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虐待的孩子为什么会认同他们的父母? 知乎用户,心理咨询师,擅长成人与儿童的长程动力学咨询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讲的就是从受虐的位置走向施虐的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样做有非常多的好处: 在儿童的体验里,尽管处于受虐的自己很弱小很痛苦,但施虐的父母、长辈却看起来很有力量,过得很愉快。所以要逃避这种痛苦,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走到对立的位置。而非苦恼那些不知后果看不到希望的空想。 绝大多数的施虐者都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虐待。他们会说,这是很“正常”、“合理”、“普通”的事情,你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你不够好,又或者你不够坚强,甚至是因为你是个坏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会怎么想?儿童会选择使用各种方法遮掩或者无视受到虐待时候的痛苦,包括合理化、认同、否认、压抑、分裂等等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一旦成功,儿童的世界将会是完美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无视内心的痛苦意味着获得进入施虐者世界的门票,进入“乐园”。 虐待的关系,再怎么说,也比完全没有关系要好。你虐待我,起码我对你而言还有意义。呆在关系里,起码还有关系可言。倘若离开,大概就要陷入无尽的孤独当中了。 有的时候,人们会疯狂地想要“复仇”。而复仇的方法,往往就是让对方去到当年自己呆过的位置。复仇的方式,也自然与当年受到虐待的方式一般。 除了施虐受虐关系中的好处,停留其中还因对其他事物心生恐惧: 除了担心受到惩罚,人还有另一种恐惧:担心美梦的破灭。精神分析师费尔贝恩(Fairbairn)在提及个体内心的“坏形象”(bad object,坏客体)时提到,坏客体在内化成内部客体的时候,会进一步的分裂(split)成拒绝性客体和兴奋性客体,前者惩罚、挫败个体,后者则引诱其产生无法满足的欲望。简单而言,就是“名为希望的绝望”。在这样的经验中长大,当真正的希望与机会出现之时,人早已失去判断的能力而宁愿相信这仅仅是另一个陷阱——生活有且仅有一种现实,那就是施虐受虐的关系。 熟悉的领域与未知的领域,人更愿意选择哪一样?虐待的关系纵然让人痛苦,但身处其中的人早已轻车熟路,成为关系中的行家:我知道怎么去安抚和取悦施虐者,我知道怎样去忍受疼痛,所有的一切都是已知的,我还知道怎样去成为一名施虐者。另一边则是完全陌生的领域:我能够想象有人并非因为利用或者惩罚而接近我么?我要怎样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我要怎样说话,怎样和别人沟通?在平等交流的世界里,受虐者的状态就像步履蹒跚的婴儿般行进困难。自卑和恐惧的心情随之而来。 最后想要强调一点,或许对于旁人而言,遭受虐待的人看起来有很多选择,有很多可能性。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人为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试问没有视觉能力的人,如何相信光的存在;没有色彩辨别能力的色盲患者,如何相信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当人们深陷过去的情境之中,他们已经做出了能够做到的最好选择。 但这并非意味着无可挽回。倘若想要从原有的关系模式中脱离,那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置身于崭新关系之中亲身体验。知识在其中的作用有限,因为缺乏体验的知识,就如同兴奋性客体一般不可信;唯有对关系的实际体验,方能够让人反思过去视为真理的偏见,去接受和拥抱更为宽广的世界。 ———————————————— 更多讨论,查看 知乎圆桌 · 以家的名义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