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有哪些剑术上的事实,没有一定武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09-14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46
    赞:
    46
    [​IMG] 实战剑术路人FIM,热爱军事历史兵器武术格斗 重视证据 拒绝三无网文和伪科学理论 阅读原文

    谢邀,这里就逐一回答一下常人不会理解到的剑术上的事实好了。

    冷兵器实战格斗在训练上:

    外行人要么崇尚肌肉男,认为只要是体格看着不壮实的剑手就都认为他一定不能打,一定就是神棍;
    要么就认为肌肉男中看不中用,完全属于外表吓人,实则华而不实,更崇尚套路武术中的灵活自如。


    事实上这两种偏激的观点都不正确,

    兵器格斗所运用的力量与徒手搏击运用的力量不完全一样,因为各自需要锻炼的力量不完全一样,第一是兵器格斗练习往往锻炼的是小的肌肉群,第二是兵器格斗中小幅度的发力动作往往比大幅度的发力动作实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更细腻的力量,第三就是使用兵器时的感受,可以理解为通过系统的冷兵器训练,使你可以有效的将力量驾驭到兵器上而不是憋在身体里。因此在没有系统的冷兵器训练的前提下,身强力壮,体格占优势也并不代表可以更熟练的掌控兵器,单单肌肉男式的体格远不足以让一位武者灵活自如地使用史实兵器,唯独经过系统的冷兵器训练才能将身强力壮转化为优势,反之就是增加了自己的身体目标,让自己挨刀。

    想要用好一把真刀,用史实兵器进行系统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越是势大力沉的兵器就越需要更长的训练周期方可合格地掌握。只是找个小孩子都能用得欢的木棍和剑片练来练去的,即使是训练量再大,一辈子也都无法将真刀真枪运用得得心应手。例如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的校武艺篇甚至还提到过一点,就是士兵平日用比史实兵器还要重的兵器训练。

    对史实兵器功底考验相对小很多的动作只有刺击,除了直刺之外,其他一概不然,显然,光练习刺击是不足以铸就一个人使用史实兵器的功底的,挥击类的动作或者说格挡反击类的技巧才可谓最考验功底的,才是可以起到练习目的的,一些亦刺亦砍的技巧(下文有说明)甚至比起大砍大劈类的技巧更需要训练,即便是化劲类的技巧也需建立在功底之上,四两拨千斤不求你达到千斤之力但也需要你能应付的了千斤之力。

    也正是系统的史实兵器训练这一项,决定了竞技性质的兵器格斗体系和速成训所用的兵器格斗体系击与系统的史实兵器实战体系的兵器格斗的本质区别。因此第二种极端亦不可取。

    需要指出的是,练习用的兵器适当的加重没错,但手感不能与真实兵器相差太多,过重同样不可取,因为这样很可能会练出不规范的攻防动作,不规范的动作比起规范的动作自然要花费更大的幅度,花费多于的动作,比起规范的动作自然是慢速而又低效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攻防动作幅度变大,拖泥带水,攻击与方守反击的速度也自然就会变慢,越是这样就越容易让对手判断自己的出招,越有利于让对手来抓住自己的空挡和有利于对手自身的时机。不标准的攻防动作如果比喻为徒手搏击的话,那就好比徒手搏击中的 大力王八拳。

    所以说,系统的史实兵器练习不但是在练习驾驭兵器时的力量,更是在练习用正确的发力技巧来驾驭兵器,最终使得发力动作快速而又高效,更好的驾驭兵器。

    另外,对于国术而言,在以上基础之上,进行传统拳术的训练也必不可少。因为传统拳术的发力方式与上述所说的,使用冷兵器的发力方式基本相通,而且除了可以进一步体会发力之外,传统拳术中的功力练习对提升一个人的“内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不论兵器还是徒手格斗,光练习基本功还不够,全接触对抗训练更加重要,全接触对抗不同于讲手拆招和随便比划几下的切磋,更不同于套路演武,而是像综合格斗那样,全速全力击打,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随意地出招,随意使用任何一个技巧。

