是 Viola 作品的主题,也是观者理解他作品的关键。

    我来举一个例子:

    [​IMG]

    Inverted Birth, 2014. Color High-Definition video projected onto large screen in dark room. Performer: Norman Scott Photo: Kira Perov

    上图的这个作品“Inverted Birth, 2014”是 Viola 的新作。

    我正好在 2014 年夏天在 798 的佩斯北京的“新媒体艺术展”上看到这个作品。和 Viola 的一贯作品风格一致,在黑暗的展厅里,伸手不见五指,巨大的数码屏幕是唯一的光源。屏幕中的人物大小跟真人相仿,两个老女人从远处走向近处,一个先穿过水帘,全身湿透,表情复杂,然后鼓励第二个老女人也穿过了水帘,全程一直在用眼神跟观者交流,没有台词,声效都是水声和呼吸声。环绕声效也十分逼真。

    我要说的是,那次的展览陪我一起去的还有我 76 岁的外婆。

    外婆是个完全不懂艺术的人,更别说西方当代艺术了,更别说新媒体艺术了。

    但是,就是 Viola 的这个作品把我一句外语不会,没出过国的外婆打动了。

    视频的最开始,整个屏幕都是一块黑白雪花板在闪烁,就跟小时候家里电视机没信号的样子一样。然后看了一会儿后,雪花点的中间出现了两个黑白人形的影子,随着时间,她们慢慢走近,然后渐渐看得出是两个年老的女人。水帘在没有人触碰的情况下是看不见的,第一个老女人在怀疑和害怕中慢慢穿过了水帘,然后整个形象变成了高清的彩色;在鼓励第二个女人穿越水帘后,第二个女人也变成了彩色。她们一边哭泣,一边相互拥抱。水帘的那边还是黑白,水帘的这边(面对观众的这边)即为彩色,仿佛意味着两个世界。最后,两个老女人后慢慢穿过水帘,退回到了黑白的世界里,又消失在黑白雪花点里。

    因为所有的影像都是慢动作呈现,整个视频看完至少需要 20 分钟。

    而我 76 岁的外婆就在黑暗里站立看完了 20 多分钟。中间没有说话,也没有问我是什么。

    看完后,我问她,你看懂了吗?

    她说,开始是看稀奇,从没见过这么大、这么亮的电子屏,后来就想看到底是什么,然后看到两个老人的脸,她们好像很痛苦。看完了很感动,觉得她们穿过水之后像是得到了新的生命。但是结尾她们又走回去了,我就有一点难过,觉得女人总有不得已要去做的事情。

    听完后,我惊呆了。

    外婆的理解力居然这么高。

    这个作品就叫“Inverted Birth”翻译过来就是“反向的诞生”,我感觉我外婆都看懂了,还看出了点情怀。

    所以说,时间,时间的流逝,观者投入在一件作品里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光线、声音、空间、活动对于观者的影响,都是一件 Time Based Media 作品所需要把握和展现的。这是一种四维的,全身心的体验。

    因此,有很多新媒体艺术,或者说数码艺术、装置艺术都在利用时间和感官这一重要元素。其中,作品和观者的“互动(interactivity)”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虽然这一点并不能够区分新媒体艺术与其他 social practice art 的区别,但是“互动性”往往是新媒体艺术吸引人,或者说是传达主题的一种方式。

    这个互动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做出一只机器人手臂跟每个观者握手,这是一种互动;也可以是营造一个视觉幻像,迷惑观者的神经。

    我显然是更喜欢第二种较为“隐形”和“诗意”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也来举几个例子,都是利用人类的身体和感知能力来实现互动的。

    [​IMG]

    Lucas Samaras,Room No.2 or Mirror Room, 1966

    很明显,用镜子制造一个空间的错觉,让观者的视觉和空间感立马化为乌有。

    这个关于镜子的玩法貌似后来被许多艺术家玩烂了,例如 Dan Graham 的 Present Continuous Past, 1974;Susanna Hesselberg 的“书井”装置。就连我在武汉的韩国 3D 照相艺术馆里也感受了一个这个。

    [​IMG]

