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10-23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31
    赞:
    46
    [​IMG] 鸽子Gezi,哈佛妈妈的「KnowYou&Kids」指南;丁香妈妈签约作者 阅读原文

    如何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对应的问题是——如何管束我们的孩子?管,要如何管?

    行为管束 vs 心理管束(Behavioral Control vs Psychological Control)

    经常有人问我,你会如何管你的宝宝?

    我会回答说——我会精神上溺爱他,行为上管束他。

    什么是在精神上溺爱他?

    即精神层面,我会无条件爱我的孩子,只有爱,没有精神束缚。

    这里我会提到两个概念,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和行为控制(behavioral control)。

    心理控制指的是,通过控制孩子的心理感受,情绪,想法来「控制」孩子。比如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一点都不像个男子汉。你能不能别哭了,丢不丢人。妈妈这是为你好,你不用明白,照做就行这种「心理控制」指的是利用孩子的心智的弱点,或者其实是人的心智弱点,那些恐惧的东西,害怕失去的东西,来达到一时的效果。这就像是嗑药,短期看似是「有效」的,但是时间长了,这种控制升级,达到这种控制的阈值不断增高,家长和孩子都会采用更极端的方式「控制」和「摆脱控制」。

    这些话在我对周围日常观察中,出现的概率非常高。但是你可知这些话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吗?

    心理控制,最常见的两种方式:

    • 有条件的爱。我家的老人就曾经对大宝说过,你不找我是吧,你不找我就再也别找我了这是典型的有条件的爱,这种对孩子的爱,是建立在孩子必须时时刻刻对你有反馈的基础之上。否则,这种爱就要消失了,再也别找我了。而正确的方式是,不论孩子对我如何,亲近我或者疏远我,我对孩子的爱一成不变。
    • 激发孩子的内疚感你知道妈妈我每天工作,就是为了供你上学吗?你还不好好学! 你知道我自己省吃俭用,就为了给你交学费吗?我为了照顾你,连工作都不要了.... 这些,是不是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这些话在告诉孩子自己的付出,在把一些结果(没有工作,省吃俭用)归咎到孩子的身上,是把父母自己的感受凌驾于孩子的感受之上。这种被激发的内疚感,有区别于孩子因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自我评价形成的内疚感。前者是不利的,会造成心理阴影,贬低自我价值。后者是可取的,是人的正常感受。

    被父母心理控制的孩子,要么会心底里依附于父母的期待和评价生活,要么就为了摆脱父母的控制产生极端不良行为。

    被心理控制的孩子,他们的感受不被认可,他们不被支持和鼓励进行自主思考,他们或许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而变乖,他们或许为了不产生内疚感,为了弥补父母的付出而不断要求自己,失去自我。他们可能看似主动积极,但是内心依附于外在的压力。缺乏内心对自我的肯定和内在驱动力,情绪上可能产生焦虑和抑郁,并出现不良行为(Jennifer et al.,2014; Lansford et al.,2013;Bruggen,2010,Rinaldi & Howe,2012)。

    这种心理控制的方式,在传统老一辈人里比较流行,因为那个时候的目的是养儿防老。所以要让孩子知道,我为你付出了多少,我一切为了你,你要报答我,百善孝为先,你要知恩图报,在老了后要照顾。但是现代社会,养育孩子已经变成了一种情感过程。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我们生孩子不是为了让孩子以后养我们,不是投资自我,而是为了爱他们,为了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拥有幸福生活的人。

    那我们需要管束孩子吗?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是社会性动物,需要遵守规则,成为表里如一的人,需要信守承诺,敬畏未知,需要自我约束,知道有何能为何不可为。

    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有很多优势。在这里列举部分:

    • 自主性较强,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能够从一而终的坚持。
    • 有普世的是非观,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 尊重自我,不会因为他人的看法而盲目改变自己,认可自己的存在,并愿意不断地成长和提升自己。
    • 有良好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孩子还会主动学习、阅读、喜欢通过自己的时间和努力有所收获,坚信努力的价值,对外部内部都具有充足的安全感。

    那么如何在行为上管束我们的孩子?

    首先一定不要用心理控制的方式去让孩子守规矩。比如,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样的遵守规则,依附于父母。当妈妈在的时候,为了不让妈妈离开,我会好好吃饭。当妈妈没在身边,那我就可以边玩边吃了吗?我们要做的是要让孩子真正的自己发自内心的去守规矩。

    如何做正确的在行为上管束我们的孩子?

    第一,关于规则的建立,让孩子参与一起建立家庭规则,让他们明白规则的意义,我们非常爱他们,但是爱不代表纵容。规则会让我们的家,学校,社会更有序,更有效率,更美好。

    给他们有限的选择权作为引导。这里有限的选择权是既引导孩子他在当下应当做什么,又给孩子选择的空间,从而让他们感觉这虽然是当下需要面对和遵守的规则,但是是自己决定的。比如吃饭多长时间,15 分钟还是 20 分钟。比如看电视每天多长时间。比如每天的惯例是,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几点我会收拾好厨房等等。——这一点,是给孩子自己一个「自我定义权」,这也是常常会被我们忽略的一点,比如孩子内心想要看会书,在孩子行动之前,家长给出命令而不是选择权,说「宝宝去看会书吧」,这个时候孩子的自主性会被消磨,因为孩子内心会觉得——我本来就是想要去看书的啊,我本来就喜欢看书,你看不到吗?为什么命令我去看书呢?

