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这些知名女摄影师的作品,你见过几幅?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5-09-0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20
    赞:
    46
    [​IMG]
    当代摄影有哪些知名女摄影师?

    [​IMG] 了不起的苏小姐,《布林客》主编/studio art MFA/独立策展人

    既然题主问的是“当代摄影”里值得关注的女摄影师,那我就来讲讲 Postmodern 之后的,还活跃在当代艺术圈里较为著名的女性摄影师。

    -(1)-

    [​IMG]

    首先,“雪姨” Cindy Sherman 一定是当之无愧的 No 1,无论是商业影响力、参展次数和级别、学界讨论度,在这个依然以“white male”为主宰的艺术圈,Sherman 还是能占有一席之位的,这几年 Tracey Emin 也有这个势态。

    [​IMG]

    [​IMG]

    Cindy Sherman: The Early Works, “Untitled,1975-1977”

    Cindy Sherman 出生于 1954 年的新泽西,后来在 Buffalo State College 学艺术,也在那里遇到了她的前男友,也是著名当代艺术家 Robert Longo。最开始雪姨是学油画的,但是马上就因为油画媒介的限制而感到乏味,她形容自己的油画学习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模仿”,毫无新意,于是她自然地把兴趣转移到摄影上,却不是用镜头记录一种时刻或事件,而是开始用相机作为画笔或者说是画布来表达一种想法。

    自己当导演、模特、化妆师、造型师、灯光师,哦,还有摄影师,是 Sherman 的一贯创作模式和艺术作风。她的个人形象可以说是出现在了每一张她的照片里,但是真正的 Cindy Sherman 却又永远不见踪影。她超强的想象力和化妆术让她出道 35 年了,依然天天百变大咖秀,新作品层出不穷。

    The Untitled Film Stills,1977-1980

    [​IMG]

    [​IMG]

    [​IMG]

    [​IMG]

    "The Untitled Film Stills, 1977-1980",这套作品既是雪姨的成名作,也是她至今最有名的系列。这套系列包括 69 张黑白胶片摄影,灵感来源于 60 年代之后的美国流行文化,最突出的体现出了希区柯克电影里对于女性受害者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一种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女性”身份的定义,例如家庭主妇,秘书,性对象,包含无助、软弱、容易受伤等性别特征。

    在这套作品里,Sherman 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和情节,而自己在里面扮演一个又一个的悲伤女主角。毫无疑问,这种对于“身份”的建构,对于“媒介表现(representation)”的再现,奠定了 Sherman 的艺术角度和主题思想。她的这套作品极其标志性地体现了一个后现代的、解构重建主义下的,女权主义思想崛起的年代。从 Sherman 开始,用摄影这个媒介表达和反思媒介文化、“male gaze(男性视角)”、社会心理学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

    Centerfolds / Horizontals, 1981

    [​IMG]

    [​IMG]

    [​IMG]

    在黑白的 Untitled Film Stills 之后,Sherman 在 1981 也创作了一组著名的作品,延续了她的“再现媒体如何建构女性形象并加以反思和表现”的一贯主题。这套作品采用大画幅摄影的方式,由原来的黑白变成彩色,在镜头的角度和场景的布置上更加模仿电影镜头的视角,光线的利用出神入化。很多场景里,光的出现似乎预兆了一个男性侵入者的形象,让这套作品在风格上显得又性感又神秘。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作品的尺寸,完全模仿了例如花花公子一类的男性视角的杂志里常出现的Centerfolds这一形式。Centerfolds 就是一些杂志里在最中间安排的一张大幅的、横向的,类似于海报性质的图片,多为性感撩人的女性全身图像,可以让男性观众把这张“中间画”单独取下,当作海报或者其他装饰品来“欣赏”、“使用”。雪姨就利用了这个形式,暗讽了这种“男士视角”的畸形,从镜头的“俯视”角度来看,作品中的一个个女性都是处在一种被侵犯、不安全的状态里,这是一种社会流行文化对于女性角色的安排,也是某种程度上文化和媒介造成的女性心理和社会现状。

    对于这种“女性形象的建构和表现”是雪姨对当代艺术的巨大贡献,她 35 年的艺术生涯都在这个领域里不断探索,从各个角度出发,把自己打扮成各种奇怪的样子,模仿历史宗教画里的圣母,丑化比佛利山庄里的富太太,包括把自己化妆成死尸。其中少有歧路,这既是人们喜欢她的原因,也是艺评界诟病她的主要因素。关于雪姨在 90 年代和新千年初期做的一些“Sex toy”和小丑主题的作品,算是她作品里的异类,具体内容和意义,有兴趣的可以移步去我写过的另外一个答案里看看:为什么当代艺术作品中常会出现恶心的,让人不舒服的意象?

