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遍存在「代际创伤」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知乎用户,自闭症,发育性障碍方向,伤残研究博士在读 终于敲完了所有想在这个话题上说的话。另外几位答主都给了很生动的例子,你们就拿这篇当作一个理论背景来套进他们的例子吧。 这篇文章请就别转载了,如果真要转,跟我说一下。也许以后会用到毕业论文或者论文写作里, 所以得版权一下。 下面进入正题: 最近正在学习历史创伤 Historical Trauma,以前在 MSW 社工硕士时候就有读过相关文献,但最近学社区研究方法有提到了。看到楼上曾老师也提到历史创伤,这里贡献点关于历史创伤产生的背景。以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群体为例。 历史创伤是创伤领域里对跨代创伤的理论创新反应。最初出现的创伤,名字叫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创伤后应激障碍被广泛应用到大屠杀幸存者中(包括近代历史上发生的各种战争,红色极端,比如柬埔寨红色高棉),战争老兵,在美国主要用于越战和伊拉克战争老兵等。二战后初期,很多人管 PTSD 叫 Cocentration camp syndrome(集中营综合症)。 后来由于研究者发现很多有集中营综合症的病人,都会带着孩子到精神科寻求各种帮助,甚至第三代孩子仍然在寻求精神科的治疗。Daniel Schechter 等人于是开始研究暴力创伤是怎么样在两代人之间传下来的。当然这和咱们说的遗传还是不同的概念。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个创伤后应激障碍不仅仅会影响到第二代,甚至在第三代仍然有所表现。所以后面才出现隔代创伤,和历史创伤这些概念。历史创伤是隔代创伤的一个例子。隔代创伤还有另一个表现形式: 集体创伤(Collective trauma)。 总之隔代创伤(Transgenerational trauma),是从 PTSD 分出来大一个新的雨伞概念,下面遮着历史和集体创伤。 Prof. Maria Yellow Horse Brave Heart(不要笑,这是人家教授的名字),应用了大屠杀后跨代创伤和历史创伤理论到美国印第安人的跨代创伤研究中去。她建立的理论模型从她多年在印第安社区的服务实践中来,并应用到社区中,适用性很强。 Maria (2003) 对历史创伤的定义:“Cumulativ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wounding, over the lifespan and across generations, emanating from massive group trauma experiences”(p.7)。 这里插播一下 Maria 老师是一位社工,她自 80 年代开始便在印第安人社区服务并搜集研究资料。作为一个社工,我个人觉得这是最有良心,最接地气的研究。你学的从社区来,回到社区去。理想的社会主义在我心里就是这样的模式。而不是大商家给你钱让你研究,然后研究结果没人看得懂,全部皇家级别的给富人用。看不上,嗯,政治观点不同的同学,麻烦你憋一下。 历史创伤的表现和历史创伤不同,表现总结有下面几个显著特征。 历史创伤的表现(Historical Trauma Response)包括 1. 物质成瘾:吸烟,吸毒,酒精(酒精成瘾在美国印第安人群体有突出表现)。物质成瘾是创伤后麻木情感的一种方式。这也是自我毁灭行为(Self destruction behavior)的一种形式。 2. 除此之外,就是暴力转移,从第一代接受暴力,到他们转移暴力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一代一代无意识代转移暴力。为什么暴力都会转移到孩子身上而不是其他人身上?这个问题可以单开一个毕业论文,简单概括就是因为孩子有本能的保护父母的逻辑,即使家长再暴力,他们也会选择留在家长身边,用各种逻辑来告诉自己家长没有别的办法等。 这是进化下来的生存本能。人类的孩子是需要花最长时间成长的哺乳动物之一,没有家长,在野外的生存环境下就只能面临被捕猎的代价。 3. 慢性疾病转移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多发,并且跨代遗传。 4.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 对大屠杀幸存者对研究中,他们的成年孩子过度依赖第一代受过创伤的父母。这有点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啃老族。从我对创伤的学习经验来看,是因为第一代受创伤的父母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哀悼周期(这个可以再开一个话题,主要参考 On Death and Dying 对于 Greif stages 的总结)。