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BlueOwO,美剧推荐 - 好剧分析 - 音乐分享 阅读原文 Netflix 秋季惊喜之作,具有电影质感的高级「爽剧」。 说实话,在看剧之前,我的期待值挺低的。 一个神童少女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听起来有点老掉牙。 没想到一集接一集,根本停不下来,真香。 那么这部剧究竟有怎样的魔力? 【目录】 剧名&译名 剧集背后的故事 本剧的「魔力」 一些感想 & 遗憾 最喜欢的一组海报,其实是三张,但是可以完美拼接在一起【整理不易,欢迎点赞支持】 1、剧名 & 译名 剧名 The Queen’s Gambit 本义是国际象棋中的经典开局方式,中文翻译为「后翼弃兵」。 在本剧中其实有两层含义: 一个是术语本义,突出国际象棋这一核心要素; 另一个则是利用 Queen 双关这是一部女主大戏。 Queen 是棋子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而女主也是棋坛顶端唯一的女性——当之无愧的 Queen。 那么什么是「后翼弃兵」? 简单而言,就是作为先行的白方,牺牲掉皇后一侧的边翼兵,来获取对中间场地的控制权(exchange wing pawn to gain more control of the center)。所以这个术语其实是「皇后舍弃了边翼兵」的缩写(queen sacrifices its wing pawn)。 放在棋盘上来看,牺牲的皇后一侧的边翼兵,如左图红圈;同理可知「王翼弃兵」,就是牺牲国王一侧的边翼兵,如右图黄圈。 黑方应对后翼弃兵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接受弃兵,(绿圈)拿下对方 sacrifice 的这个兵,失去对中场的控制权。 另一个则是拒绝弃兵,派兵守卫,保住中场。 如果白方吞下黑方中路兵(绿圈),那么黑方派出的另一个中路兵就可以吞下刚刚占据黑方中路的白方兵,最后双方在中路 center 还是各有一个兵在。这也是最常见的应对「后翼弃兵」的方式。 更多关于「后翼弃兵」的解释、动图演示,参见:Queen's Gambit (How To Play It, Attack It, And Counter It) 而关于译名有不小争论。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是支持本义翻译《后翼弃兵》(所谓的官方翻译),而吐槽最开始的译名《女王的棋局》。豆瓣开始使用的是后者,然而呼声太大,现在也改成《后翼弃兵》。 原因大概是后者看起是门外汉对剧名原义的曲解——Queen 本义棋局中的皇后,却变成了「女王」;Gambit 其实就是开局的固定术语,却变成了「棋局」,让人怀疑是不是译者看错成了 Game。 但我认为《女王的棋局》是更好的译名。 的确,后翼弃兵更为准确,然而却因为准确,失去了剧名原本的魅力。 首先,女王的棋局更简单易懂。 「女王」——女主戏,「棋局」——国际象棋,要素鲜明,基本能让人一看到剧名,就大致知道剧集的核心内容。(反观「女王的开局」,什么开局?国际象棋的要素就缺失了。) 那么后翼弃兵呢? 讲真心,这真的是一个让门外汉摸不着头脑、佶屈聱牙的词组。 我最开始还以为「后」是后来的「后」,直到去了解了术语真正的含义,才真正恍然大悟,轻松地记下这个词组。但是对于大部分观众呢? 其次,女王的棋局翻译出了双关。 像我前面所说的,Queen 不仅是指皇后棋子,更象征着女主,代表女主在男性统治的国际象棋界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好像棋局中唯一的女性、确具有最强能力的皇后。 所以在译名中直接把「女王」这个词拎出来,正好强调了这个双关。 不然为什么不说 the king's gambit?没说女主就偏爱后翼弃兵,而不喜王翼弃兵呀。 而至于后翼弃兵,大多数门外汉观众应该很难立刻把「后」联想到皇后吧。我认为是体现不出原名中的这个双关含义的。 还有小伙伴纠结棋局中没有女王,只有皇后。 诚然,棋局中的 queen 之所以翻译成皇后,是因为她和 king 国王配套的,「皇帝正妻」。 而同样是 queen 的女王,则是「女性国王」。 那么本剧中的女主,是名字里都要带着国王的「皇后」,还是更为霸气的「女王」呢? 正因以上几点,我个人是更倾心《女王的棋局》这个译名。并不知道这个译名的原始出处,即使不是「官方」,也胜过「官方」。 再说了,译名不能只追求准确。「信达雅」,不能只求之「信」,不求「达」和「雅」吧。