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如何创作出一篇合格的科普文?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11-22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29
    赞:
    46
    [​IMG] 孙亚飞,用我的雕翎箭戳戳你的鼻梁头 阅读原文

    我想我应该有点资格来谈论这个问题。我从事科普十年了,目前已经出版四本译作和两本原创作品,另有几本正在出版或撰写中。已出版的作品中,有两本译作成为「文津奖」的推荐图书,分别是第 12 届的《诗意的原子》和本届的《迷人的液体》。文章比较长,因为我觉得既然是写给要投入这个行业的人看,我愿意知不无言,言无不尽,就算躺在收藏夹里吃灰,也好过说一些片儿汤话。

    如何创作出一篇合格的科普文,我分几个点阐述。

    1、科普文,首先属于一种文学体裁;

    这一点放在一开始说,是因为很多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个问题,也有人为此辩护,最常见的一种解释就是:有干货就行了,还要文学性干啥?那么极端一点说,任何一门大学专业教材都是干货很多,不注重文学性,这要拿出来当科普,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要写科普,先要认清一个现实,这不同于科学论文写作,首先是文学创作。

    文学的定义不是那么太清晰,《史记》和《金瓶梅》都是文学作品,风格就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点很明确,文学一定是语言的艺术,要写科普文,就得花一点心思研究语言艺术。

    我个人的经验就这么几点:一是要有结构设计,二是要确保语句通顺,三是慎用长句冷词

    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罢,如果结构没有设计好,那么就跟建大楼不打框架一样,必然是会崩的。

    科普文通常也是议论文,而议论文的结构我们从小就熟悉,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我们在网上读科普文,往往会遇到两种极端,一种是洋洋洒洒几千字,每一段都头头是道,但读完根本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一种是看完头两句话,就知道说什么了,但是再往后看,一大堆废话。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结构问题。前一种是没有论点,后一种是只有论点,这都是写科普文比较容易犯的毛病。

    我建议,在刚开始写科普文的时候,可以采用最基本的议论文套路,一个论点提出来,然后寻找三到四个论据,每一个论据和论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全都明确地指出来,最后总结。这样写出来的科普文会比较呆板,但是它至少结构完整了。

    我搜了一下自己比较热门的回答,发现还是有一些符合这种基本结构:

    97% 国人乳糖不耐受,内蒙古人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或者在这种结构上进行改良,变成递进式论证,论据是跟洋葱一样层层剥开的:

    为什么能吃的固体那么多,而能喝的液体几乎只有水?

    就算不是科普,只是为了论证一个问题,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中国最聪明的一批人是那些被高考筛选出来的清北学生吗?

    简单易学,四两拨千斤。

    当然,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提醒一下,能够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结构,不能靠刻意地去学习模仿,而是需要在练笔中实践训练出来。所以,就算不写科普,我建议平时也要多写写东西,有空写写网络文学都是不错的。

    说完结构,再说后面两点,其实说到底就是句式和词汇

    语句通顺,这个其实没啥可说的,基本要求,但这也是很多科普爱好者容易犯的问题。学术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那种「你不用多说,我其实都懂」的时候,这不是心有灵犀,而是大家的基础类似,靠关键词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了。最极端的,我们听报告的时候,有的老外讲的英语,听起来很吃力,但是他需要表达的信息,还是可以传达出来。

    我在翻知乎的时候,在非专业领域,经常会怀疑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说个最简单的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大家也经常会碰到:连接词混乱。比如,该用「但是」转折的地方,作者顺手说了个「所以」,整个段落都会因此变得不通顺。我相信这种情况绝不是因为作者看不出来不通顺,只是打字的时候顺着脑子里的意识流就打出来了。

    还有像什么缺主语、宾语的问题,对中文来说确实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读起来会很难受,而且对于不熟悉这个专业的人,也确实容易丢失信息。我举个化学的例子:原子分为原子核与电子,电子可以失去,变成正离子。这句话,最后一个分句少了一个主语「原子」,让任何一个有化学基础的人读,都不会有歧义,但是非专业人士就要辨别,是「原子变为正离子」,还是「电子变为正离子」。

