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了迎合父母需求而出现的「假我」是指什么?成年之后也依然会有影响吗? 轻心计,心理咨询师,微信号realqingxinji “假我”最早被提出来是温尼科特,也叫“虚假自体”。在说“假我”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说一说与之相对应的“真我”是什么。 所有的这些“我”如何形成,形成为什么样子的,都取决于我们最初的养育者。我们这里把养育者统称之为“母亲”。这里又不得不提到“Good enough mother”(足够好的母亲)这个重要概念,这个足够好的母亲不仅可以认识到孩子的需要,了解他的创造性,尊重他的边界,也能根据孩子的需要进行适应和改变。这样的妈妈养育出来的宝宝就会成为“真实自体”,也就是所谓的“真我”,即独特的、有自发性、创造性的宝宝,这样的宝宝对自我有更明确的认识,体验到环境的真实性,能够有弹性的适应外在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是“不够好的母亲”,这些母亲有的可以很好的照顾宝宝,但是却不能忍受与孩子的分离;有的可能太过抑郁、情绪化,或过于关注别的事情(像工作狂啊,只顾自己美啊等),对孩子没有给予及时准确的反映;有的可能特别着急,没有给孩子自己发展的空间,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还有一些跟妈妈无关的原因,比如孩子本身是不被期待出生的,或者是家庭关系非常复杂等,这一系列的原因就会造成孩子成长为“虚假自体”,即“假我”。 “假我”这一现象在中国比较常见,这可能与中国的很多传统理念有很大关系,比如要守“孝道”、“懂事儿”、“听话”等,这些要求会让孩子逐渐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隐藏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别人期望或接受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受到赞赏及被接纳的时候,就会得到强化,久而久之,“假我”慢慢形成,而真我逐渐被忽略和遗弃。(摘自《家庭与同伴支持对青少年的影响——“假我”行为研究新进展》)。在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中,会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解释为“有条件的爱”,即只有你怎样怎样,我才会爱你。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很多父母要求孩子要学习好,如果学习不好的话,就会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心中可能就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只有我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父母的爱。那么在长大以后,努力勤奋、业绩突出可能就是这个人获得关注或被接纳的条件,这也就是这个人“假我”的一部分。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有“假我”的一面,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并不一定能感觉到自己过得不“真我”、不自在。所以题主提出来的这个问题表示自己有很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这世界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养育者,所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假我”的一面,并且对我们一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与自己的“假我”相处呢? 首先,我们可以先内省一下,“假我”给我带来什么呢?拿题主的提问举例,如果孩子小时候是为了迎合父母,而变得格外懂事儿、有担当,那么可能他通过这些察言观色、内心敏感、有责任心而让父母开心,来满足家长做不懂事的孩子的需求;也有可能父母关系不好,自己充当家庭的“润滑剂”,在父母之间不断的劝和,或者通过听父母话、变得乖,而让父母少一些争吵的理由;再或者通过好好学习,有好成绩而满足家长的虚荣心等等。这样孩子长大后,习惯性的付出,过度的负责,会非常疲惫。所以,你可以先回想一下,你通过“假我”是为了得到什么呢?是得到别人接纳?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感?自己静静地梳理一下,你会看到更真实的自我。 迈出了第一步,那么随后你可以想一想:如果我尝试通过别的方式,是否可以也得到自己想得到的呢?小时候的事情我们现在可能改变不了了,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尝试着做点什么来改变现在的状态。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在工作或感情中都是非常负责任的一个人,那么,你可能不自觉的过度承担一些你不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会让你的同事或伴侣感觉到自己是不是做的太少了?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内疚感,久而久之也会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那么现在的你,是否也可以试着去任性一回,不靠谱儿一把,看看会是什么结果?嘿嘿,想想是不是有些小激动呢~ “假我”有时候像一个厚重的雨衣,在小的时候我们习惯穿着它在雨中前行,但是当我们长大了,也许天空早已不再阴霾,那么我们依然还穿着这件笨拙的雨衣,是否会显得有些多余呢?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自己不同的“我”相处,让自己过得更自在。 ————————————————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以家的名义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