如果观众连名字都读不通,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2、剧集背后的故事 介绍一点剧集背后的一些故事。 1)小说改编 本剧是根据 Walter Tevis 的同名小说改编,原作于 1983 年发行。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国际象棋手,级别是 Class C,大概就是剧中总是同时出现的两位小哥的水平。 Class C:平均水平的棋手,大多数努力的人可以达到这一水平。Average club or tournament player, most people can achieve this level if they work at it. 不过很不幸的是,在小说发行后一年(1984 年),作者便因病去世。 剧集挺忠于原著的,就是一个名叫 Beth Harmon 的天才象棋少女的成名故事,没有「性转」。 虽然我没有看过全书,但是稍微看了一下最后一场比赛的摘录,剧集基本与其一致。另根据看过原著的影评介绍: 小说原著很短,除了棋局之外,没有什么对话和故事,所以在改编上很有挑战性。 小说作者 Walter Tevis 2)女主原型 因为作者早逝,所以没有来得及有对女主灵感来源进行「官方解释」。 但是根据不少评论家的观点,Beth Harmon 的原型是美国天才棋手 Bobby Fischer。 Bobby 是神童棋手,15 岁成为 grandmaster,18 岁获得全美冠军,最终于 1972 年获得了世界总冠军(与剧中女主获胜几乎同一时期),年仅 29 岁。 13 岁(左),17 岁(右) 然而很快地 Bobby 便退出了竞技赛场。后期 Bobby一直被精神疾病所折磨(他的母亲也患有遗传性精神疾病),发表了不少疯狂的言论(称赞 911),甚至公开叫嚣美国政府。他疑神疑鬼,甚至还怀疑有人给他下毒、在监听他等等。 后来他重返赛场,也不顺利。92 年,为了参加一场在一个争议地区举办的比赛,Bobby 无视了美国政府的警告,最终被美国政府通缉,在海外流亡。 04 年他在日本因使用吊销护照而被逮捕,被关押了几个月。最终 somehow 获得了冰岛护照,在一个举目无故人的异乡度过了自己的晚年,于 08 年去世。 青年(左),老年(右) Bobby 凄惨的后半生,无论是精神疾病,以及对主流观念的抵触、甚至忤逆美国政府,都让人不禁联想到剧中遭受药物、酗酒问题困扰,并且特立独行的女主。 只不过,女主相比于 Bobby 是幸运的。在她觉得自己最孤独无助的时刻,蓦然回首,却发现身边其实有一众默默关注她、愿意帮助她的好友,她也最终不负众望,逆境而上,获得了成功。 在叙述 Bobby 对国际象棋的喜爱时,描述道他甚至喜欢坐在浴缸里下棋,立马就让我想到了剧中同样展现女主在浴缸中下棋的这一个场景。 3)剧集成型 本剧导演 Scott Frank 电影界出身,曾经是《金刚狼 3》的编剧之一,一直活跃在电影界。 后来他想要拍摄一部自己撰写的关于西部女人镇的电影,但没有电影公司肯接,最终卖给了 Netflix 网飞,制作了 7 集迷你剧《无神 Godless》,好评如潮(豆瓣 8.8,IMDb 8.3) 2017 年《无神》的成功让 Scott Frank 尝到了美剧的甜头。不久 Allan Scott 就带着《The queen's gambit》的剧本找上门来,想让 Frank 来导演。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剧。 Scott Frank 在网飞的这两部作品,同样都是 7 集迷你剧,因为他本人认为这是最好的长度。两部也都是以女性为主角,讲述了激动人心的女性故事。并且两部剧的摄影、布景都十分具有电影质感,被影评人评为「movies, but longer」。 知道了导演的经历,你应该能更加理解本剧的女性主题和电影质感是从何而来的了吧。 无神(左图,2017)vs 女王的棋局(右图,2020) 顺便一提,本剧主打海报的细节,棋盘上的酒瓶(黄圈)和药瓶(绿圈)俨然成为棋子,也暗示了女主酒瘾、药瘾的问题。 主打海报 3、本剧的「魔力」 聊了背景,那么本剧的魔力究竟是什么呢? 恰到好处的叙事节奏,精美的制作,电影质感的摄影与布景,已经被不少答主提到了。我在这里想重点表扬一下角色方面。 1)女主大戏,女主魅力顶半边天 我想本剧至少一半的魔力都来自于女主和女演员 Anya Taylor-Joy(ATJ)的魅力。 我对 ATJ 最早的印象是来自于 16 年电影《分裂》,她在其中扮演一个受害者,水汪汪的大眼睛,简直是一副小鹿斑比般楚楚可怜的面孔。虽然只是一个配角,演技也完全被一美压过,但是凭着别致的颜值留下了不小的印象。 