    这些问题,其实自己写完以后再通读一遍,一般都可以找到不通的地方并修改。都写科普了,起码也都念过高中,这种基础应该不是问题。

    长句和冷词,这也是不少人会忽略的,而且检查也不太容易查出来。

    长句不是一定不好,沈逸在观察者网的那些视频,长句都很多。问题是,运用长句,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很强,强大到比大多数读者高出一个维度。但是,科普文中的长句,往往是为了精确描述一个事物而不得已加了一些修饰词,并不是为了展现事物的逻辑关系。

    我写过不少专利,说个专利里常用的句式:以滴加或注射的方式以大约每秒钟一滴的速度在上述乙二胺体系中添加浓度为 0.1-0.2 mol/L 的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硫酸、醋酸、柠檬酸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使体系 pH 值控制在 3-6 之间,优选 3.5-5 之间。实际上,只要我想写,可以写出一个超过百字只有顿号的长句,但是这对读者来说,信息量其实很有限,必要性也不大。更何况,不少专利代理人爱用长句,本身就有一个目的是让人不容易看懂。

    比较生僻的术语也是需要避免的,但这需要经验,通过实践,不断试探公众的认知范围,而且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说,二十年前,甲醛是术语,现在谁人不知?十年前,石墨烯刚拿诺贝尔奖,是新词,现在都被一些人来收割智商税了。

    所以,这个需要去摸索。有些内容,不用专业词汇是不行的,但是在用的时候,要避免给读者一种掉书袋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是长期写科普文,不建议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词,因为科普并不都是追热点,比如我在知乎发的,五年前的回答也许还会翻红。网络流行词往往只有一两年的生命力,现在再去看五年前的网络流行词就有生疏的感觉,甚至会感觉有些脱离时代。相反,已经被历史证明的这些词汇短语,它的生命力是很旺盛的,所以在非必要的时候,还是少用网络流行词。

    2、科普文要有传播性

    科普是一种科学传播行为,如果是写了自己看,当私房作品,那也很难称得上是科普。

    既然是传播,就要考虑两个对象,一是平台,二是受众。

    比方说,我现在写的这个,虽然不是科普,但是也要考虑到传播。我选择在知乎上发,自然就要贴合知乎的特点。从受众考虑,我写得很具体,真正需要看这么细的人不多,但是对那些想创作的人来说,却会很有用,所以我的受众是带有一定专业性的读者。

    科普文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纸媒和网络媒体,纸媒又分报纸和杂志,而网络媒体既有知乎这样具有社交性的平台,也有丁香医生这类集中在某一类专业的垂直媒体,还有腾讯这类门户网站,当然还有微信公众号这类自媒体。

    对于不同的媒体,要采用不同的策略。

    报纸和门户网站,时效性很重要,最好在科普中探讨一些近期的话题。比方说,石墨变金刚石,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化学反应,围绕这个主题,可以从拉瓦锡烧钻石说起,也可以聊聊莫瓦桑的八卦,还可以谈谈上世纪 60 年代的实验室成果。这些主题,如果是写书或者在杂志上发,都是比较有厚度有温度的素材,但是放到有时效性的平台上,就显得有些过于遥远。这时候在素材选择上,就应该有所调整,比如从近些年来中国大量制造金刚石这个事情,或者戴比尔斯对人造钻石态度发生的变化,历史厚重感是少了很多,但是更符合平台的特质。

    再比如说,在知乎这个平台发,就要考虑知乎的阅读习惯是以手机为主,不像电脑那样,一打开屏幕就能显示上千字。在手机阅读习惯上,适合小步快跑,论述少一点,论据多一点,要不然一段看不完,前面又忘了,再往前拉很麻烦,人就看不下去。如果是看书,就没这个问题,比如 19 世纪的哲学经典,艰深晦涩倒是其次,关键是要仔细读,经常要前后反复看,纸的页码清晰,而且往往都有页眉,比较容易翻找,实在不行还能做笔记。手机阅读,谁会乐意这么看?

