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在学习,在发现 阅读原文 【无剧透,初次观赏指南】 放轻松,没那么难懂。 诺兰是从开头,带着观众,一步步适应和感受剪辑,尤其是「跳切」。 这电影跳切太多,导致我一度以为剪辑师是《布鲁克林》那位跳跳虎。 因为跳切很容易乱用,很难用好,所以我老师说过: 当然可以跳切,但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 这部电影里,「跳切」是有充分理由的。 看很多人说要先补习「熵」「能量」「时间扭曲」「祖父悖论」等等物理知识,还要重看什么《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之类的,我倒觉得大可不必纠结在这些事情上。 这些东西,该说的片子里都说了,没说的也不太重要,就是个故事设定,导演给出的解释而已。 最重要的是懂剪辑,知道什么是「跳切」,如果有余力,再了解一下「倒放」和「蒙太奇」。 我会建议观众朋友们,先看一遍《精疲力尽》(À bout de souffle, 1960),如有余力再看《波坦金战舰》(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1925)和《自己去看》(Иди и смотри,1985)。 什么?没时间了,没关系,趁二刷之前,我带你快跑一遍: 跳切 Jump Cut 就是切开连续的运动,去掉中间的部分,接在一起,视觉上产生「跳」的效果。 我已经尽量用大白话说了,可还是有点抽象,可以感受下跳切经典,戈达尔《精疲力尽》。 举个例子吧,如果拍我开车,古老的常规手法是: 我走向车拉开车门坐进去打火开走。 跳切是直接从「我走向车」切到「开车上路」,中间过程全省略。 不用说,观众都能知道,我在中间完成了开车门上车打火挂档踩油门一系列动作。 因为前后两个镜头很明显了,前一个镜头我在车外,后一个镜头我在车里。 这不废话么? 对。 当看到《信条》里出现跳切时,你得想想, 前后两个镜头之间,发生了什么? 因为,导演诺兰把一些剧情关键点,直接跳过去,省略掉了,只在前后两个镜头里交代暗示。 可能有人会说「诺兰太坏了,故意不让人看懂。」 说句公道话,前后镜头有交代,还是可以猜出来,跳过了哪些「拉车门上车」这类情节。 而且,他还设计了很多道具来辅助你理解,这里就不剧透了。 多说一句,「跳切」也许是诺兰最隐藏的常用手法。 他在很多电影里都用过,只是没有在《信条》这么重要,比如在《蝙蝠侠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2012)结尾大战就用了跳切。 倒放 Reverse 这种就更简单了,就是本来正向播放的东西,反过来,倒着播放。 这个技巧也不新鲜,可以说是最古老的电影手法之一。 这技巧的发明也很简单,当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摄影机是手摇式的,带着个摇把,正着摇就是正放,倒着摇就是倒放了。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摄影机 在《信条》电影中,「倒放」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提示出现。 所以预告片里也有不少这种倒放镜头。 看电影时,你要注意: 镜头里,人物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倒放」? 这一点,对理解剧情非常重要。 好在「倒放」很显眼,稍一注意就能发现了。 补充一句, 看到很多人故弄玄虚说,「整部电影都是倒着放的」,实际上并没有。 全程倒放的电影,确实存在。 比如捷克电影《快乐结局》(Stastny konec, 1967),货真价实 100%全倒放,很灵。 真正把「倒放」用到极致的,是导演 埃列姆·克利莫夫的《自己去看》。 蒙太奇 Montage 简单说就是通过镜头组接,建立出新的含义,或新的感觉。 具体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答案: 怎样理解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 在《信条》里,蒙太奇不仅在剧情上有意义,而且同样的镜头以不同方式组接,感觉也不一样。 就像诺兰说的, 不要去理解,去感受。 话不多说,我要去看第二遍啦。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