父母的自我存在感有一部分就是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这在犹太族裔大屠杀幸存者里十分常见),这个比天高的期望值很大一部分是父母一代缺失的东西给自己的一种安慰和弥补。做家庭咨询的有这样一个理论,如果家里父亲对母亲施暴,母亲会和孩子形成紧密的没有边界(Boundary)的关系(Enmashed relationship), 并且导致孩子和父亲关系疏远,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关系。这种由于受压迫而形成的过度依赖也可以推广到有过历史创伤经历的父母身上。 5. 不可以公开的哀悼 由于整个群体都遭受压迫,所以群体内都个体为了保护群体内其他成员选择内化创伤,把对失去家人朋友,邻居,家园的哀悼全部吞到肚子里。这样一来不能和其他成员抱怨,不能提及过去,并在内心里仍然藏着深深的对失去的对恐惧。如果感兴趣这一反应可以去 Google 一下“Conspiracy of silence”(Danieli, 1998)。 6. 幸存者愧疚(Surviver's guilt) 这一特征在大屠杀幸存者里更加明显。参考(Man's Search for Meaning 这本书)。 7. 受害者身份认同(Victim identity) 我觉得这个对于很多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父母或者相当年龄的中年人很适用。背后的逻辑就是我是受害者,你们都得让着我。本科时候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做英文喜剧表演时候,剧院经理就是那个年龄得叔叔。他对我们说:“我们这个年代混到什么程度都是流氓,你们不一样,大好的年代,大好的青春” 感觉似乎和这个有点关系。 8. 缺乏表达感情的能力 ( poor affect tolerance) 这个从父母那一辈就能感觉到。从来不说我爱你,从来没有亲吻和拥抱。过度抑制情感(无论好的情感还是消极情感)。 9. 自杀倾向,和抑郁症高频 这个不用过多解释了,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历史创伤受害者中,自杀臆想和自杀倾向很高频。 Maria 的历史创伤治疗模型是什么呢? 历史创伤在 Maria 的模型里是几个概念一起组成的一个大概念。 上面已经提到了历史创伤的表现(historical trauma response),下面说一下这个有创意的社工给大家带来的疗伤模型。 1. 集体疗伤 2. 集体记忆 3. 群体内公开谈论过去的创伤 4. 利用祖先的奋斗故事来给下一代(第二,第三代创伤接受者,一般为青少年) 5. 强调家庭的韧性(resilience and resistance) 对内的疗伤韧性 对外对于政策,和社会压迫的韧性 6. 将受害者改为幸存者(victim to survivor): 最近学界很多都开始利用这个积极心理学模式来用词,比如家庭暴力幸存者,历史创伤幸存者等等。这样使用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受害者心理的发生。 7. Always remember who you are and where you are from 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逃避了创伤的同时,就会由于大脑这个糟心的机器过度压抑这个问题。我作为留学生,也是逃避一族,逃避了自己不喜欢的却在最初留学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是谁。学了社工以后渐渐从新发掘自己的 “中国” 的一面。 Rethinking Historical Trauma: Narratives of Resilience AARON R. DENHAM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这一篇如果你们有 access to SAGE,是很好的总结概括。 今年暑假回国一个月的感受就是,妈妈那一辈人之间很多时候不靠沟通解决问题,而是默默的等,默默的等到问题不再是问题了。这种很被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在我们年轻一代人(80、90 后)的沟通下这些被动解决问题方式,甚至微暴力(Micro-agression, Passive-agrresiveness)都在渐渐稀释。 我想说的是大家在看到这个现象存在之后不能拿这个去责怪谁,最重要的是像美国印第安人社工 Maria 老师那样,提出一起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永远不忘了过去,不忘了自己是谁,并为祖先在那么艰难的年代生存下来的勇气和毅力而骄傲。 Reference 全部都在文章里提了,我就犯个懒不整 Reference list 了…… 最后一定要给社工这个行业敬个礼,鞠个躬。希望国内的社工事业兴起并踊跃帮助到有历史创伤的家庭!#Social work pride# 查看知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