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端点,干货回答见文章《个人干货集锦》 阅读原文 这个问题文艺青年和理科青年有两种不同的答法。 文青会推荐看电影,当然,要看真实案例改编而不是虚构的。2014 年有一部美国电影 Against the Sun(似乎没有官方的中文译名,姑且称为《烈日之下》好了),讲的就是一个机组的三名成员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迫降后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复刻了真人真事。 1942 年 1 月 16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个多月时间,42 岁的 Harold Dixon 驾驶着一架 TBD 鱼雷轰炸机从企业号航母上起飞执行反潜巡逻任务,机上还有两名机组成员,分别是 22 岁的无线电操作员兼尾炮手 Gene Aldrich 和 24 岁的投弹手 Tony Pastula。 为了避免暴露航母的位置,他们在飞行中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然而当他们发现飞机已经偏离航线、在返航的途中找不到企业号,而且油料即将耗尽时,意识到大麻烦到来了。 在黑夜即将降临之际,三人不得不降落在看不到半点陆地的太平洋中。他们救生衣和今天客机上的型号类似,拉动开关就能自动充气,不预先充气是为了避免臃肿影响活动,以及防止在落水后浮在机舱上部无法逃生。三人刚脱离座舱,飞机就快速沉向洋底。 接着他们把飞机上的小型救生筏扔在海面上,筏上带有一个小型二氧化碳气瓶,也可以自动充气,但充好后是翻向下的,直接把他们三人扣在了下面,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正过来: 三个人已经精疲力尽,一觉睡到天亮,然后开始盘算怎么才能获救。一度有架美国飞机在距离他们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飞过,但他们用尽力气挥舞救生衣也没有引起注意,眼睁睁地看着飞机飞走。 看来要做长期打算了,于是他们把所有能利用的东西拢在一起:一把手枪,两个弹夹的子弹,金属线和尼龙线各一捆,反光镜一面(如果早发现用上可能就被那架飞机发现了),一个哨子,一把折刀,一把钳子,一个空水袋,就是这三个大男人所有的存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海况很好,没有风浪,太平洋此时此地确实很太平。 在海上漂流了两天后,他们水米未进,也没见到任何的飞机和船,只好开始想办法钓鱼,鱼钩是手枪弹夹里的弹簧做的。 但是没有鱼饵,自然钓了很久也没有鱼上钩。 几天后,他们又摸出了一支铅笔,欣喜若狂的飞行员 Harold 凭记忆在救生衣上画了一幅海图: 通推算,他觉得有机会被风和海流带到西南方向的友好岛屿上(西北方向是日占区,一定要避开),于是用救生衣做了一个能兜住水的“锚”,在顺风顺水时启锚,风向不好时下锚: 到了第 5 天,脱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他们进行了祈祷,结果当晚下了落海以后的第一场雨,他们用衣服沾湿雨水拧进嘴里,贪婪地享受着上天的馈赠,并把水袋装满: 在他们漂流的第 8 天早晨,一群鲨鱼聚集在他们周围。Gene 拿着小刀试图插鱼,一条鲨鱼向救生筏的一侧靠近,Gene 迅速出手,接着听到了类似于打孔或穿刺的声音,大家脸色苍白:这要是在满是鲨鱼的海域把救生筏刺破了可怎么办!然而 Gene 居然刺中了一条一米多长的鲨鱼! 他们把鱼拖上了船,先吃了鲨鱼的肝脏,然后又吃了鲨鱼肚子里的几条沙丁鱼,最后分吃了这条鱼身上所有能吃的部位,终于让自己辘辘的饥肠在落海后第一次饱餐了一顿。 又过了几天,一只信天翁停在船上,被他们一枪打死也填进了肚子: 后来他们偶尔从海面上捡到飘来的椰子,同样用来充饥解渴。为了加快前进速度,他们把皮鞋的鞋面去掉,用鞋掌当桨划水: 在经历了漫长的 34 天后,他们终于如先前估算的那样,连划带漂到达了 1600 公里外库克群岛的普卡普卡环礁,被岛上友好的居民交给了驻地专员。一周后美国海军派来了水上飞机,把他们接走归队了。 经过 30 多天漂流后,饿得皮包骨头的他们都要拄着棍子才能站稳了 他们漂了差不多这么远 归队后,Harold 因为领导两名机组战友获救的事迹,获颁海军十字勋章: 三个人都活到了战争结束,Gene 后来娶了 Tony 的妹妹,同船难友成了妹夫和大舅子。 无独有偶,1942 年 10 月 20 日,美国前王牌飞行员(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 26 次空战胜利)、荣誉勋章得主艾迪·里肯巴克乘坐一架 B-17 飞机从夏威夷飞往 2900 千米外的坎顿岛,但因为导航仪器故障错过了目的地,耗尽燃料与同机的其他 6 人迫降在太平洋中。