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为何有的运动员能「遇强则强」,有的却易「临阵失常」?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16-08-09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7,318
    赞:
    47
    [​IMG] This Is Not Tina

    确实是这样的。有些运动员会因为劲敌的出现而提高自身唤醒水平(也就是进入更加兴奋状态),达到「遇强则强」的效果,而有一些运动员则会因为思想负担的加重而无法集中精神,导致「临阵失常」。

    从认知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与「遇强则强」/「临阵失常」现象相关的有两点。

    1.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2. 运动竞技中选手间的相互影响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难度、压力、唤醒水平与表现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实验心理学家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百年前,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 & Dodson,1908)就通过实验求证归纳出压力与成绩之间存在着一种倒 U 型关系:

    适度的压力水平能够使表现水平达到顶峰状态,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使表现水平降低。

    具体的最佳唤醒水平,因项目而异,也因人而异。

    比如射击、射箭等需要高稳定性高强度注意力的项目,理论上说处于低生理唤醒有助于发挥。可以通过放松、调整呼吸频率等方法降低生理唤醒。

    比如游泳、短跑等需要更多爆发力的项目,如果运动员能够自我调节到高生理唤醒,对比赛会有所帮助。可以通过热身,音乐、和假想等方法提到生理唤醒。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比如在我的《亚优秀症候群》一书中有关于考试与成绩之间关系的讲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欢迎移步参考文献末~

    [​IMG]

    图片来源:http://www.blog.theteamw.com/wp-content/uploads/legacy/2010/05/performancevstress.jpg

    运动竞技中选手间的相互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当对手出现失误的时候,选手紧接着也很容易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比如排球赛中时一方发球落网以后,另一方也可能出现发球落网的失误。

    确实,选手与对手发挥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高的相关性。这个相关可能是正相关(也就是「遇强则强」),也可能是负相关(也就是「临阵失常」)

    这个观点的雏形在近期的一篇 PNAS 文章中有所表露,senior author 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视觉研究大咖 Ken Nakayama 教授。熟悉 Nakayama 研究的同仁们都知道,这篇文章的选题与他多年视觉基础研究风非常不一样,老实说当年听他会议报告的时候我们还一致认为这是史上最水 keynote speak. 今天看到这个知乎提问的时候才想到这篇 PNAS,后知后觉此中有真意。

    [​IMG]

    文章来源:http://www.pnas.org/content/110/50/20046.full.pdf

    诚然,比赛中的运动模仿,以及广义的行为模仿深入到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说,模仿这种行为主要是由我们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参与的。而这种模仿恰恰是具有进化意义并在生活和社交中不断强化的能力,即使在竞争性极强的竞技运动中也难以幸免。换句话说,如果想要降低因对方失误而造成自己的失误,则需要在比赛中抑制行为模仿的本能。

    最后,当然是希望奥运健儿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平安归来~

    参考文献:

    Naber, M., Pashkam, M. V., & Nakayama, K. (2013). Unintended imitation affects success in a competitive ga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50), 20046-20050.

    Landers, D. M. (1980). The arousal-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revisited.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51(1), 77-90.

    Yerkes, R. M., & Dodson, J. D. (1908). The relation of strength of stimulus to rapidity of habit‐forma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18(5), 459-482.

    Liu, T.T. (2016). 亚优秀症候群. 知乎一小时.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