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宿six,专注医学干货和病房故事写作,有事联系微信songs233 阅读原文 所谓断骨增高,其实在医学上更多是用“肢体延长术”来称呼它。 “断骨增高”的由来 这种手术在 19 世纪就已经出现,兰根贝克(Langen beck V,1869)、霍普金斯(Hopkins,1889)和艾斯堡(Eise-lsbergV,1897)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方法,其中主要是一次性截骨延长术[1]。可是由于其严重的副作用,一直发展受阻,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伊力罗夫(Ilizarov G.A)才发现一种行之有效肢体延长术方法,我们也一直称当今的肢体延长时代为伊力罗夫时代[2][3]。 而所谓的断骨增高也属于肢体延长术中的一种类型。即通过人为制造骨折间隙,再通过轴向加压以及骨折间隙加压(通过钢针强度实现)能刺激成骨骼填补间隙,达到增高的目的。 而肢体延长术真正的目的是用于治疗因较大的骨缺损(感染、创伤、肿瘤等骨切除)所致肢体短缩、多种原因的身材矮小、骨骺损伤后的肢体不等长等伤病。也就是说,现在的肢体延长术主要使用在帮助肢体畸形的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形态和功能方面。例如:应用短缩 - 延长技术在高能量爆炸导致的小腿严重创伤保肢中的疗效[4]。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这些很多是家庭里面顶梁柱的壮劳动力减少损伤后的感染风险与残疾可能,以求恢复工作能力,减少社会负担及家庭压力。 还记得之前在骨科的同事和我说过一个病例: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在工地里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小半个左侧小腿被炸得血肉模糊,送到急诊后我们打开小腿一开,里面满是砖块碎片,泥土和各种物质,胫骨也被炸了一半,按照手术原则我们应该紧急清创,去除异物和污染组织,可清完创发现骨头都少了好长一截。临床原则先保命再保肢,本来考虑过截肢,可是他家里人死活不同意,毕竟还年轻,就在病人的同意下就开始尝试这个肢体延长术,所幸小伙子身体很好,裸足部较完整未有大碍,人也年轻,最后骨头也长起来了,也不用截肢了。 肢体延长术的副作用 凡事有利皆有弊,肢体延长术近几年在国内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副作用也往往不容忽视。而我们也将这些副作用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 1. 针道感染和钢针松弛:在断骨增高中,需要使用钢针固定两侧的骨头与皮肤。尤其是在断开的两侧发生概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钢针长期固定,针道与外界相通,长过程中钢针切割皮肤,导致感染的发生以及钢针松弛。 2. 肌肉挛缩:肌肉毕竟不是骨科,延伸性较差,延长超过一定限度极易导致肌肉的挛缩。 3. 延迟愈合和不愈合:也就是导致终身残疾的最后主要原因,骨骼的愈合与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人的年龄,营养状况,体内维生素 D 的水平,创伤端骨骼的平整程度,有无发生感染等,不恰当的手术,特别是在一些小作坊,不正规的医院里,往往由于技术不到位,前期准备不充足等,导致骨折两端迟迟不能愈合,甚至导致骨折断端无法愈合等不可逆的损伤。 身高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有一说一,真不用因为身高太自卑,身高对男身来说不是吸引人的关键。 你看拿破仑身高也没有 1.8 米,甚至 1.7 米都没有,不照样让整个欧洲匍伏在他脚下,不过要真说到增高的小方法,我只能说增高最好的时候在 10 年前(当然是指我的 10 年前),或者现在尽量别变矮。 如果你还年轻,或者注重孩子的身高,那就注意营养和运动的平衡。 多喝牛奶,多运动:牛奶补钙,运动特别是篮球等(不要剧烈)可以有效在青春期提高人的身高潜力。 营养充足,均衡饮食:只有你的身体有充足的营养,你的身体才会有长高的动力,君不见建国以来我国人均身高节节攀升,去东北三省看,当今 17-18 岁的小伙子个个 1.8 米。 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增高的不可或缺的小窍门。 如果你已经过了长高的年纪,二十多岁了。那可以多锻炼背部肌肉与颈部肌肉:这条是针对老鲜肉们的,可以让你的身姿挺拔,把 1.7 米发挥出 1.8 米的效果,可别小看这一点,其实随着年龄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有些人的身高不增反降。 一方面是随着年纪的增加,椎间盘开始退化变薄,其内的水分逐渐减少,椎间隙就会相应地变窄。假如每个椎间隙变窄 1 毫米,那就是 2.4 厘米;如果每个椎间隙变窄再多一点,那就将近 3~5 厘米。当然这只是个极限假设,保持良好运动与健康饮食,完全可以防止出现这种肉眼可见的“变矮”。 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脊柱的弯曲度发生变化,人体正常脊柱存在着一定的生理曲度,而由于一些人坐姿存在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弯曲度改变也会导致身高发生变化。 此外,注重个人能力,创造足以撑起生活的高度更加重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