    还有大名鼎鼎的 James Turrell 色彩系列。

    本人对这一类型的不是很感冒,图片很唯美,真的进入作品之中后会非常头晕,完全不知道方向和深浅,确实“迷倒”的观者,但是除了知道“我在看我在感知”之外,也没有多的思想。

    [​IMG]

    再来一个同类型,但是我喜欢的艺术家作品。

    Olafur Eliasson 的“the Mediated Motion, 2001”

    也是在展区内制造一种天气环境和空间,让观者去体会和自然天气的关系。

    另一个著名作品“the Weather Project”也类似,我在另一篇答案里有讲过。

    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840982/answer/56201542

    [​IMG]

    类似的装置作品还有疯婆子草间弥生的密集恐惧症系列。

    Yayoi Kusama "Dots Obsession" Installation

    更多关于这类的装置作品,如果有兴趣的话,我非常推荐 Claire Bishop 写的:Installation Art:A Critical History这本书。里面有几章专门讲了“梦境”,“感知的黑洞”等概念,在理解这一类新媒体艺术,主要是装置艺术,非常好。

    再来说一些其他新媒体艺术分支里的重要作品。

    [​IMG]

    Nam June Paik是个韩裔美国艺术家,绝对是新媒体艺术的鼻祖。

    他的很多作品都开创了美国 6、70 年代的 video art,video installation,video performance 的先河。

    上图是他著名的“TV Buddha,1974”,传统的佛像,现代的摄像播放数码技术的面对面,无言的、长久的对话,令人乏味的沉思。这都是显而易见的主题。他的其他作品,如“Electronic Highway”,“TV Cello”,“TV Bra”,“TV Garden”都值得一看。

    [​IMG]

    除了录像、放映、显示屏,还有一项技术常常被运用到新媒体艺术里,那就是投影。

    上图为著名美国女权主义、概念艺术家,Jenny Holzer 的作品。

    她的作品大多利用投影技术,在公共场所或者美术馆里,在大面积的建筑上投影运动播放的标语。她的作品主要讨论了女性身份、艺术价值、政府对于信息的监管、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由于她的作品多是活动的,需要观者看完投影上的字,所以也是对于时间的利用,也是一种与观者的互动。

    [​IMG]

    再来一个爱投影的怪咖,Tony Oursler 会用造型和投影制造一些令人不安的新生物和奇怪的场景。

    利用人体器官或者身体部位的影像,再重新组合,投射到新创造的雕塑造型上,是他的长项。他制造的新生物或者噩梦幻境都是活动的、有声的,还有其他作品也是把人脸什么的投影在树上,或者制造其他的“怪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他的更多作品:http://www.tonyoursler.com/

    [​IMG]

    提到公共环境,那也是很多新媒体艺术的展区。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品有 Jaume Plensa 在芝加哥的千禧公园的著名喷泉“ crown fountain”,芝加哥真的是一个艺术气息很浓的城市,千禧公园除了有出名的 Anish Kapoor 的小巨蛋,还有这个电子喷泉。Jaume Plensa 采集了大量芝加哥市民的面部影像,然后用两块巨大的电子屏展现在广场上,这些人脸有时候微笑,有时候就会朝外面“吐水”,然后真的水就从电子屏里流出来了。你也知道美国人,尤其是小孩子有多爱在公共喷泉玩水,这个作品简直是芝加哥人民的夏日福利。我之前还看了一个 Jaume Plensa 的 TED Talk,讲了关于这个作品视频的制作过程,他都会让被拍者很认真地去吹灭一根蜡烛,为的是要一个完美的嘟嘴的形象,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找来看。

    [​IMG]

    还有一种现在美术馆很喜欢的多屏幕放映的新媒体艺术,代表的有英国艺术家 Isaac Julien 在 2014 年在 MoMa 搞的“千层浪”:https://www.moma.org/visit/calendar/exhibitions/1417

    Isaac Julien: Ten Thousand Waves

    他一个外国人,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的作品,搞了好些个中国的刻板形象,包括女神张曼玉,还有老上海,山水,等,搞了这个视频装置作品。几块巨大的屏幕把 MoMa 中间的大厅占满,分别播放着每一主题下的各个片段。额,具体讲的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但老美都很喜欢,中国风嘛。

    [​IMG]

    最后讲到 Time based media art 就不能不提到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作品。

