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前-科研人员 2020 年到现在,整个世界的视线似乎全都被新冠吸引过去了,毕竟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堪称 21 世纪以来头号传染病。 由于新冠的肆虐,以至于我们很多时候谈新冠而色变,以至于即便是在抗疫取得成功我国,很多人依然把新冠当做头号大敌,只要有风吹草动,大家就开始恐慌了。 其实认真应对新冠疫情自然是合适的,不过也不要过分担心,当前我国可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了。 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视线投向那些真正威胁到我们健康的事情上。 客观地说,尽管新冠非常严重,但是比起历史上那些顶级的疫情,比如霍乱和黑死病,其实新冠相对要弱很多。而在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的国内,我们的视线依然应该放在那些重大疾病上,典型的就是心血管相关疾病。 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 2019 年年中,顶级医学杂志《The lancet》上发表了一篇中国人主要死因的回顾性文章,为我们揭开了导致中国人死亡的十大因素,研究纳入了从 1990 到 2017 年之间中国 34 个省份的居民死亡原因[1]。 榜单顺序依次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胃癌,阿尔茨海默病,新生儿疾病和高血压心脏病。 根据报告可以看到,和许多人以为的癌症头号杀手不一样,血脑血管类疾病才是头号杀手,排名第一的脑卒中、排名第二的缺血性心脏病和排名第十的高血压性心脏病都是血管类代谢相关疾病,它们加起来占据了中国人死亡因素一半以上。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是一个变化尤其明显的死因,从 1990 年的排名第七上升到了 2017 年的排名第二。 可以说,心血管疾病是近些年来导致中国人死亡的一个快速上升因素。其实这一点同样反映这一点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全国死因调查也能体现出来[2],下图中红色部分为心脏病,黄色为脑血管疾病,大家可以看到这两部分总体上呈现了明显上升趋势。 (中国过去 30 年以来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3]) 可以说,当前,心血管类疾病已经成为了国人的顶级杀手,其造成的死亡人数要远超过了新冠。 看不见的大象——老龄化背后的心血管疾病 然而,我们日常很少关注心血管疾病,为什么?其实主要因素在于: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和年龄相关性极高的疾病,因为这种代谢病,本身是一种长期的损伤积累结果。就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发病因素,其根源就在于长期的血液中高脂存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本身的作用,加上血管内壁的炎症和损伤,最后就开始导致相关物质在血管中不断沉积[3]。 这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反映在了人群中,那就是和年龄显著相关,比如下图是男女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呈现出随着年龄明显上升的趋势[4]。 但是对于广大互联网群体来说,我们是以年轻人为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5],当前我国网民规模为 8.54 亿,也就是说,有 5 亿多人其实接触不到互联网的,这些人主要是不懂电脑网络、文化程度受限制或没有相关设备的人群,他们主要是老年人群。 而在网民群体中,年轻人是主体,20-39 岁的群体占到了总体网民的一半以上,60 岁及以上才 6%。 而对于这些年轻群体,他们总体上是对老龄化缺乏真实感知的,毕竟距离遥远。这也就导致了,老龄化明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心血管疾病这种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的生命杀手明明十分严重,我们却很难感知到,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一样。 (图源于网络) 事实上,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条件的发展,人类的生命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显著提高。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6]报告,全球人均平均预期寿命由 2000-2005 年的 67.2 岁增加到 2010-2015 年的 70.8 岁;根据联合国预测,人均预期寿命将持续增长,到 2045-2050 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 77 岁。而其中,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老年人口增加是对人均预期寿命最显著的贡献。 (人均预期寿命变化及贡献) 结果就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几乎不可逆转,人口老龄化有可能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一样严峻[7]。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医药卫生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也呈现了增长趋势。进入 2000 年以来,我国进入了明显的老龄化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00 年 60 岁及以上人口约 1.3 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0.46%;而到了 2017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2.4 亿,占总人口的 17.3%,较 2000 增高了 6.8 个百分点,显示出快速老龄化的趋势。 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各种相关疾病都会呈现显著上升,尤其是心血管相关疾病,这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也正因为如此,应对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老龄化面临的巨大考验,对于心血管的拯救也就成为了应对心血管疾病的最关键因素,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为什么心血管疾病会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心脏对于人体的至关重要作用了。 心脏——人体的发动机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分布各异,通过无处不在的血管沟通起来,就像我们四通八达的交通一样,它们所需的物质、能量、免疫和氧气都是由血液运输而来,各种代谢废物等也通过血液运输来统一归集处理。如果说血管是生命的通道,血液是运输大军,那么心脏就是这个交通的核心。通过心脏的跳动来形成压力差,最后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开始流动,从而让整个机体的物质运输流动起来。以人体的基础需求氧气为例,氧气是细胞中新陈代谢的基本原料,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 ATP,然后变成二氧化碳回到空气中。这个循环的推动力就是心脏,心脏通过跳动提供压力为人体提供循环的血液,将在肺部进行交换后的氧气泵到全身,同时又将代谢废气运输到交换地。除此以外,血液循环本身也是身体各种代谢物质的运输通道。 (图源于网络) 一旦如果心脏对氧气的运输不力,那么就会导致身体缺氧,这对于很多结构的危害十分巨大,尤其是大脑,一旦缺氧就会产生损伤,如果缺氧超过几分钟,大脑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轻则导致中风,重则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 正因为如此,心脏一旦出问题了,就会导致全身性的危机,无论是缺氧,还是缺少能量或者免疫或者代谢废物无法回收,都会导致机体跟着受损,最终导致人患病,甚至会进一步加重直到无法挽救,反过来,很多疾病的发生,也会最后反馈到心脏上,影响心脏的运作,这也是为何心血管疾病是人体死亡的头号因素[8]。 那么心脏会出现哪些疾病呢? 