ATJ,《分裂》 而在本剧中,担任挑起大梁的女主,ATJ 有了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演技(参见下面三张图表情的微妙变化),为年少的懵懂到成年后的成熟感,完美地展现了自己的 range. 棋局惨败 失败后的思考 最终获胜后的自信 并且因为剧中有大量的近距离面部特写(上面 3 张图),也是全方位地展现了 ATJ 实力过硬的颜值。(除了正面特写,当然还有侧面,如下图) 还包括恰到好处、简朴而不简单的穿搭,进一步提升了女主魅力值(完全秒杀隔壁 emily in paris)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剧虽然整体色调偏灰(尤其是前几集),但是其实有利用布景与调色,将人物背景中加入了不少偏暗的暖色系色调,从而使得女主的一头红发变得柔和,不显得刺眼。 看完让人不得不惊叹一句,女主真漂亮。(真不愧是差点扳直男记者的女子 hhh) 2)出彩的配角 一个讲述天才少女成名的故事,如果放在 2 个小时的电影中,我想更多会着重于她个人的成长与内心纠葛以及比赛的激烈程度,而减弱配角的分量。 然而正是因为时长扩展到了 7 个小时,有了充分的空间去展现女主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 因为她的形象、她的存在,不仅仅是来自她自己,还需要依托她身边的人。 A. 最重要的配角,想必便是仅仅在第 1-2 集出场的修理工大爷。 修理工大爷对女主的意义,不仅是作为她的第一任「师傅」、给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是她真正拥有过的一位「父亲」。 亲生父亲不见踪影,冷漠的养父形同虚设,而修理工大爷却在女主童年真正陪伴过她、真正教给她知识与规矩,并默默给予。 他虽然外表冷漠,但却有着一颗温暖的心。 虽然看似威严无情,但是在见识了女主棋技之后,没有羞愧嫉妒,而是将她引荐给他人,给她提供更广大的平台。在女主口出粗鄙之语后,没有大发雷霆、打骂女主,而是通过时间自己默默消化,最终原谅了女主。 在女主被抓包禁止下棋之后,虽然看似无视了女主的恳求,但他内心明白一味沉溺于竞技与药物对于年幼的女主并无好处。但后来女主长大后向修理工借钱参加比赛,修理工却也毫不犹豫地寄给了她钱,助她重回竞技赛场。 他有时还有点可爱。在别人给他和女主拍照片时,他显得颇为紧张和一丢丢害怕,好像是长这么大没有见过这阵仗。 他是十分克制与内敛的。在最后女主离开时告别挥手但是他却没有回应的那一幕可以看出,之后几年女主与修理工可能也很少有交集了。正因如此,女主可能也一直觉得她让修理工失望了。 直到多年后她参加修理工的葬礼,回到童年的地下室,才发现这么多年来修理工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她,将她的获胜新闻粘贴在墙上,就好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在默默地对这位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说上一句——「我为你感到骄傲」。 他的葬礼上寥寥几人,也许他终身未娶,昏暗的地下室便是他的全部世界。但是这清贫甚至有点凄惨的生活,却没有让他成为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反而让他用自己的方式,一个父亲般的方式,默默地给予。 这也让女主顿悟,一直以来,她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B. 其次,女主身边的女性,没有一个多余的角色,她们都展现着那个时代不同的女性。 女主管,一个传统保守、严厉教条的女人; 亲生母亲,一个格格不入的女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却没有得到帮助,最后病情发作死亡; 养母,一个怀才不遇、被世俗观念所限、解脱后只可惜年华已逝、最终郁郁而终的女人; 黑妹闺蜜,一个人们眼中不入流的情妇、小三,但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且为朋友慷慨解囊; 法国妹,那个时代最解放的女性代表; 从保守到自由派,从角色述说着那个时代不同女性的遭遇。 特别想说一下养母这个角色。 她是一个典型的全职家庭主妇惨剧。被丈夫抛弃、没有收入。最开始她让女主几乎辍学般的出去比赛赚钱,确实是有利用女主的功利心在的,所以给这份母女关系添上了一份违和的色彩。 但其实她对女主也是有母爱的。