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甲骨文没提到夏朝,能否说明夏朝并不存在?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11-05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31
    赞:
    46
    [​IMG] 成湯咸,北大有鱼,其名为咸。 阅读原文

    不能。

    我本来以为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判定,没想到...

    可能是宣传出现了偏差,很多偏差,各种偏差...

    我们就事论事,本回答不扯别的,只谈甲骨文中关于夏朝存在的各种有利或不利的证据。

    回答【第〇节】讨论甲骨文中的「夏」字,【第一节】中讨论甲骨文中的「杞国」,【第二节】给出甲骨文对夏朝存在的一点积极的证据,最后【第三节】总结这个问题。


    〇.甲骨文的「夏」字

    虽然我们经常听到人说甲骨文中没有「夏」字,其果然乎?

    甲骨文中大抵是有「夏」字的。

    甲骨文中有一位占卜人的名字写作这样:

    [​IMG]
    甲骨文「夏」

    这个字上面是「日」,底下是「页」,我们暂时把它写作「暊」。

    「日」是太阳的象形不必说,所谓「页」其实就是一个跪着的人形——这个字画一个人跪坐在太阳底下,或许就是「夏天」的「夏」吧...

    但考释古文字禁绝「看图说话」,我们要论证这个字是「夏」,必须有文字演变的脉络。

    我们先看楚简中实锤的「夏」字:

    [​IMG]
    《清华简文字编》

    字形都是「日 + 页 + 止」。「页」底下加「止」,就是把「页」的人形画出了脚——古文字里「止」相当于脚形——这是古文字常见的演变。所以从甲骨文的「暊」直接跳到楚简的「夏」,大抵是能对上的。

    但为小心起见,我们还是看看金文。金文里有这些字:

    [​IMG]
    金文「夏」

    目测也都是人名,没有上下文,所以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实在有限。但对比甲骨文中的「暊」,这里的人形既长了脚,还长了手。为啥多画了手不太清楚,只从形体对应的角度来说,还说得过去。

    现在我们写的「夏」,则是直承秦系文字的「夏」。是这些形体把「日」省略,「页」上的手和脚也脱落后形成的。这种变化发生得也不晚,春秋时代秦国就这么写了:

    [​IMG]
    秦公簋「夏」

    这个字出自春秋秦国的「秦公簋」,是挺实锤的「夏」字。

    [​IMG]
    秦公簋

    总之,说甲骨文中的「暊」即「夏」字,应该问题不大。

    emmmm 我还记得在一本字书上看到过,说「暊」是「夏」的异体,但我刚刚实在没找到。

    但甲骨文中有「夏」字对「夏朝」存在能提供多少积极证据呢?

    很遗憾,一点也没有。

    甲骨文中「夏」只用作人名,没有提到任何叫「夏」的国家。就像「美」这个字造出来几千年了,但我们绝不能说「美国」也几千年了。我们只是用「美」这个字代指「美国」这个国家,周人当然也只是用「夏」这个字代指「夏朝」这个朝代。

    「夏」这个字和「夏」这个朝代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


    一.甲骨文中的「杞国」

    甲骨文中有「杞」这个国家,对夏朝存在能提供多少积极证据呢?

    很遗憾,还是 0。

    大家说,不对啊!书上都说夏朝的后代是杞国!

    ——这种误解来自于对先秦国族名号制度的完全不了解。

    我们现在总觉得给国家命名是很神圣的,但先秦其实很随意。学界争论几十年的「曾随之谜」——考古发现东周时期湖北有一个巨大的国家「曾国」,但文献记载中完全没这回事,只有一个「随国」在地理和规模上与之相当。所以「曾国」和「随国」是不是一个国家困扰了学界几十年。

    当然随着现在材料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实锤「曾国」就是「随国」,这不再是个问题。我们且不论为什么「曾国」也可叫「随国」,就说即便你现在捡到一块湖北写着「曾国」的文物,你就能说是这个「曾国」的吗?

