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标题:一部高分国产纪录片,知道的人却不多 土土,心理系處女座的影迷書迷樂迷各種迷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穿过千年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 经历 5 年项目调研,4 个月不间断拍摄,貌似都是一群年轻人,据说是清华影像室 【发光。】 这群神秘又发光的人。明明手中每天都在穿过千年;但当某位师傅骑着自行车,穿过层层红墙到外面只为偷闲抽根烟时,众人打杏儿时,和着阳光喂着“御猫”时,偶有闲暇弹着吉他聊着天儿时,饶有兴致地介绍院子里种的各种花草时,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场伟大而奇妙的相遇。完全意想不到的风格,很燃很纯粹。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意想不到的平实和有趣,处处透着热忱与从容,想走近,想走进。 旺盛生命力,他们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更饱含传承的温度。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 3 集实在不过瘾,想必只是皮毛。但也足够撩拨很多人为之着迷,艳羡。慢慢意识到他们在怎样生活,谁在守护着故宫,故宫又因何在传承。 【生机。】 又要提到最让我感触的钟表修复家,王津。精瘦的身材,总是笑,腼腆,亲切。 赋予其新生,纯粹的幸福 修复的生命变成橱窗的的静止 总感觉王师傅看的总是很出神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此时此刻从他身边川流而过的游客们,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这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精瘦的长者让他们眼中无比瑰丽趣味盎然的国宝钟表得以复原,犹如再生。然而他们也只是静静地看着静静的国宝,却难以得见演绎状态下的万分神采,让树木掩映下的大门打开,让河水湍流,船只航行,让每只小鸡都挥动翅膀,让天鹅扭动身姿。那才是它本应有的鲜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师傅修复它的精髓和意义。真的真的强烈建议在展出时,下方装置一个动态视频循环播放,即便不能让硕大的它在橱窗中每天活在观众面前,起码可以通过下方的小视频,让游人也能窥其一二,多少领略一点它百年前的风华和本应有的勃勃生机。 黄先森侃侃而谈,俗称嘚瑟~哈哈开玩笑~ 其中有个插曲特别印象深刻,很有感触。王津带着徒弟去参加展览。那位台湾收藏家说要是有一两件故宫没有就知足了~说实话,收藏家自豪骄傲是应该的,只不过他尤其兴奋的介绍那块金錶上刻着伊丽莎白,相比较王老师的淡定(王老师一直很淡定老可爱了)这就很有意思了。那块表之所以让收藏家兴奋,只是因为那个名字(当时对他那种兴奋的向两位介绍这块表,略感无语,满满的嘚瑟)。而在王老师眼里,这种所谓的意义和他手下经历的千秋万代巧夺天工精緻到死的各种表相比,不仅没有可比性,而且真真是两个世界。 绝不是说王老师对其不屑,只是他不会也不需要 get 到收藏家的兴奋点。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王老师在展览上的内敛腼腆,看着某些展品哭笑不得,这种状态就像无意中闯进了一个现实的世界。王老师,他只需要安心的全然投入在故宫世界就够了。 真的是太喜欢王老师了,好可爱……觉得印象中的大国工匠,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温暖而谦逊,执着而内敛。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某个职业的脊梁。纪录片中这些大国工匠们,幸亏有他们。 今天补完了第 3 集。3 集太短,以至于还不能更全方位地展现修复的过程,还不足以满足我们观众的好奇心,但是 3 集,也足够引领我们走进神秘,去看看他们的日常。 最感染我,最打动我的,还不是他们的高超技艺,而是修复师们的状态,沈稳亲善,从容饱满,满满的生机。一群有意思的人。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严肃沈闷,却意外的幽默平和。向上的热情更能让人感觉到这份职业饱含着旺盛生命力,他们在延续,在传承,让人安心,让人放心。 我们眼中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看着每个办公室外养的鸟,喂的猫,种的瓜果花朵,众人撑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这才是真正的生机。修复师们不仅仅是在面对一份赚钱的职业,而是面对一个自己选择的世界,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 【相知。】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了一番动人心魄的话。 格物。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他们不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渗透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品格意志,用自己的修养与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理解点滴滋润着手中的宝物,重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也分明看到了不知不觉注入其中的自己的痕迹。品格不同,审美不同,心境不同,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复结果。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正是这场奇遇,才注定了这些文物拥有生命。修复师握着灵性的文物,他们与文物的缔造者们对话,与文物本身对话,或许时不时还会用叹为观止的崇敬之情体悟着文物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用那位女老师的话说,你觉得他们每一个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 因为有了人,千年瑰宝,紫禁城,哪怕片片砖瓦也才有了生命。因为我们在和他们相遇,相知,交汇。只有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他们拥有了灵魂和生命。纯粹的物件永远是死的,人的情感永远是活的。 附上屈峰的原话。“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温度。】 纪录片记录着这群有意思的人,还有他们手中的代代传承。如今早已见不到的师徒制,依然存在于故宫这门久远的手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来到这里有了自己的师傅。这是传承的温度。他们要怎样适应里外这种反差的呢?都是同龄人,好有兴趣去采访一下……正因为有他们,才能有修复的新生。 无论如何新生,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高科技的当下看着这些传统的方式,感觉特别有意思。制浆糊,晾树漆,用猪血,诸如此类 blabla~这也是传承的温度。 篇幅所限,短短 3 集,已经没有更多容量去告诉人们何以完善修复技艺,怎样才能更加规范有效,而现代技术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国家和社会需要做些什么,以及每个个体应该如何面对。如果能够篇幅加大,让阐述更全面,当然会更好。我们也感受得到工作环境看上去也比较简单,陈旧。但换个角度想,这种自由舒服的状态,略显陈旧但熟悉的陈列和工具,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或许更能给人以安全感和温暖呢?每件工具都饱含着传承的温度。等几年之后,老一辈都退了休,中坚力量和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崛起,与之相伴的环境也会相应发生着变化。 不过能够感受到纪录片更侧重于讲述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这神秘的深宫有着怎样一种生活。只看片名,应该不会能想到是这样一种平实的风格。我很喜欢这种侧重,浓浓的人情味。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挚感情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文物是有温度的生命,他们理应需要更多人的执着与热忱。 至于文物保护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那是当然的。如何让修复的工作环境更规范,更先进。保护不当,资金不足,最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条文的缺失,让很多人钻了空。怎样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永远能肩负传承千年文化与精神的使命,这其中还包含着太多的内容,太多的路要走,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纪录片起码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一个起点,让我们认识了一群执着又从容的有意思的人。也衷心的期盼在保护的这条路上,他们能够走得更坚实,更完善。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 超赞的一群年轻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