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哥哥,语言学博士,专门研究汉藏语系的语言 阅读原文 “嘬嘬嘬”的声音在很多文化中用于呼唤动物。虽然我们写成“嘬嘬嘬”,从语音学上来说,这种音叫嗒嘴音(亦称吮吸音、咂嘴音、喌,英文为 click)。一般来说,我们呼唤动物的时候都会连续发出齿龈嗒嘴音(可能还有点圆唇),国际音标是这么写的:[ǀʷ.ǀʷ.ǀʷ.ǀʷ.ǀʷ]。 这种动物呼唤声(animal calling sounds,法语有一个很好的术语:huchement de berger)是人类自己想象的与动物沟通的方式。那么是不是所有文化中,动物呼唤声都使用嗒嘴音呢?很可能,你没走出中国,其他地方的狗狗就听不懂了! 请您到四川的阿坝州看看嘉绒语吧。 嘉绒语的动物呼唤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家畜、家禽对应不同的声音,仿佛嘉绒人认为每种动物都有不同的语言,所以要用不同的方式与它们对话。Jacques (2013)在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1]里发表了一篇有关嘉绒语茶堡话状貌词的文章,里边提到了茶堡话的动物呼唤声。我们来看下表: 茶堡话的动物呼唤声区分猫、狗、家禽、山羊、绵羊、马、犏牛、奶牛、黄牛和猪。犏牛还分公母,猪还分大小。有呼唤的声音,也有驱赶的声音。 有人问,这些动物呼唤声,是否是模仿动物的叫声?可能有一小部分是,但大部分都不是。呼唤家禽的 tʂutʂutʂutʂu,可能是模仿鸡叫。而成年猪的其中一个呼唤方式,ʔwan ʔwan ʔwan,可能也是模仿猪叫。但是其它的呼唤声可能有别的来源。比如驱赶狗的 soŋ,应该是藏语借词(སོང་ “去”的过去式)。还有一些可能跟动物的名称有关,但大部分都看不出来源。 看完了茶堡话,咱们再往西走一点,到金川和壤塘县看看绰斯甲语。赖云帆曾经不知羞耻地在好几个地方(至少在巴黎和上海)做过同一个报告[2](当然你也可以在他的博士论文[3]里看到),就是有关绰斯甲语的动物呼唤声的。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看法。我们主要看看绰斯甲语的斯跃武方言(壤塘)和俄热方言(金川),为了方便,我们就只看呼唤声,不看驱赶声。 猫 斯跃武:lîːlililili ; læ̂ːlælælælæ ; tsəʁə̂.tsəʁə 俄热:lîːlililili 狗 斯跃武:tsæ̂ (大狗) ; cʰə̂ɣcʰəɣ (小狗) 俄热:tsâ 鸡 斯跃武:kûːkukukuku 俄热:kûːkukukuku ; tʂûːtʂutʂutʂutʂu 猪 斯跃武:æ̂ːrurururu ; æ̂ːnunununu 俄热:ɑ̂ːrurururu 牛(总称) 俄热:âʁa.âʁa ; ʁâʁa.ʁâʁa 我们要注意这个结构:CaQa(C 为一个辅音,Q 为一个小舌辅音) 黄牛 斯跃武:ôːbəle.bəle.bəle (公,这个可能跟 bəlé '黄牛'有关);ôːŋɑŋɑŋɑŋɑ (母) ; kæ̂ːkækækæ (小) 俄热:bâʁa.bâʁa 俄热的 bâʁa.bâʁa,是在牛(总称)的âʁa.âʁa 的基础上加了一个 b-,可能也跟黄牛 bəlé有关。 犏牛 斯跃武:ôːvlevlevle 俄热:vlêːvlevlevle 牦牛 斯跃武:ôːxɕəɣ.ô.xɕəɣ (母) ; ôːrerere (公) ; tɕîɣə.tɕîɣə (小) 俄热:tɕîɣə.tɕîɣə (牦牛总称) 我们看到俄热对牦牛统一呼唤声 tɕîɣə.tɕîɣə,被斯跃武用来专门呼唤小牦牛。 山羊 斯跃武:tsə̂ɣə.tsə̂ɣə 俄热:tâqa.tâqa 绵羊 斯跃武:ôːlaʁa.laʁa 俄热:lâʁa.lâʁa 我们比较山羊的 tâqa 和绵羊 lâʁa.lâʁa,它们跟牛(âʁa, ʁâʁa, bâʁa)一样,属于 CaQa 的音节结构。而山羊的 tâqa 的声母正好可以软化为绵羊的 lâʁa,或者反之,绵羊的 lâʁa 可以硬化为山羊的 tâqa。在道孚语的某些方言里,绵羊正好就是 laʁa,而山羊不存在 taqa 的名称,所以可能山羊的呼唤声是基于绵羊创造的。 马 斯跃武:ɑ̃̂ːɕoɕoɕo ; ɕîɣə.ɕîɣə 俄热:ôːɕoɕoɕo 我们发现,斯跃武的ɕîɣə.ɕîɣə跟呼唤牦牛的 tɕîɣə.tɕîɣə就是擦音和塞擦音的区别。同时斯跃武的山羊 tsə̂ɣə也有点相似。 赖云帆根据对绰斯甲语动物呼唤声的音节结构呈现出来的相似,提出了一个根据动物呼唤声的动物分类,可能体现了绰斯甲先民对家畜的认知,他们可能使用类似的呼唤声去呼唤他们所认为讲同一种“语言”的动物。比如牛、羊,都记录了 CaQa 的音节结构,而牦牛和马,都有(t)ɕ(s)îɣə的呼唤声。也许绰斯甲先民是把牦牛和马当成能互相对话的动物。这也许跟牧民的生活有关,牦牛和马可以用于负重、运输货物。 同时 CaQa 和(t)ɕîɣə也有音节上的相似,很可能 -Q- 和 -ɣ- 是根据元音不同呈现的条件变体(这个是南开大学的阿错老师看出来的,在这里感谢他)。于是就作出了一个民族动物学的关系树,可能反映了原始绰斯甲使用者脑中的家畜分类(tsʰæqrærə̂ɣ是一个生造的词汇,作为这个种类的名字。来自 tsʰæqrælé '羊粪',但它的词源是 tsʰǽd '山羊'和 qʰrîɣ '母牦牛'的结合): 这个想法仅仅是一个有趣的猜想,还需要更多的田野调查来验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