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堆到一起,嘿别说还真好看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9-0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20
    赞:
    46
    [​IMG]
    当代装置艺术有哪些流派?各有哪些代表作?

    [​IMG] 了不起的苏小姐,《布林客》主编/studio art MFA/独立策展人

    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 ” 兴起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是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还是非常活跃的一种艺术类别,看看这几年各地双年展和巴塞尔的报道,刷爆了各种媒体和社交网络的艺术作品十个里有九个是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作为一个门类,目前自身还在发展和完善。在我看来,由于“空间”、“技术”和 “人们的体验”是装置艺术的创作本身非常重要的元素,所以随着这些概念的不断延伸,装置艺术自己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学术界至今还比较难给装置艺术下定义、分流派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其历史还较短,没有像绘画雕塑那样有明显的年代推进带来的流派划分,二是装置艺术性质复杂,包罗万象,自身还在变化。

    但是要来说说装置艺术的几个发展类型和代表作品,那还是可以一谈的。

    首先,我要说我这篇回答是基于我自己在美国艺术学院学习 Installation Art 一课后的感受和自身体会谈的,在欧洲学习艺术的朋友可能有不一样的理解。二个,我的理论支持主要来自于两本书,也是美国学院派比较认可的关于装置艺术的两本书:第一本是美国人Claire Bishop写的《Installation Art: A critical history》;第二本是 MIT 和 Whitechapel Gallery 联合出版的当代艺术文献系列的 《Participation》这一本,编者其实也是 Bishop。

    [​IMG]

    [​IMG]

    • 什么是“装置艺术 Installation Art”?

    如果看看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这个词,Install(安装),就应该能够理解装置艺术的三大块。所谓“装置”、“安装”这个事件,首先要有一个“物”/Object,成为这个安装行为的内容,也就是作品的材料媒介本身;再就是要把这个物“安”到一个什么地方上去,这可以是另一个“物”,也可以是一个空间 ;再就是“安装的人”,也就是装置艺术中一定要有一个“artificial”的成分,艺术的产生来自于人为的行动,包含了一个主体的作用。这个“安装的人”既可以是艺术家本人,制造一个已经完成的装置空间供人们体验和解读;也可以是来参观的人,“参与者(participation)”成为了安装行为的载体,一个集体的行动完整了这个装置作品的形成。如题主谈到的 Rain Room,虽然艺术家创造出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艺术空间,但是如果没有人们(参与者)的启动,那么这个作品的内容和存在意义是不完整的。

    总的来说,装置艺术可以理解为:现当代艺术的一种门类,主要指那些在三维空间里,尤其是特指在某一个场所和空间内的( site-specific ),由艺术家设计或制造的一种表现空间、存在、感知、体验的人为合成的艺术作品。通常来说,装置艺术的产生和表现是在室内环境,如果作品的呈现是在室外环境和空间,也会被归为“公共艺术(public art)”,“大地艺术(land art)”或者”干预艺术(intervention art)”,但是这些艺术类别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常常会相互交融和重叠。

    同时,很多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也会和装置艺术出现重合,例如“video installation”,“projection installation”,“sound installation”都是很常见的例子。

    关于新媒体艺术,我之前的一个回答也专门写过,其中也有很多装置艺术的内容,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移步去看:新媒体艺术是什么?有哪些知名的作品?

    从场地上来说,装置艺术的存在可以是在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私人场馆、酒店、机场之内,也可以是在广场,公园,荒原,沙漠,海滩等等。

    从寿命上来说,装置艺术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在大部分的画廊和艺展里出现的装置艺术作品大都是临时的,展览结束就会拆除,当然,也有些重要作品也会作为“馆藏永久展品”而被长时间的保留下来。

    [​IMG]

    临时性装置的例子,前段时间网上传的很多的,Nele Azevedo 在柏林做的 “Melting Man”,冰制成的一大群小人,太阳一晒,融化了就没有了。由于“时间” 在这个作品里的重要参与,这也算是一个 Time Based Art。

    而大部分的城市公共空间里的装置艺术,由于很多是政府的“定件”,例如芝加哥著名的 Anish Kapoor 的“小巨蛋”已成为城市地标,所以应该会被永久的保留下来。

    [​IMG]

    • 装置艺术的“物派”

    由于“物体”、材料、媒体在装置艺术里的主导性作用,很多装置艺术都突出的体现在这一方面,所以装置艺术如果要分类,或者分流派,利用“物体”的“物派”要首当其冲。

    这个“物件”也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熟知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一类是艺术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物件。要说其实题主放在问题里的杜尚的小便器确实不属于装置艺术,但是他大胆利用“readymade”,即生活里已经被制造出来的物件,并把它命名为艺术品,这个概念倒是影响了许多装置艺术家。

    积少成多”,这是物派装置艺术的最常见形式,也是在我看来,较为简单和初级的艺术表达。但是好处是,简单易懂,视觉上产生的震撼力有强大的记忆点,观众也比较喜欢。

    例如下图,韩国当代艺术家 Choi Jeong Hwa 就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元店”里的塑胶洗菜篮做了一系列的装置艺术作品。积少成多,跟堆积木一样的不断变化组合方式,室内室外的都有。

    [​IMG]

    积少成多,这个概念根植于中国文化里,所以在装置艺术里,中国艺术家尤其喜欢玩这个,这个跟我们大国人多的民族性也有关系。想想张艺谋的电影,奥运会开幕式,包括才完成的阅兵大礼,哪一个不适用“积少成多”的视觉冲击力?