    第二,重复规则。再刚开始建立好规则的时候,孩子一般很开心,有的能坚持一个星期,相信我,这已经是很棒的状态了。通常可能几天,甚至第二天这个规则就全然不存在了。那我们要温柔儿坚定的,一遍,一遍,又一遍,重复给孩子们。千万不要说「我三天前刚说了这个事,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这里的重复规则是需要养育着带着耐心,和对孩子公平的期待,比如要清晰的认识到小孩子的规则意识本来就需要日积月累来培养的,不要奢望你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孩子铭记一生,这不是对一个小娃娃的期待,这是对电脑硬盘的期待

    第三,在孩子破坏规则的时候,家长可以做什么?首先不要去管孩子要做什么。比如,我们规定,脏衣服必须扔到脏衣篮李里,在脏衣篮的衣服才会拿去洗。如果孩子们破坏规则,他们没有把脏衣服扔进去,那不好意思,我就当没有脏衣服可以洗。家长在这个时候不要一边碎碎念一边帮他把衣服放在脏衣篓里然后拿去洗,你这样做就错过孩子认识到规则本质的机会,规则的本质其实是方便事物更好更高效的运行,而不是为了谁的方便。所以此时不要去说教,去唠叨。少说,用自己的行动去遵守我们制定的规则。通常,如果孩子几天没有干净衣服穿,那他们会开始照做。他会觉得,我没有衣服穿了,不是因为妈妈没给我洗,而是因为我自己自己没有扔在脏衣篮,我要赶紧把衣服扔进脏衣篮,这样就会被洗掉。当然,不乏也有极端情况,比如我衣服不干净,我就不穿衣服了,非要光着,那那怎么办?如果是我,我会拿着他的脏衣服,开车到他学校门口,或者到公园门口,然后和他说,如果你要光着进去,我想这样真的不太好。我可以等你在车里把衣服穿好,再进去玩。

    第四,家长要自己遵守规则,说到做到,做不到的不说,或者说的时候说明「我不确定是否能够做到,但是我会尽力而为。」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的种种复杂情绪,比如不忍心,比如「自己干脆做了省心」等等,自己在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一直在玩,说话,我们规定了吃饭时间 20 分钟,20 分钟以后,我会把盘子收走。那 20 分钟到了,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还没吃完饭,怕他们饿肚子,就说快点吃继续吃。这个时候,家长自己就没有去遵守规则,孩子一看,原来这个规则这么容易就能被打破了,那我以后再也不用遵守了。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定是父母,一定要自己首先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严格的遵守。孩子通常都会通过不同方式去试探这个规则,去试探爸爸妈妈是不是认真的,试探规则是仅仅针对管教他,还是一个家庭都要遵守的。当他们发现,规则有弹性,规则有变化,规则爸爸妈妈都不执行,规则就是为了约束他一个人制定的,那他们为什么要遵守?

    • 他们为什么要一定在 20 分钟内把饭吃饭,当他们知道他们不吃饭,妈妈依然会让他们继续吃饭。
    • 他们为什么要回家以后先写作业然后要在 9 点前交给妈妈检查,当他们知道不管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妈妈反正都会检查?
    • 他们又为什么要把玩具衣服收拾好,当他们知道即使不收拾,爸爸妈妈也会给他们洗衣服,爸爸妈妈也会给它们收拾好?

    第五我们干涉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的思考。如果我们要跟孩子们谈一谈他的行为,谈话的原则是,我们仅仅是从孩子的行为层面出发,我们要认可孩子的感受,接纳感受,然后一起想办法改变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这个感受不关于孩子。

    • 我们可以说,你把你曾经喜欢的玩具给摔坏了,妈妈觉得有点失落呢,这个玩具看起来真的是称职的小伙伴呀,你自己觉得难过吗? 如果孩子也有些难过,那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找找原因,孩子的行为就会在下一次得到成长和约束。
    • 我们可以说,你不好好吃饭,妈妈很担心你的身体。你为什么不想好好吃饭呢? 是不喜欢饭菜,还是有别的原因? 我们可以一起聊聊吗?

    千万不要把孩子的行为跟对他的评价联系到一起。我们不要去评价孩子,不要说,你考这个分数,别人比你高出这么多,怎么就这么笨呢?