    更多雪姨的作品可以参考 MoMa 在 2012 年给她做的回顾展:MoMA | Cindy Sherman

    -(2)-

    [​IMG]

    第二个我想说说生于 1959 年的荷兰女艺术家,Rineke Dijkstra

    Rineke Dijkstra 既是摄影师也是 video artist,她在 1981 年到 1986 年之间求学于阿姆斯特丹的 Gerrit Rietveld Academie 艺术学院。她之前是一名职业的肖像摄影师,每日在影楼里、或者客人的家中,给别人照标准的家族肖像。直到 90 年代,她决定自立门户,拍摄自己个人风格的人物肖像。

    The Beachesseries (1992–1996)

    [​IMG]

    从 1992 年到 1994 年之间,Dijkstra 就带着她的大画幅 4X5 的相机游走世界,在美国、荷兰、英国、乌克兰和克罗地亚寻找她想拍的人。她来到这些国家的海边给刚从海水里爬出来的人们照相。奇怪的是她最后照的都是一些 teenager, 一些半大不大的年轻人,一群眼神迷茫的灵魂。由于是大画幅摄影,这些照片都可以从头到脚地记录下这些年轻人的身体细节,微妙表情,最后照片展出时也都跟真人一般大小,观众在看这些照片的时候,反复活生生地和这些被照者面对面。

    [​IMG]

    Dijkstra 的人物肖像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她既没有要美化人物,也不想对人物表示出任何同情。大画幅的摄影形式也让她的作品本身在照片的性质上多了一种“物理存在”的真实感,一种来自人物本身的力量。Dijkstra 的作品多为一个主题下的系列作品,而系列的人物们又一个个组成了一种人类的群像。这一点和德国摄影师 Thomas Ruff 有一些类似。

    [​IMG]

    这套作品在 1997 年 MoMa 的新摄影展中一出现,就为 Dijkstra 赢得了无数的国际关注。人们似乎在她的作品里看到了一种来自人本的关注,一种对于人类本身的重新打量,这种审视非常自然而出自本性。青年时代的样子本来就是谜一样的存在,也预示着世界发展的未来。有趣的是在 MoMa 的那次展览中,有心的策展人还把 Dijkstra 这个系列里的一副作品“Odessa, Ukraine, August 4, 1993”和塞尚 Cézanne'的一幅名画:Male Bather (1885-1887)放在了一起(见下图),似乎也在暗指这种对于人本关怀在艺术史上的永恒。

    [​IMG]

    Dijkstra 除了这套海边的少年系列,还有很多系列,比较有名的是“新生儿和母亲(1994)”系列,“Tiergarten 公园(1998-2000)”系列,还有“士兵/Israeli soldiers (1999-2000)”系列。也都是用一种单幅人物肖像组成一个概念分类的群像。

    [​IMG]

    [​IMG]

    [​IMG]

    Dijkstra 的作品多为系列,除了这些系列用不同的人组成一个身份概念的万花筒,她还做了三个记录单个人成长过程的摄影系列:Almerisa (1994-2005), Shany (2001-2003), Olivier (2000-2003), and Park Portraits (2005-2006),在最简洁的背景下记录这个个体成长和变化的模样,意义有点儿像电影 Boyhood 里的那种。

    值得一提的是,Dijkstra 这么多年来都用一台日本产的大画幅 4X5 相机,一抬脚架,一盏 flash light 完成她的全部作品。她主要使用白天的自然光,不刻意渲染效果,追去自然平实的摄影风格。这点跟德国的“贝歇学派”很相似,也都是采用大画幅摄影。

    而且从 1998 年开始,她就开始坚持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 Grieger Photo Lab 打她的巨幅照片。这个 Lad 也是 Thomas StruthAndreas Gursky 打印他们的大照片的地方。

    -(3)-

    [​IMG]