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其实这个依然和血液运输脱不开关系。心脏为全身血液运输提供总动力,进而把营养、能量、免疫等带到全身。但是对于心脏本身来说,作为一个活器官,他们也需要血液来完成新陈代谢的运输。而负责心脏血液运输的叫冠状动脉,这是一套覆盖心脏表面和内部的血管系统,由于本身结构像个帽子(冠)一样,所以被称为冠状动脉。就像心脏对全身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样,冠状动脉对心脏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们一旦出现问题了,就会引发心脏出问题,进一步导致全身性出问题[9]。 血管是人体的运输通道,就像一条河流一样。正常情况下,血管是通畅的,但是由于许多原因,比如血管发生了炎症或损伤导致局部出现了炎症斑块,那么血管的通畅度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血液中携带的物质流动的时候,如果这些物质发生像河流中的泥沙沉积一样的现象,那么就会导致血管本身开始变得狭窄,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这个时候就会导致整个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清除,那么血管狭窄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阻塞[10]。 (图源于网络) 如果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那么可能会影响具体的器官和组织,而一旦发生在心脏,那么就会导致心脏受损,轻微的是心肌缺血,进一步缺氧,如果彻底栓塞了,那么心脏就会失去氧气而坏死,时间长了这种坏死是无法逆转的,于是心脏就死亡了,而心脏死亡了,全身性的循环也就停下来了,最后导致全身性缺氧死亡,也就是个体的死亡。 这就是为什么心血管疾病会成为人类头号杀手的缘故,因为它们本身决定了全身性的循环能否正常运行。 心血管的紧急治疗 对于心血管病的治疗,同样会落到上面提到的机理上。 对于部分冠状动脉发生栓塞的情况,目前已经有成熟的办法,典型的就是支架手术,就是如果冠状动脉由于部分堵塞而导致通道狭窄,那么我们就通过手术,在冠状动脉中搭上支架,把冠状动脉撑开,从而让血液可以通常流动。当然,如果冠状动脉本身已经发生了阻塞甚至坏死的情况下,那么支架可能也没效果了,我们就需要再重新开通一条冠状动脉,移植一条血管过去,这就是旁路移植手术,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冠脉搭桥手术[11]。 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到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突发问题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进行急救,尽量恢复心脏的机能。 这种急救办法常见的是药物和器械。 一种是通过药物来快速缓解心绞痛,无论是常见的硝酸甘油还是救心丸,其急救的原理往往是通过药物促进血管扩张,这样可以让血管能够恢复部分通畅,于是心脏得到了血氧供应,缓解了相关症状[12,13]。有意思的是,这类常见的药物有中药也有西药,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现实中国内患者对药物的偏好性。 另一种办法就是物理办法来恢复心脏跳动,也就是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两套策略,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有效地策略是心肺按压,通过按压来人为提供动胸腔的动静脉压力,使得心室恢复血液流动,从而恢复心脏的跳动[14]。这套办法简单但是非常有效,建议每个人学习,一旦遇到心搏骤停的情况,应该立即开展救治,步骤也不复杂,如下图所示 (图源网络) 另一种物理恢复心跳的办法则是用除颤仪器,通过强电击使异常电活动的心肌细胞全部除极化后以期重新以高位起搏点控制心律使心跳恢复。目前已经有成熟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且已经作为公共物品开始投放到各种公共场合[15]。 (图源网络)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紧急治疗只是针对紧急情况,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在完成急救后,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检测和治疗。 总体上,我认为,心血管疾病是当前我国的健康头号杀手,而且未来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对于家中有老人或者患者家庭,准备紧急药物,学会心肺复苏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广大健康群里来说,还是要从日常做起,少吃多动,健康生活,这样才是从根本上降低相关疾病发病的办法。 1 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The Lancet, 2019, 394(10204): 1145-1158. 2 卫生部.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J]. 2010, 2010. 3 Libby P, Ridker P M, Maseri A.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 Circulation, 2002, 105(9): 1135-1143. 4 Agha, Ali M., et al. "Prevalence of Age-Advanc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irculation 136.suppl_1 (2017): A19074-A19074. 5 CNNIC, 《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 5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9 Revision, Key Findings and ADvance Tables.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2019 7 Chen, Feinian, and Guangya Liu.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opulation aging. Springer, Dordrecht, 2009. 157-172. 8 Braunwald, Eugene. "Heart disease." (1988). 9 Libby, Peter, and Pierre Theroux. "Pathophysiolog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11.25 (2005): 3481-3488. 10 Glass, Christopher K., and Joseph L. Witztum. "Atherosclerosis: the road ahead." Cell 104.4 (2001): 503-516. 11 Rosenfield, Kenneth,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stent versus surgery for 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11 (2016): 1011-1020. 12 赵立志,姜晓莉,苟冬梅,李东泽,曾锐.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影响的 Meta 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04):241-244. 13 阮小芬,王肖龙,陈铁军,李益萍.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3):380-383+425. 14 Holmberg, Mathias J., et al.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cardiac arrest: a systematic review." Resuscitation 131 (2018): 91-100. 15 Weaver, W. Douglas, et al. "Use of the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in the management of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19.11 (1988): 661-666.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