    千万不要去讽刺,挖苦孩子,不要揭穿孩子

    如果孩子的做事动机的确不好,我们也要先接纳引导正确的方向。

    千万不要刺激孩子的焦虑。比如:你再不好好学习,就一辈子卖红薯吧。这句话既没有让孩子更想好好学习,又给了孩子错误的是非观,那就是卖红薯的人都是不好好学习,卖红薯是不光荣的,是不好的职业。孩子并不具备处理好焦虑情绪的能力。这种过度的焦虑,不会激发孩子的斗志,相反的,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的话语反应的是自己的过度焦虑。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然后请孩子接纳理解妈妈的焦虑感受,然后帮助孩子,一起战胜考试的焦虑情绪,找到好的方法应对。

    总结来说,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一是他们最好有参与感。家庭规则的参与感,家庭每天日常惯例的参与制定。对于老师来说,可以开班会讨论班级规则。

    然后我们家长要耐心的,一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第一步。如果孩子坚持了一周,那一周以后我们需要再次开会,重申规则。

    最后,最重要的,我们家长要先遵守规则。不要管孩子做了什么,自己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然后坚持。我知道很多家长心软,但是,请坚持。相信你一定会看到成效。

    Ps:有一些脾气比较倔犟的孩子,一定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很爱他们,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的爱无关于规则的遵守。然后让他们了解规则的意义。规则只是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我们的时间更有效率。

    那对于小宝宝,当他们没办法参与制定规则,参与谈话的时候,怎么办呢?

    一个孩子需要能够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分开的个体而且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同时,他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记忆能力,能够回想起爸爸妈妈的指令,比如「别动那个插座」,这是 ta 能够遵守规则的前提。

    这个能力大概是从 12-18 个月开始萌芽的,幼儿能够很清楚的知道妈妈的愿望和期待,并且能够遵守简单的要求和指令(Kochanska,Murray,& Harlan,2000)。逐步的,随着孩子的语言发展,注意力的发展能够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指控的能力(Else-Quest et al., 2006)。

    养育者如果是温暖的,给予鼓励的,那孩子越有可能合作并在自我控制力上得到发展(Kochanska, Murray, & Harlan, 2000)。

    随着自我控制力的增强,家长可以慢慢的扩展他们希望孩子遵守的规则,从安全准则,到尊重物品归属,到家人的日常惯例,还有简单家务活。这个扩展一定是跟他年龄和认知水平相关。在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比如拿勺子吃饭。让他们帮忙做简单的家务,比如说让他们帮忙把衣服拿去晾晒,哪怕他们帮助不大,也一定要让他们搭把手。

    孩子都很难停下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时,比如看电视,我们需要提前提醒,给予提前的警示,例如:「还有一集就要关掉喽」。

    注意语言的简练。过多复杂的语言只会让他们束手无策。

    依然很重要的是,孩子需要父母一遍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和监督。

    [​IMG]

    总结——如何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

    • 1.温暖的,鼓励的养育方式,避免采取心理控制的方法管束我们的孩子。
    • 2.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减少使用直接的命令
    • 3.重复提醒规则
    • 4.家长要首先树立遵守规则的榜样
    • 5.不要用孩子的行为来评价孩子自身
    • 6.家长和孩子都是规则的执行者,家长不要摆出一副家长是规则的制定者,只有孩子需要遵守规则。
    • 7.惩罚是在规则范围内执行的,比如没有丢进脏衣篮的衣服爸妈不要洗,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警示,切勿进一步惩罚孩子。
    • 8.在规律的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制定规则,保证规则的共同可长期执行性和可靠效率性。也就是在制定规则前,家长首先想的是「我能坚持吗?」「这个规则的意义是什么?」「这个规则符合孩子现阶段的心智吗?有没有强求和为难?」
    • 9.规则明示。比如可以把规则写下来,贴在家里的角落,也起到重复的作用,比如放脏衣篮的位置贴上便签「吃掉脏衣服的大嘴兽」,在宝宝的玩具收纳箱贴上「小动物的家」,鼓励宝宝玩完让玩具们也「回家休息」。可以采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法给孩子做引导和重复。

    参考:

    Bruggen, C. O. V. D., Stams, G. J. J. M. , BGels, S. M. , & Paulussen-Hoogeboom, M. C. . (2010). Parenting behavior as a mediator between young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ality and their anxiety/depression. Infant & Child development,19(4), 0-0.
    Else-Quest,N.M.,Hyde,J.S., Goldsmith, H.H., & Van Hulle, C.A.(2006).Gender differences in tempera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 33-72.
    Kochanska, G., Murray, K. T., & Harlan, E. T. (2000). Effortful Control in Early Childhood: Continuity and Change, 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 220-232. http://dx.doi.org/10.1037/0012-1649.36.2.220
    Jennifer, E., Lansford, Robert, D., & Laird. (2014). Mothers' and fathers' autonomy-relevant parenting: longitudinal links with adolescents'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DOI:10.1007/s10964-013-0079-2
    Lansford, J. E. , Laird, R. D. , Pettit, G. S. , Bates, J. E. , & Dodge, K. A. . (2013). Mothers' and fathers' autonomy-relevant parenting: longitudinal links with adolescents'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3(11), 1877-1889.​

    大家好,我是鸽子,和一双儿女共同成长的幸运妈妈,也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罗切斯特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研究者,目前专注心理学对于育儿、家庭、婚姻实践中的运用,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和你的小孩是我的初心。初来知乎,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有帮助的内容,请大家多多关照。;)

    [​IMG]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