    基本功再好,实战对抗经历为 0 的武者,水平甚至还不如打过架的小混混,因为与只练基本功的武者相比小混混是具备对抗经验的人。但如果基本功好的武者打过两到三次对抗,那么干掉一个靠欺负手无寸铁的常人而身经百战的小混混显然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全接触对抗训练第一是练习实战中的距离感,这是最最重要的根本,第二是在此基础之上,练习对随机距离,随机方向的随机技巧的出招进行攻防应对,以练习在基本功练习环节学得的技巧如何正确运用于实战,第三是练习虚实出招,以及如何判断和应对对手的虚实出招,以上这些都是在讲手喂招训练中所练习不到的。

    冷兵器实战格斗的全接触对抗训练环节,采用的规则必须开放,对抗兵器的手感要尽可能贴近史实兵器,记点方式必须符合实战情况,既要反对为了抢先得点而不计发生互中之后中招后果的技巧,也要反对丧失作战能力部位为击中却仍然坚持攻击对方的技巧。这样才能起到完全模拟实战的作用。

    总之,冷兵器实战格斗在训练方面,一定的实战对抗经验是根基,而基本功则意味着一位武者最大的提高空间,频繁的实战对抗和对战后的思考是加上对新技术的学习是挖掘和提高一位武者实战水平的唯一手段。

    冷兵器格斗在对抗方面:

    在各自都能合格掌握地掌握各自所使用的兵器(或者说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攻防)的前提下,
    攻击范围大的兵器对付攻击范围小的兵器永远占便宜;势大力沉的兵器对付势窄力薄的兵器永远占便宜;灵活的武器对付不灵活的武器也占便宜。如果是极不灵活的兵器,例如方阵作战中的重头长枪以及上刺刀步枪这种一旦刺出基本上有来无回的兵器方可另当别论。


    在无甲无具装也无双持情况下的兵击中,一方的兵器在攻击范围劣势明显的前提下,后两条再具备任何一个劣势都会让以短破长变得十分困难,可以说是处于绝对劣势。这个劣势甚至是连更高的训练量都无法进行反转的。

    在一般的功夫片中用刀剑对抗长枪,用竹条木棍去对抗刃具,用短小的武器去对抗尺寸优势的兵器,甚至徒手对抗兵器,都只是为了增添观赏效果,而不符合现实。

    也是因为上述原因,在无甲兵击的情况下,刀剑如果要破收发自如的长枪是很困难的。长枪的优势不仅仅在长,更在于收发自如。

    值得一提的是长枪以及其他长杆武器应对刀剑武器近身的正确战术,应该是立刻抽回兵器,采用后退步控制距离,中间应配合指准对方中线或者封住对方武器的来路或拨打对方兵器的技巧,而后再次边招还击,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明显的优势碾压对手。

    但绝不应该用枪杆与对方的刃具对拼,枪杆作为钝器,如果要造成重击伤害,那就必须留有一定的发力距离,而一般的长枪枪杆相比破甲用的重头钝器而言,本来杀伤力就差了太多,这也就需要更大幅度的动作给予弥补了,而刀剑为金属刃具,在近身攻击持枪者时,显然不需要这样,一个小小的贴入切割动作或者在刃具打击枪杆,吃掉枪杆一部分力的情况下下配合手抓枪杆的技巧,都可以快速近身,即使是动作略微明显的劈砍动作都要比枪杆挥击用的动作幅度要小,速度也自然要快于枪杆打来的速度。

    显然,对于枪杆而言,这种技巧在被近身时是毫无施展的机会的,就算造成互中,结果也是一死一轻伤,用刀砍中对方远比被枪杆打中占便宜。

    因此电影里枪手应对刀手采用枪杆击打的技巧,在现实格斗中是根本不可取的。

    冷兵器格斗中,单纯的靠闪避类技巧来躲开对手兵器的攻击往往很不现实。

    第一是兵器攻击时的速度永远高于一个人走位的速度,第二是除了单纯的直刺之外,几乎所有技巧的攻击的路线都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头到脚或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的截面,人身体的面积和体积都摆在那里,采用任何姿势都是难以避开兵器攻击路线产生的截面的,也就是说难以躲开对方的兵器的。