比如女主年轻出去疯玩时对女主的关心,女主给她这个门外汉讲起时她还耐心地倾听,等等。 但是她又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母亲。粗心到忽视了女主偷拿药,还让女主喝酒,最终导致她产生了酗酒问题。 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有着美好愿景、怀才不遇却安于现实的平常人。弹得一首好琴,还梦想异国的恋人,然而现实总将她拍回谷底。所以她沉迷于酒精,沉迷于电视剧,沉迷于虚幻的美好世界,却很难主动去改变现实。 直到最后在异国他乡彻底梦碎,不知道是否有心碎的原因,她最终还是在酒精与幻想中死去,令人唏嘘。与女主后来的经历相对比,有着更强烈的警示作用。 C. 最后,其他几位男性角色。 女主情路上的「铁三角」:让女主情窦初开的男记者 Townes,让女主知道自己不再孤独的小可爱 Harry,督促女主棋技进步、友人之上恋人未满的 Benny。 还有难得的没有刻意抹黑苏联、老谋深算、但又风度翩翩的俄国棋手。 加上前面的女性配角,每个配角其实都仅仅在女主的整个故事中出现了一小段,然后便退出了故事线。 有人可能会说显得局促,角色没有很好地铺开情感线。 但是我却觉得这才是让这部剧更加有共鸣的点:生活中的友人来来去去,虽然只是我们人生轨迹上的一小段旅程,却也弥足珍贵。甚至在最后这些以为已经永别的友人能够重聚在一起为自己加油打气、出谋划策,才显得更加感动人心。 4、一些感想 & 遗憾 前面多多少少也谈了一些感想。这里还想补充的是,本剧的女权色彩,其实也还算明显,比如女主厌烦媒体报道自己时只是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比如女主怼继父说他根本没有用心倾听继母的琴声,他才是那个可悲的人等等。但是我觉得不同于有的女权影视作品刻意丑化弱化男性角色,这部剧的角色刻画是以一个平等的姿态,而且不说教,用故事阐明事理。 另外,我想故事最后的安排,就是让观众明白,不论是遇到人生大事(如竞技比赛),还是处于人生低谷(药物、酒精问题、抑郁问题等)时,都不要完全一个人承担。找寻朋友、亲人的帮助。也许你以为自己孤独无助,其实你所需要的就是说出那句「帮帮我」。 还有就是虽然本剧女主的一路开挂显得剧情偏「爽」而非足够深刻,但是就像网友所说的那样,生活已经够苦的了,看看爽剧开心激动一下,何尝也不是一件足以庆贺的事情。 另外,在看过几篇杂志影评之后,总结中差评的原因主要的有这两点: 1)故事节奏略缓慢,压缩成 3-4 集或者拍成电影会更好。 这一点我不赞同。电视剧优于电影之处就是有空间进行背景补充,如上述的配角塑造,或者是对女主个人经历的展开,都是让女主更加 relatable 与立体、让观众产生共鸣的要素。 比如与俄罗斯人比赛输了两次,看起有点重复,但其实两次女主的心境不同,第一次是年少不更事的青涩棋技,纵使再有才华也输在了心态与气场上,她是输给了对方;第二次则是暗示女主愈演愈烈的药物与酒精问题,这一次她是输给了自己。 如果放在电影中,这两次肯定会被合并为一次,却可能难以体现女主心境的变化了。 2)主题不深刻,许多可以深入的话题,如面对药物问题等,都没有深入。 这一点我觉得也算中肯,确实「爽剧」背后的主题也不算深刻,女主从药物酒精问题中重生的转折也有点突兀。但是,就像女主在给继母讲棋时说的那句话 I’ve noticed the moves they applaud loudest are the ones you play rather quickly. 我想为了整体效果,为了赢得掌声,有时剧集就是要舍弃一些东西吧。 彩蛋:女主&「Benny」的杂志照片 参考文章链接: The Queen's Gambit Is Based on a Fictional Book, but It Does Have Roots in Reality The Rolling Stones: ‘The Queen’s Gambit’: A Female Bobby Fischer Keeps Her Challengers in Check The Guardian: Bobby Fischer: from prodigy to pariah 整理不易,欢迎点赞支持 喜欢追美剧的小伙伴欢迎关注我哦~ 相关阅读: Netflix 本月另一部女主戏 如何评价美剧《鬼庄园》? 年度最佳剧集之一,70 年代的女性平权&反平权运动,同样的女主大戏,不一样的视角 如何评价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美剧《美国夫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