他们跳进了机上携带的 3 艘救生筏,慌乱中没有拿上食物和水,但仍在在漂流 24 天后被水上飞机发现而获救。 在这期间里肯巴克的体重活活饿瘦了 25 千克。让他们活下来的因素与前面电影中的机组相似:靠下雨补充淡水,靠捕鱼和捉鸟获得少量食物。基于他们的经历,后来美国海军给所有的救生筏都配备了应急钓具。 一战中里肯巴克在激烈的空战中建功立业,到了二战一把老骨头险些葬身汪洋 当然,二战时绝大多数落海的机组没那么幸运,战争早期单座轻型战斗机重量和空间受限,没有配备救生筏,飞行员一旦落海,哪怕是就在自家门口也往往九死一生,下面看看理科青年的解答。 2010 年,为了拍摄纪念不列颠空战的纪录片,一位主持人在夏季相对风平浪静的日子亲自跳入英吉利海峡体验了一把落海的滋味,结果发现处境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 这段现身说法式的视频展示了人落入冷水后的部分反应,但还不是全部: 落入低于 20℃ 的水中时,首先发生的是所谓的“冷休克”(Cold shock):呼吸的通气量可以增加 4-7 倍之多,心率急剧加快,血压升高,持续 2-3 分钟,可导致部分落水者心跳骤停死亡; 冷休克阶段通气量(上图)和呼吸频率(下图)会急剧增加;突然浸入冷水中(Non-staged)比逐步入水(Staged)呼吸变化更剧烈,这也是为什么冬泳入水前要有接触冷水的适应过程 在落水后 3-30 分钟,由于口鼻接触冷水可以刺激人体发生所谓的“潜水反射”,呼吸和心跳减慢,肢体僵硬,明显影响人在水中游泳等自主活动,这个现象叫“冷致失能”(Cold incapacitation); 落水超过 30 分钟后,由于水的比热容(物质吸热的能力)是空气的 1000 多倍,导热能力是空气的 25 倍,人体热量散失导致的失温(Hypothermia)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当人的核心体温平均降低到 24℃ 左右时,会发生心跳骤停和死亡;人在这个阶段能挺多久,取决于水温、姿势、衣着、体质能多种因素; 既使九死一生挺到了救援到来,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有多达 20% 活着被发现的落水者在即将遇救、正被捞出水或获救后的 24 小时内会突然死去,甚至一些能自己爬上救援船或飞机、看起来状态还不错的人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叫围遇救期衰竭(Circum-rescue collapse)。 在现实中,失温是落水飞行员最大的敌人。对不同水温下致死因素的分析显示,在有救生衣等漂浮装置的情况下,至少有 70% 的落水致死是由失温所导致的: 1946 年 Molnar 等人对海难(与空战击落坠海相似)幸存者所处的水温与落水时间进行了整理,发现有一条曲线仿佛是落水者的生死线:在特定的水温下有一个时限,落水时间超过这个限度的人极少能幸存。水温越低,这个时间限度也随之急剧缩短。下图纵坐标是落水小时数,横坐标是水温(华氏度,30、50、70、90 度近似对应 0℃、10℃、20℃、30℃),每个点都代表一个落水遇救的案例: 以不列颠空战(高峰期在 1940 年 8-9 月)为例,英吉利海峡夏季昼间水温约在 15℃-18℃,夜间 10℃-14℃,在这个温度范围下,飞行员落水超过 4-6 个小时就基本不可能幸存。尽管英吉利海峡并不宽,但双方水面和空中的搜救活动由于激烈交战不得不大幅度减少,因而当时英国和德国都没有成体系的海上搜救制度,可以想象双方葬身于大海的飞行员都不在少数。 而且对德国飞行员来说更糟糕的是,他们装备的 10-76A 型救生衣设计有问题,没有对颈部提供全面支撑,失去知觉的飞行员可能会脸朝下趴在水中溺毙,这个缺陷在后来装备的 10-76B 型上才得到改正。 设计有缺陷的德国 10-76A 型救生衣,好像一排排香肠挂在身上 当时德国空军装备的另一种救生衣 10-30 就更高级一些,不那么臃肿,落水后靠腰间的小二氧化碳气瓶自动充气,连当时部分英国飞行员都喜欢穿缴获来的这种救生衣,例如获得 26 次空战胜利的英国王牌飞行员 Eric Lock 都穿过它: 德式 10-30 救生衣靠腰间的小气瓶充气 太平洋战场上落水的飞行员发生失温的情况少一些,因为大部分发生空战的北太平洋海域夏季水温至少有 25℃,冬季也不低于 20℃(下图是今年的数据,由于气候变化,比二战时水温会高 2℃ 左右,差别不大),泡个几天也失温也不明显: 但在太平洋落海的飞行员又多了几种新的危险,首先是英吉利海峡没有、但太平洋到处都可能有的大白鲨,没有救生筏的飞行员要小心了: 大白鲨栖息地 其次太平洋海域宽广,落水后可能漂很久,食物和饮水是一道坎; 然后高温的热带海域人体水分流失更快,赶上几天不下雨就很难熬,还有可能中暑和晒伤; 最后要考虑人的因素:日本飞行员面对的是他们近似于 0 的海上搜救能力,而美国飞行员则要当心落入日军手中后接近 30% 的战俘死亡率…… 因此如果你在二战时开飞机,被击落时有条件落在陆地上(日占区例外)就别落在海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