    除非是一方的冷兵器使用基础不过关,或者一方事先已经确定对方的出招,已经做好准备,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已经具有在不同程度上的编排成分在里面。

    比如央视做过一期节目,让央视主持人(显然不是受过冷兵器训练的人)去体验国家击剑冠军的躲闪能力,事先将他们在什么距离出什么招(击剑规则之内的直刺)都告诉击剑冠军,让击剑冠军做好心理准备。在清楚对手的出招之后,击剑冠军自然可以完美的躲闪。

    但如果你的架势恰到好处,保证你手中的兵器可以封住对方兵器的进攻路线,确定对手必然碰上你的兵器而保证你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这时再配合躲闪类的技巧就可以为你争取防守反击对手的机会,不过这已经不属于单纯的利用闪躲动类动作来破解对手攻击的范畴了。还有一种技巧就是掉头逃脱以寻找机会。

    很多动作电影中,靠华丽的躲闪动作躲过对方的刀剑,更多是为了观赏性。

    刺和砍这两种技巧在冷兵器格斗中相互伴随,相辅相成,两种技法甚至衍生出了很多亦刺亦砍的技巧。然而很多朋友对刺和砍哪种技巧更优秀却总是争论不断,这里就先说说刺和砍两种技巧的优劣吧。

    在兵器相同的情况下:

    砍杀的优点在于攻击截面大,双方在一定距离之内的前提下,面对砍杀除了格挡反击几乎没有它法。同时砍杀因为形成截面,对四肢和头颈的命中率也要更大。但是砍杀的攻击轨迹比刺击略大,因此预兆动作也过大,速度也要略慢,容易被刺击动作占取先手。在与对手的交手试探中,如果对手如果出现破绽,而且在确定对手在极短时间内无法还击的前提下,用刺击比起劈砍显然可以更快速度地还击。在攻击对方躯干的情况下,刺也比砍更适合作为终结对方的技术使用。

    刺击优势在于预兆动作小,攻击速度更快,对人体的软组织创口更深。

    缺点就是因为攻击线路只局限为一个点,双方在快节奏的走位和攻防中命中手臂等小目标的成功率较砍杀略低,相对于砍而言,除了格挡反击应对突刺之外,在持兵器的架势刚好可以保护自己的前提下,闪避加直接突进也可以应对突刺。

    此外,在双方的攻防动作都在进行时的时候,突刺类的技巧如果没有在极短时间内使得对方毙命(击中对方头颈)或者没有在极短时间内使得对方丧失攻击能力(对方持武器的手臂),那就极有可能造成互中,甚至被对方反杀,即使是刺中要害部位,哪怕是对方在极短时间内还有进攻你的机会,你的身位还在对方的攻击范围之内,动作又不利于你可以快速回防,那么你同样很危险。而相对于刺杀而言,砍杀就攻击路线来看,在攻击过程中砍开对方的兵器和四肢较刺杀要容易,在砍杀攻击上半身的前提下,被反杀的几率要小于刺杀。

    所以一部分网友们常说的“刺死砍伤”,实际上这种说法就显得囫囵吞枣了,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别有用心的匕首吹及刺刀吹等等网络公知团队在冷兵器格斗实践知识上误导他人的论断。

    不过刀剑以及长柄刀剑类兵器的格斗技巧中,也不乏亦刺亦砍的技巧。以手臂作为力量的传递器,用恰当的发力方式将刀剑向前推出或者甩出即是这类技巧动作要领,之所以把这类技巧称之为亦刺亦砍的技巧,是因为将刀剑推出的运动轨迹中,刀剑的尖部不断向前刺,而刀剑的刃部又不断向前劈,这样在运动轨迹中尖部与刃部都可以击敌,既可被称作刺也可以称作砍。

    速度快,幅度小,预兆动作又小,这些就是此类技巧最明显的优点,是刺与砍两种技术优点相折中的技巧。这类技巧可以说是比较高阶的技巧,是只有系统训练才能体会的技巧了。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