    此外,平台也有很多奖励的操作,还以知乎为例,前期可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够获得知乎给予的一些称号或权限。比如我有“科普优秀回答者”的称号,那么我在写这一篇回答的时候,就会有流量的支持,可以让我的回答更有机会传播出去。这些不是写作技巧,但是又和创作有关。

    自媒体又是一套不同的玩法,要想传播,就要吸引人去转发。这个一说,可能就有人想到了,「不转不是中国人」这类梗,其实就是自媒体的习惯用语。当然,我绝不鼓励用这种方式去骗转发,诅咒的方式就更低级了,最好还是从内容上去引导读者。

    从受众角度来说,科学传播有一组矛盾,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那就是越高知识水平的人,越不容易成为传播节点。科学有一定的门槛,所以科普应该是由专业人士来进行,但是有些专业人士没时间,他不仅自己不写,甚至都没时间好好看科普,就更别说转发了。相反,像各种家庭群,一些只能以看视频为主的半老年人,往往是转发的主力,这样就导致,优秀的科普作品不容易被接受,更不容易传播。

    我的一个看法,这个矛盾靠科普文是没法解决的。科普文,终究是文字媒介,它不可避免地有门槛,10 岁以下的孩子阅读有困难,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是搞了一辈子文字工作,即使文化修养还可以,视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文字阅读速度不够快,转而去看“大字报”或者视频。我说的大字报,就是那种文字内容很少,但是用很大字号的一些内容,公众号自媒体中比较常见。

    所以,这其实也需要科普作者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比如利用短视频手段。我也有尝试,但是并不成功,接下来有时间了还会继续尝试。

    3、科普内容的选择要有「可拿走性」

    「可拿走性」是我创造的词,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其他词能涵盖我的所有指向。

    我们都知道,科普内容要有干货,但是科普如果只讲教科书上的东西,肯定是不够的,真有兴趣的人还不如自己上课去。

    我知道有些人的态度,是在这些干货以上增加娱乐性,这样就能吸引人阅读了。这当然没错,但是肯定不够,比如说前几天的「奋斗者号」坐底马里亚纳,它确实可以娱乐化,但是对公众来说还是不够。

    我也反思过这个问题。娱乐化也好,增加趣味性也好,这些说到底其实还是,传播角度考虑的,加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梗,阅读的时候就会有乐趣

    但是,「乐趣」不就是一种可以被拿走的东西吗?我看一篇科普,即使干货的部分啥也没看懂,但是我看完之后很开心,我收获了「快乐」。

    所以,一篇科普文能不能被读者喜欢,就在于有没有「收获感」,反过来,这就要求科普文要有「可拿走性」。

    这里的可拿走性可以是实用的,比如在文章中,谈到某个内容的时候,增加一个对实用技巧的解答,哪怕它只是一个经验,也会让读者有所收获。

    也可以是提问式的,让读者有所思。特别成年人不像儿童那样充满主动的好奇心,说得不好听就是生活所迫,脑子都是木的,有的时候还需要看那些虐心的电视剧去找点事想想。我们很多科普爱好者热衷于「灌输」,却忽视了「反思」。比如全球变暖,大家都喜欢写这些大叙事框架的故事,但是公众却很容易反感这类题材,不只是距离比较远,更重要的是,它有点精英主义的味道。所以,不妨换个思路,让读者读有所思,对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那也是有获得感的表现。

    还可以是社交式的,让读者收获一份情感。科普有很强的社交功能,因为作者在某个领域掌握的很多知识,正是读者缺的。但是,反过来说,读者掌握的一些东西,会不会也是作者缺乏的?交流是人类本能,在创作科普的时候,我们能够从中获得快感,其实也是自己的知识输出后的愉悦感,反过来,如果读者有东西输出给作者,也一样会有愉悦感。自媒体有个口头禅:「关于 XXX,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和我分享」。其实我们在写科普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个经验,留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空白。过去作品只能在纸媒呈现,读者反馈只是聊胜于无,但是现在网络时代,这就很容易操作了。

    我说的只是自己的一点见解,相信每个人在操作时,也会有自己的心得。

    以上,是我从科普写作、科学传播以及内容选择等角度对写作科普文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创作者有用。在知乎,我写的科普文比较多,一多半都是,需要阅读的话,也不是很难找。关于写作本身,我也有一篇比较系统的看法,在这里贴个链接,可以参考。

    高中作文如何得到 50 以上的分数?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