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山寨笔记本网的投递 Metro UI的最初亮相应该属微软推出的Zune HD播放器之上,但是随着Windows Phone的诞生和微软产品战略的转换,Zune HD的地位开始被Windows Phone所取代,而微软也逐步将“三屏一云”计划付诸实现。Windows Phone让很多用户开始领略到了Metro UI的魅力,而Windows 8消费者预览版的发布则让用户真正感受到了Metro UI在大屏幕触控设备上的惊人表现力。那么一直被疯传的Metro UI背后的精髓到底有哪些呢? Live Tile的动态精髓 Metro UI的灵魂在于Live Tile,而并非只是用户单纯的色块形式的理解。对于微软而言,如果UI设计的革新只是仅仅停留在外观之上,那这种变革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会有很多朋友会疑惑,究竟这种块状设计背后还蕴藏着多少更深层次的意义呢? Live Tile的奇妙之处很好的被其名称所概括,简而言之就是Live和Tile的联动。Live即Metro UI的实质,Tile仅仅只是这种实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俗称的色块。究其精华部分的Live,并非是一个静态的物体,这是因为Live Tile能够实时的显示数据和信息。这也是Live Tile和iCon的区别所在。但是Live Tile和Widget又有所不同。直接采用Widget的方式来显示实况信息,操作平台首先需要顺利的加载这些类似于应用程序的Widget,同时调用的Widget越多的情况下,处理和内存的数据处理逐渐接近峰值,如果在操作平台不做很好的优化,则会导致操作平台性能大大降低,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效果。 Metro UI元素的严格界定 从Windows Phone 或者是Windows 8不难看出微软在图标和按钮等细微元素的定义上有着严格的限制,按钮即按钮,图标即是图标,没有丝毫含糊。不管是推送按钮、开关按钮、控制按钮或者是媒体播放按钮,在Metro 语言中都有一个边界的定义,而这个边界就是用户通常所见到的小圈圈,由这个小圈圈以及中间的图标构成按钮的属性。 Metro 语言中之所以选用这个小圈圈加上原有的icon组合成一个新的Button是为了增加其显著性以及与传统图标进行区别的需要。按钮更多的是为了适应人机交互的需要,而图标仅仅是作为单向展现信息的载体 滑动手势更能彰显优雅 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其屏幕也越做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大屏幕与高利用率之间该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桥节点,如果用户要把Metro UI看成单纯的色块,那么Metro UI即时为触屏设备而生,简约而明了的色块提供了连贯、精准手势操作的可能。 传统触控操作中基于Button的单一按钮即便是适应了大屏幕终端设备,但毕竟由于成本、功耗等因素决定其并不能成为主流,标准尺寸屏幕下无疑还是滑动手势将屏幕的利用率发挥到极致来得实在。Metro UI中对触控的理解更多的沿用了滑动的模式,具体表现在其全景图和枢轴结构的应用设计。基于去边缘化设计的滑动手势除了能够代替Button按钮外,还可以将Button按钮的功能丰富化。比如将2abc四个字母集合到一个按钮,通过上下左右滑动来实现不同字母的输入,极大的提高了屏幕利用率。 滑动手势相比较点击还存在一个优越的地方,即可以很好的弥补点击的精确缺陷,这一点的渊源还是与智能手机的屏幕利用率有关。绝大部分情况下其显示内容均较为密集,多半情况下一个手指可以覆盖住多个字符,在这样的情况下点击手势对于文本的编辑和光标的插入必然显得力不从心,滑动手势则很好的优化了这些方面的用户体验。 文/腾讯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