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我跟人吵架时经常说不上话,事后又会念念不忘,越想越气,该怎样调整?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11-16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31
    赞:
    46
    [​IMG] 简单心理,心里有事,来简单心理 阅读原文

    从小时候起,我就观察到一种愤怒,它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愤怒的人自己变得更糟糕,就好像生气的人给自己火上浇油。

    [​IMG]

    后来接触心理学,慢慢发现,给我留下很深记忆的这种情绪似乎很像「自恋性暴怒」(Narcissistic Rage)。

    因为这个名词字面上实在很负面,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此处的「自恋性」并没有任何褒义或贬义的倾向,它只是个心理学范畴的描述。

    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听上去很负面的情绪。

    [​IMG]

    在进一步解释这个不讨喜的字眼之前,我们先区分一下「自恋性暴怒」与通常所说的「愤怒」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愤怒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绪,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如果愤怒就能够渐渐平复下来,就很可能是一般性的愤怒。

    如果愤怒的原因是「理想中的自己」被伤害,而且这种愤怒情绪不会平复,而是时不时就爆发一次——有这种特征的愤怒,我们称之为「自恋性暴怒」。

    举一个中国家庭的日常晚餐作为例子(爸妈那一代人尤其明显)。

    某天,妈妈做了一桌饭菜,爸爸回家后吃过两口就品评起来,这个咸那个淡,于是妈妈就大发雷霆,而且这顿晚饭时隔半年之后,还会因为此事吵架。

    [​IMG]

    在这个事例中,妈妈认为自己某种「好」的形象被爸爸几句话打破,而且难以释怀,经常发作,这就是很典型的「自恋性暴怒」。

    再次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有这种生活经历的妈妈们都有某种「心理问题」,或者有什么很负面的「心病」。

    美国心理学家 Heinz Kohut 早在 1972 年「关于自恋和自恋狂热的思考」(Thoughts on Narcissism and Narcissistic Rage)一文中就提出了「自恋暴怒」的概念:当一个人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自恋受损」(Narcissistic Injury),此时用来缓解痛苦的情绪就是自恋愤怒,这是一种很普通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因为自尊受损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所有自恋性暴怒非常普遍,可以说人人都有这样的情绪,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IMG]

    首先,「自恋型暴怒」其实是「受伤」之后的一种保护机制。

    如果一个人在 Ta 非常在乎的方面受到了他人的指责或者轻视,并且认为 Ta 的「自我身份认同」(Self Identity)因此受到伤害,那么即使是多年以后的某次无意的玩笑,仍然会让 Ta 产生类似的刺痛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某个人的「敏感之处」。

    例如一个人曾经因为她的身高或者外貌受过嘲笑,那么即使长大以后她已经长得很高,或者学会化妆,变得十分自信且有气质,她仍然会对这个话题十分敏感,曾经被伤害过的痕迹是很难抚平的。

    [​IMG]

    其实,长大的过程是一个三观重塑,自我价值再次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往往大部分人都可以意识到,那些曾经的嘲笑不是我的问题,我的价值不是被那些人所定义的,但因为那种「自我」、「自尊」被冒犯的感觉产生「自恋性暴怒」是很普遍的。

    另外,「自恋性暴怒」其实是在变相表达受伤后的内心情绪,比如恐惧。

    面对嘲笑或者指责,受伤害的一方内心可能出现多种可怕的情绪,比如恐惧、羞耻、难堪,当我们在表达这些内心情绪时,往往会无意识地选择用体验感最强的「愤怒」来表达。

    因为「愤怒」这种情绪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向外的,指向他人的,如此一来,将各种不同的、尤其是负面的、面向自己的情绪转化为愤怒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隔绝掉脆弱和悲伤的心情,呈现出一个比较果敢和坚强的外在形象。

    至于愤怒发泄之后的百般滋味,也只有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才能体会。

    [​IMG]

    当一个人处于「自恋型暴怒」中,认知水平往往会被大大削弱(Cognitive Impairment)。

    在「自我被伤害」引发的痛苦的影响之下,处于自恋性暴怒的人,往往会表现得很冲动,不那么理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事实,做出没有依据的指责。

    在精神分析自体学派创始人 Heinz Kohut《自体的分析》一书中,一个因为他人的某种表达或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感到「自恋受损」,产生自恋暴怒的人,甚至可能会通过寻找冲突的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法。

    在任何人际关系中,经常陷入「自恋性暴怒」的人就容易被贴上不讲道理、不讲逻辑的标签:

    • 你怎么总是这样小题大做?
    • 不要再无理取闹了好不好?
    • 怎么每次说到这个话题你都这么激动?

    如果被「自恋性暴怒」控制,不停重复「愤怒 & 羞耻旋涡」(The Shame-Rage Spiral ),还可能反复伤害一段关系。

    人们在脱离「自恋性暴怒」的状态之后,重新审视之前的自己,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羞耻,因为他也无法解释自己之前的「无差别攻击」状态,无法理解自己的冲动状态,甚至可能会因为自己伤害到了无辜或亲近的人而感到愧疚和抱歉。

    [​IMG]

    社会学家 Thomas Scheff 在他的研究中提出了「愤怒 & 羞耻旋涡」这一名词:

    一个人会在感到「自恋受损」后,产生「自恋暴怒」,但在表达或发泄完「自恋性暴怒」后,又因为愤怒本身而感到「羞耻」。但如果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又会不可遏制的再次感受到「伤害」和「愤怒」。循环往复,源源不绝。

    成年人谈一场认真的恋爱,这本来就不轻松,如果在亲密关系中有一方不停重复这样的循环伤害,很可能会放大小摩擦,给两人的感情带来阻碍。

    [​IMG]

    1. 允许自己感到愤怒

    愤怒,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正常很普遍的情绪。正视愤怒情绪,没有什么好羞耻或者恐惧的。愤怒当然也有很积极的一面,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诉求,维护权益,适当的情绪发泄是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

    2. 明确对方想的表达意思

    理智和理论知识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你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易燃易怒」,然后进一步思考:Ta 这么说真的是这个意思吗?Ta 针对的究竟是我的人还是这件事本身?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对方真的只是无心之失,不是刻意的针对,「自恋性暴怒」也就会很自然地消散了。

    [​IMG]

    3. 找到自己的「灭火器」

    有些人跑步,有些人画画,或者只是找朋友聊聊,请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排解方法。和解之后回头审视内心,你会发现愤怒原本肆虐的地方,仍然完好如初。

    愿你的愤怒总有人安抚,你的伤痛总有人听见。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