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鄙视链是否存在相同的心理基础? 沉默的马大爷,初级心理学工作者 | 现代颅相学从业者 我理解题主所说的“鄙视链”,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身份(如职业、专业、地域出身)比其它群体更加优越。前面的一些回答将其归结为无知,其实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本能。 最能反映这一点的是心理学家 Henri Tajfel 开创的“最小群体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实验。在这类实验里,一般会根据某些琐碎而无意义的标准,如丢硬币,将被试划分成不同的群体。这样得到的群体排除了各种因素的干扰,只剩下一个简单的代号,没有任何实际含义,所以叫“最小群体”。 但是,大量的研究却表明,即使是这种临时形成的、毫无意义的最小群体,也会导致各样的群体间歧视与偏见。被试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优于其他群体,在行为上也会更加偏向自己群体的成员,如给他们分配更多的资源——即使这些群体是通过丢硬币分出来的。 最小群体研究说明,我们似乎天生就喜欢区分出“我们”和“他们”,对“我们”高看一眼,歧视“他们”。在这里,“我们”和“他们”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划分群体这件事本身;只要分出了不同的群体,就会自发地产生内群体偏好以及外群体歧视。 为什么会这样?根据 Tajfel 的社会认同理论,内群体偏好的本质是维护积极的自尊。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各种群体身份来定义的;X0 后,某地人,某网站用户,这些标签都体现了我们的脾气秉性、兴趣口味乃至三观。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优越,打压其他群体,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得自我的优越感,让我们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 上面解释了群体间鄙视背后的心理基础,接下来的问题是,鄙视是如何形成一个“链”的? 理论上讲,每个群体总能找到自己的优越之处,从而相互鄙视。不过在现实中,不同群体必然会在某些维度上存在强势弱势之分,如果这个维度恰好被大多数人所看重,就会有人将各个群体沿着这个维度排排坐,形成一个链条。比如大学的鄙视链可能是基于录取分数,职业的鄙视链可能是基于社会经济地位,地域的鄙视链可能是基于发展水平,学科的鄙视链可能是基于所使用的数学工具的难度。链条的强度取决于评价维度在大众心目中的重要性。 当一个群体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时,会采取一些所谓的“社会创造性”策略。以心理学这门学科为例,虽然一向以科学自我标榜,但在科学的鄙视链里,确实是处于比较底层的位置;应对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强调自身的某些独特属性(“心理学研究虽然不太靠谱,可是和生活结合得很紧密啊!”),与鄙视链更底层的群体相比较(“再怎么样也比文科强一些嘛!”),或是在群体内部再进行细分(“搞神经的还是要比你们搞社会的逼格高一些!”)。这些策略的背后,还是维护自尊的基本需求。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