    Christian Marclay 2010 年制作的电影 "the Clock"。这个博览群书,阅片无数的艺术家居然在浩瀚的人类电影历史里剪辑出了这么一个神作,这部作品里出现了无数个电影片段,分别由时间构成,各种手表、钟、电子钟、钟楼,等等,而且全部连贯地描述了时间的走向,整个电影的时长为 24 小时。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完这部电影,你的一天就过了去,而且这部电影就跟你的手表一样,时时刻刻准确地在为你计时。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一万个赞。

    我这里有一些片段,翻墙的话可以感受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4EUryS6ac

    新媒体艺术真的是个很大的范畴,以上我主要谈的还是偏重于 Time Based Media 这一块,对于 Digital Art 尤其是 Computer Art,还有 Sound Art 我来慢慢说。

    [​IMG]

    Ghosts in the Machine at the New Museum: Movie-Drome by Stan VanDerBeek,2012

    美国宅男艺术家 Stan VanDerBeek (1927–1984) 绝对是新媒体艺术早期的代表人物,他活跃于 20 世纪的后半期,从最早的超现实主义的、达达主义的拼贴画开始,他就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主题和个人风格,主要是激进的、政治的、批评性的美学表现。上图是 2012 年在纽约的 New Museum 举办的新媒体艺术展“Ghosts in the Machine”,所有展品都是在谈论科技和灵魂的关系,很多作品都值得拿到新媒体艺术的课题下研究。

    相较于其他的新媒体艺术家 VanDerBeek 绝对是技术性宅男,他在职业生涯的后半期多研究 video art 媒介本身的创造性,很多试验性的作品在今天的数码科技看起来就是不值得一提,但那是美国的 6、70 年代,大家都还在听黑胶和卡带呢。他的数码成像和电脑动画技术,尤其是对于 Video feedback 技术的运用是有历史意义的。

    [​IMG]

    (这是一个 VanDerBeek 的电脑动画的截图)

    Stan VanDerBeek 本人也很有意思,他在迷上了早期的电脑技术以后从纽约搬了出来,1963 年在郊区的山上自己搭建了一个实验室,外形灵感来自于建筑大师 Buckminster Fuller,是个类似于爱斯基摩人雪屋那样的圆顶建筑,如下图。然后他本人,有时还有一位工科男好基友,每日每夜、吃喝拉撒在那里,成为了独居的山顶洞人。

    [​IMG]

    爱艺术的技术型宅男一宅就宅了一辈子,期间艺术大作层出不穷,电脑成像技术也是突飞猛进,然后就成就了他的毕生大作——“Movie-Drome”

    VanDerBeek 一直都想建造一个环境,或者说一个剧院,让人们躺下来,感受流动的画面在他们的身体旁边环绕,类似于今天的 360 度 3D 影院。所以他毕生都在研究“Floating multi-images”的制作,他觉得立体的、环绕的影像有一天必会取代单线的、one-dimensional film projection,神预测啊!

    所以从 1957 年开始,VanDerBeek 就开始筹划制作他的流动的环绕图像大作 Movie-Drome,而在圆形实验室建立成型后,他更是用尽了下半生投入到自己的艺术/技术理想里。最后他的这部大作的图像数量之庞大,内容之丰富,包含的关于宇宙、人类、科技、艺术等方面的表达简直像一部私人的百科全书。下图为老年的 VanDerBeek 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内壁上的投影就是他的作品,也是他永不止步的实验,也是他每天睁眼和睡觉的原因。

    [​IMG]

    好感人有木有,被这种工科男一根筋的投入打动了啊。

    附送一段艺术家本人的话:

    The technological explosion of this last half-century, and the implied future are overwhelming, man is running the machines of his own invention... while the machine that is man... runs the risk of running wil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volvement of the world community has almost completely out-distanced the emotional-sociological (socio-"logical") comprehension of this technology. The "technique-power" and "culture-over-reach" that is just beginning to explode in many parts of the earth, is happening so quickly that it has put the logical fulcrum of man's intelligence so far outside himself that he cannot judge or estimate the results of his acts before he commits them…
    Stan VanDerBeek