    很遗憾,不行。湖北随州我们还发掘过一个西周早期的曾国墓地,但从墓葬腰坑等方面看,这个曾国绝非后来那个曾国。大抵随州本来就有一个曾国,但在西周末东周初,周人进驻此地,把原来这批曾人赶走,建立了一个新的「曾国」,这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曾国」。

    再比如周朝人,他们为啥叫「周」?是因为他们入侵了一个叫「周原」的地方,赶走了「周原」上的土著,于是就叫自己「周人」了,而「周原」上这批土著原本国号也是「周」。这在出土材料上很清晰。

    所以这片土地上至少有两个「周国」,我们现在熟知的「姬姓周人」是「周原」上最后的胜者。那么甲骨文里有记载商人和周人的战争,你能据此说姬姓周人和商人矛盾深远吗?当然不能,从时间脉络看,甲骨里的「周」多半指原来的土著。

    还有秦国,秦国是嬴姓大家都知道。但山东还有一个秦国,其君主姓妊,可能就不太为人所知。那么当你捡到一块「秦国」的青铜器,你当然也不能说这就是西方那个强秦。

    总之,一个地名往往很早就存在,但以这个地名为国名的国家则可能出现得很晚,而且以此地名为国名的国家还经常有很多个。就目前所见,以「曾」为国名的国族大概有四个,以「周」为国名的至少有三个。

    于是,甲骨文中出现「杞国」能说明什么吗?

    什么也说明不了。

    而且《史记》中明明写了,把大禹后人封到「杞国」是周武王干的事

    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周本纪》​

    去商朝找个「杞国」有啥用...

    其实按这个逻辑,甲骨文里有「夏国」都没用,同名同姓太多了。

    关于先秦国名可参见我这个回答:

    周朝诸封国国名的含义与缘由是什么?


    二.甲骨文中的「西邑」

    甲骨文中唯一可能给出夏朝存在积极证据的,是「西邑」[1]

    甲骨中,「西邑」首先是一个地名,其次是一个受祭祀的对象——这就很有意思。

    比如这片甲骨:

    贞,燎于西邑。​
    [​IMG]
    《合集》6156

    「燎」是祭祀名。而且「西邑」并非西边的泛称,甲骨有「东土」、「西土」、「南土」、「北土」,但绝无「东邑」、「南邑」、「北邑」。这么看来,「西邑」是一个很特殊的对象。

    我们再看战国文献中的「西邑」,所赖《清华简》连出了几篇经典篇目,《清华简·尹至》:「自西捷西邑,戡其有夏。」《清华简·尹诰》:「尹念天之敗西邑夏。」

    ——都以「西邑」指夏朝。

    我们自然可以假设甲骨中的「西邑」亦指夏朝,那么商人祭祀「西邑」,则是祭祀夏王的亡灵。商人尚鬼,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当然你要说这个证据有多坚实,那的确也没有,只是这么说至少能说得通,目前看没硬伤。比讨论甲骨文中有没有「夏」字,或者有没有「杞国」,还是有意义多了。


    三.总结

    梳理一下「甲骨文」和「夏朝存在」之间的关系。

    1.甲骨文中没有任何夏朝的记载丝毫不足为奇。

    甲骨文中虽然事无巨细都有,但毕竟绝大多数是占卜用的。既是占卜,当然是占卜未来,不可能占卜过去。

    「明天会不会有一场美丽的邂逅呢?」这事挺小的,但可以占卜,因为在未来;「我能不能上北大?」这事好像挺大的,但反正已经发生了,我占卜这有啥用?想穿越再来一次吗?不,我不想。

    所以「成汤革夏」这事是挺大啦,但你占卜这是想干嘛?没必要嘛..

    而且我们现在发现的甲骨最早也是商代晚期,和商汤还隔着几百年呢,没有夏朝相关的东西挺正常的,这是甲骨文性质决定的。

    所以甲骨文中即便没有任何夏朝的记载,也毫不足怪,更不能因此说夏朝不存在。

    2.如果我们想在甲骨文中找夏朝存在的证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这个问题就麻烦了,你想我们怎么通过甲骨证明商朝存在的?

    ——那是整个商王的谱系都刻在龟甲上啊,和《史记》的记载扣得死死的。

    那证明夏朝也不能偷懒啊,要找到出土材料和文献中夏朝的严格对应关系。「夏」这个字啊、「杞国」啊什么的,其实都是些无关变量。

    什么?商朝证明存在了,所以夏朝一定也存在?

    emmmm...我第一题做对了,所以后面的题都能做对,老师你直接给我满分吧...( ̄∇ ̄)

    3.商朝之前中国无文明?

    这像话吗?

    商朝之前当然有文明,这显而易见。

    讨论「夏朝」,是讨论我们祖先是谁,从来不是讨论我们有没有祖先,谁都知道我们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混淆「夏朝存不存在」和「商朝之前有没有文明」的——

    非愚则诬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