    中国当代艺术家,以艾未未为首的,在装置艺术里多采用这个形式。例如,艾未未的自行车系列。

    [​IMG]

    日本人也尤其爱积少成多,后面要说的草间弥生,Chiharu Shiota(塩田千春)都有用到这个元素。举个例子:Ryo Shimizu(清水玲)的文字装置,注意看地上还散落了很多文字。

    [​IMG]

    积少成多除了在数量上先声夺人,吸引眼球,如果能够在造型上有创意,也是很好看的。下面介绍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中国艺术家的装置作品,朱金石的《船》,是用一万张宣纸,每一张揉皱了之后,铺在竹棍上,最后做成了这一个类似于“隧道”的造型,形式感非常强。积少成多是一个部分,但是通过造型之后,轻薄的宣纸却组成了看上去非常厚重的“墙”,体积上变形到精神上的变性,量变到质变。而且人们从这个隧道走过的时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的“作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包括材料本身体现出的中国文化的渊源、历史、厚重。

    讲这么多,哈哈,我是偏心的,因为我在迈阿密实习的时候,每天都和这个作品在一起,日久生情,(下图请把我自动屏蔽)。

    [​IMG]

    [​IMG]

    当然积少成多也不是亚洲人的专利,歪果仁一样喜欢。

    例如,Turner Prize 得主 Rachel Whiteread 在 Tate Modern 2005 年 做的“EMBANKMENT”,把白色塑料泡沫盒子堆满了 Turbine Hall,唤起了西方人小时候都幻想用纸盒子垒城堡然后在里面玩的梦。

    [​IMG]

    在物派的创作中,尤其是这类用 readymade 创作的作品,多在利用物件本身的文化信息、社会信息、情感信息来传达艺术家思想。例如上图中白色泡沫,是 21 世纪商品化生活后常用的运输和包装材料,在家庭生活中也很常见,以至于成为了歪果仁成长回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类似的例子还有安迪沃霍尔的“Silver clouds (floating pillows)”,这些银光闪闪的氢气球是沃霍尔对于自己小时候总幻想枕头像云一样飘起来的幻想,也很自然滴在大部分歪果仁观众的心里产生共鸣,这是一个人们可以亲身参与的装置艺术,于是大家都自然地在画廊里开始了枕头大战。

    [​IMG]

    在理论界,这种由物件本身启发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被称为物体(媒体)本身的"evocative" qualities,就是“启发性”,唤起记忆的功能。这种媒介的功能在物体,声音,光线都有体现。

    在这里我要为艾大爷的“葵花籽”作品正名。

    之前一直有人在说,这 TM 把假的葵瓜子往这儿一撒就叫艺术了?这葵瓜子还不是艾大爷自己做的。好吧,那几百万个陶瓷葵瓜子确实不是艾未未自己亲手一个一个做的,都是他跟景德镇的工艺人定制的,但他也确实参与制作的过程了,也自己刷了一部分。但是对于当代艺术还是不是要停留在 craftsmanship 上,这个问题太不需要讨论了。看看杜尚的小便器吧。所以,这一大堆葵瓜子本身并不重要,这个作品的意义在于这个物件承载的文化信息和社会信息。

    我 2012 年去伦敦的时候亲身感受过葵瓜子,还是很赞的。在艾大爷的陈述中,他说,他小时候,也就是文革那段时间,每家每户都很穷,都没啥好吃的,但是一般一把葵瓜子就能够跟邻居坐下来聊一下午的天,所以在他的记忆里,葵瓜子是一种廉价的、但是温暖的、与人相处的物件媒介。在政治意义上,毛主席是红太阳,我们都是向日葵,葵瓜子代表了无数无名无姓的老百姓,这是更深一层的解读。 而我自己的感觉,“葵瓜子”这个物件自身的文化信息、心理信息,这个物件的“启发性”是艾未未在这个装置作品中想要表现的。这些葵瓜子远渡重洋,来到伦敦,当地人可以自由地行走和玩耍在这片葵瓜子的海洋中,他们当然没有文革记忆,也不懂艾大爷关于葵瓜子温柔的小心情,但是他们就像来到海滩一样,自然地坐下,躺下,刨坑,玩耍,这种跨越文化、政治、语言的启发性、互动性,就是这个作品在我眼里成功的地方。

    [​IMG]

    [​IMG]

    不早了,先写这么多吧,物派算是写的差不多了。点赞的多的话我再来继续写。

    下面还有装置艺术的:

    • 造梦派
    • 感知派
    • 技术派

    (可以再来一个逗比派)

    希望你们觉得有用。

    我会回来努力更新。

    如果要转载去除了《知乎日报》以外的媒体,请事前私信我哦。

    谢谢!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