    既然提到了大画幅,就要说大画幅里的女王,Candida Höfer

    她出生于 1944 年,是德国新闻记者 Werner Höfer 的女儿,最开始也是做新闻摄影,拍拍风景照啥的,后来 1970 年到 1972 年间,她在汉堡的 Werner Bokelberg工作室工作和学习,研究了银版照相技术。最后从 1973 年到 1982 年, 她去了著名的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从师于 Bernd and Hilla Becher,最终成为了德国“贝歇学派”的女性代表,用完美的技术和严格的主题概念在艺术界占有重要的份量。

    [​IMG]

    [​IMG]

    [​IMG]

    [​IMG]

    Höfer 的特色是,她坚持彩色摄影,而且把视野集中在公共建筑的内部。最开始,她照办公楼、银行、医院、等候室的内部。后来,她开始使用 4X5 的大画幅相机摄影,记录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皇宫等人类文明聚集地的内部。

    她把她的摄影看作是研究“社会建筑的心理学”的尝试,她的作品总是使用直白、简洁的角度,从一个水平的视野审视和观察这些建筑内部的每一个细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的这种摄影风格就为她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IMG]

    关于 Höfer 的作品,和更多大画幅摄影的信息,我之前有一个答案已经写过,就不重复了,有兴趣的可以再次移步去:全球有哪些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 - 了不起的苏小姐的回答

    -(4)-

    [​IMG]

    第四个想介绍美国女摄影师,Lauren Greenfield

    相较于以上的三位,Greenfield 要算是新闻摄影,或者是纪实摄影。不在于用镜头表达私人情感,而是用相机记录现实。

    她不仅是摄影师,也是纪录片导演。在 2015 年 7 月,Greenfield 才在 Adweek’s Most Creative 100 People of 2015 中获得了十佳导演的荣誉,在 2012 年也获得了 Sundance Film Festival 的导演奖(Directing Award)。在 2003 年, 她也被美国《照片》杂志( American PHOTO Magazine)封为了“当代最重要的 25 位摄影师”之一( "The 25 Most Important Photographers Now".)在 2005 年四月,她也是在“摄影师百强”的榜单里排名第三,( "100 Most Important People in Photography")。可以说,她的纪实摄影和纪录片获奖无数,包括获得过《国家地理》的奖金, NPPA Community Awareness Award, 和莫斯科双年展里的 the People's Choice Award 。

    Greenfield 算是美国精英教育的产品,1987 年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学的是“视觉和环境研究(Visual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专业,后来又在《国家地理》杂志实习,五年后获得国家地理的研究经费于是开始独立创作,拍摄了“Fast Forward: Growing Up in the Shadow of Hollywood" (Knopf 1997),展现了好莱坞文化对于美国当代青少年的影响;几年后又拍摄了著名的“Girl Culture”系列作品,展现了美国青少年,主要表现了女生的流行文化、时尚态度、自我认识,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Greenfield 的这些作品马上被国际一线杂志转载和报道,包括《纽约客》,《TIME 杂志》,《国家地理》,《People 杂志》,英国的《The Guardian》杂志,还有时尚界的《名利场》,《ELLE》,《时尚芭莎》(美国版),《时尚》等。

    后来她更加关注美国青少年,尤其是年轻女生在美国文化里的生存状态,又拍摄了“THIN(瘦)”这套作品,反映了厌食症,节食,追求骨感的心理在美国女孩儿中的现状。作品包括纪录片:Thin (film) (HBO, 2006), 和同名的摄影书。

    [​IMG]

    [​IMG]

    [​IMG]

    [​IMG]

    接着,她还拍摄了另一个著名的系列,关注了当代女性的选美文化和选美现状,在巴黎、纽约、洛杉矶拍摄,完成了“Beauty CULTure" ,其中还记录了女童选美(Baby Beauty Queen)的这一“畸形”的流行文化。这套作品引起了很大的阅读反应,对社会狭隘的“美人”的定义提出了反思。

    [​IMG]

    [​IMG]

    [​IMG]

    [​IMG]

    [​IMG]

    总之,Greenfield 的作品真实记录了美国流行文化下的一系列“怪象”,提出了关于女性,青少年的“身份”、“媒体”、“流行文化”、“美”等概念的反思。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她的几部纪录片:


    希望你们觉得有用。

    如果大家喜欢,我会再来更新。

    如果要转载去除了《知乎日报》以外的媒体,请事前私信我哦。

    谢谢!

    查看知乎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