    所以在 2012 年 New Museum 的展览里,为了纪念宅男艺术家的毕生大作,艺术馆专门在展区内搭建了一个类似于当年艺术家实验室形状的圆顶放映厅,尽量的还原大师当年自己独处在实验室里的感觉,也更好的呈现了他所理想的“环绕的,流动的”影像效果。

    [​IMG]

    我觉得“Movie-Drome”这个大作还是蛮感人的,尤其是艺术家毕生投入的背景故事,仿佛真的可以体会到艺术家的精神永生于这个作品中。而且我觉得这个类似于“山顶洞”的环境很浪漫,试想一下人类文明的最初期,原始人们在山洞的内壁上画上图案,记下符号,那是最早的人类文明的语言,在夜里,在山洞的篝火下,那些璧上的文字和图像也是一闪一闪的,好似在动。而 VanDerBeek 在他的山洞里,也看到了数码是人类文明的新语言,是新图景制造的方式,他也在他的洞穴内壁上书写下了他的思考,制造了他自己的壁画,一种流动的、科技的壁画。

    躺在自己的洞穴里,看着这些图案和动画在自己世界的天空上流动,这是多浪漫的事啊!

    哇,没想到花了这么多篇幅谈论宅男艺术家一个人,不过他确实在新媒体艺术这个领域算是重要的元老级人物,他后来被归为是重要的 Image Technician 的大师,(可以参考我写过的一篇博客Seeings: Image Technician)。后来的视频艺术、电脑成像、电脑动画艺术都是从他的基础那里来的。最后那就附上他的网站,有兴趣的可以多看看他的其他作品。http://www.stanvanderbeek.com

    再来谈谈 Sound Art,因为采音、录音、编辑、转换、播放声音也是很需要技术的,所以在新媒体艺术里还有一批艺术家专注于声音的艺术。

    声音既是他们的艺术主题,也是他们的技术手段。

    [​IMG]

    上图为 2010 年英国 Turner Prize 得主 Susan Philipsz 的装置作品。

    在 Tate Modern 里,对你没看错,展厅里除了两个黑色的音响之外,也就是声音之外,啥也没有。

    这个作品就是她 2010 年 Turner Prize 的获奖作品 Lowlands (2010).

    这个作品其实分为两个部分,真正获奖的是它的另一个部分,就是艺术家自己吟唱的苏格兰民谣“Lowlands”,包括三个部分,然后这段吟唱的声音被艺术家装在了伦敦的 George V 大桥下的三个不同地点。要知道伦敦的 George V 大桥是当地的自杀圣地,每年都会有无数人来这里结束他们的生命,而被装上了喇叭的大桥立马环境和氛围变得不一样了。“Lowland”的这个作品的音乐曲调来自于苏格兰民谣,是苏格兰作曲家 Pavel Haas 于 1943 年在纳粹集中营里创作的,曲调惆怅,节奏缓慢,但听上去也十分悠扬、平静。女艺术家 Susan Philipsz 把这段曲子重新填词,自己唱了出来。意在鼓励站在 George V 大桥旁边的人重新思考生命的历程和意义。

    [​IMG]

    (艺术家 Susan Philipsz 于 George V 大桥下)

    所以,正真得奖的 Lowland 这个作品应该是专指在大桥下的这个音响装置,整个装置作品包括了音响和音乐声,更重要的是这个地点的存在,包括桥下的水流声、来往的人群、桥上车辆的声音。算是一个典型的 Site-specific art

    而在 Tate 里面展示只是一个音效文件,失去了地点的存在和附加含义,由此也失去了一大部分作品的意义。不过这样的展示也算是展现了艺术作品不适应美术馆环境的一个例子,也在艺术批评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好多人都认为 Susan Philipsz 是 2010 年 Turner Prize 的黑马,觉得她不值得这个大奖。我想也许他们是只基于 Tate Gallery 展厅里的那部分作品而言的吧,如果去桥下感受完整的 Lowlands 也许会有不同的体验。

    最后还是附上视频一枚,隔空感受下实地的 Lowlands,不知道你们能否打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eKzTDi-OA

    写得好累啊,先写这么多吧。如果你们还有啥想知道的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就留言吧,还有多帮我点赞,要求多的话我再来继续更新。

    诚心诚意,努力制造干货中。

    希望你们觉得有用。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