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电影 阅读原文 就执导的电影类型而言,许鞍华给人一种多面手的错觉,武侠、惊悚、黑帮、犯罪、恐怖等经典类型都有涉猎,但这些并没有给她带来更高声誉。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 [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 这样的作品,着重以写实的生活场景,平淡的岁月人情,映照冷暖人生。 尽管她有很多作品包含了宏观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但视点从未落在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或批判上,而是落在了微观的个体和事件中。谈到自己的某些作品,许鞍华的言语中时常透露出这样的情绪——拍得不好,但是值得拍,很想拍。那些云淡风轻或动荡不安的寻常人生,正是她所钟爱的题材。 社会写实夜与雾 许鞍华的处女作 [疯劫] 上映于 1979 年,被视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那年,徐克、章国明、翁维铨等有国外留学经历或电视台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先后拍出风格另类的电影,开启了短暂的香港电影新浪潮。 相比于法国新浪潮,这不是一次有共同美学理论基础的创作运动,而是标志一群在新兴城市(香港)长大,接受西式教育的新一代电影人,开始登上香港的电影舞台。他们更注重表达自我对世界的感知,流露出对急进变化中的都市的迷惘情绪。 [疯劫]的故事源自香港龙虎山 1970 年发生的一起真实杀人案,一对年轻男女被精神病患者杀害。许鞍华在和编剧讨论处女作该拍什么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它的风格和主题,而是单纯想要制作一部剧情紧张、刺激的电影。起初她们想到的是拍绑架案,但没谈拢。偶然间,许鞍华提起龙虎山杀人案,那是她们熟悉环境里的故事,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完成剧本。 [疯劫](1979) 拍摄此片前,许鞍华已经是个有经验的电视导演。在 TVB,她受命拍了讲风土人情、奇风异俗的纪录片《奇趣录》,讲警察故事的 [CID],发起人都是谭家明,不久之后的新浪潮导演之一。许鞍华还为当时成立不久的廉政公署拍摄宣传剧集,与她合作的是后来的新浪潮导演严浩。此后,许鞍华又转去香港电台,拍摄了三集《狮子山下》。 电视系列剧《狮子山下》首播于 1972 年,直到本世纪初,都有新的剧集推出,以香港普通市民为主角,反映他们的奋斗历程、生活诉求以及民生问题。狮子山精神于是成为港人奋斗精神的代名词。 尽管这些创作都是许鞍华接手的拍摄任务,但拍摄内容恰好是她后来的电影里最擅长的社会写实,尤其是草根阶层的情感与现实。[疯劫] 的故事建立在压抑的现实环境中,诡异的镜头运动、触目惊心的血腥场面、令人不安的情节,营造了惊悚氛围。 创作该片时,许鞍华并未想到要升华影片主题,但她直觉中对现实世界的喜好和敏感,已经初步反映在了片中。在她看来,[疯劫]的剧情和悬疑最重要,演员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只需要做出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因此,她将长镜头拍摄的画面剪碎,通过蒙太奇和摄影机运动以及刺耳的音效,加强写实但恐怖的氛围。 香港电影新浪潮并非一场自觉的美学运动,只是媒体和影评人对 1970 年代末到 1980 年代初,涌现的一批背景相似的年轻人,推出电影作品的现象的概述。不过,这些人的电影确实也表现出一些共性:对经典类型片元素的借鉴,惊悚骇人的情节和画面,真实的都市景象,躁动的年轻人等。这些影像特征,[疯劫] 中都有。可能许鞍华最初也没有意识到这点,只是在那时,她恰好和同时代的人产生了共振。 [胡越的故事](1981) [胡越的故事] 是许鞍华完成于 1980 年底的电影,男主胡越是越南难民,逃到中国香港后,经社工笔友帮助,弄到假护照。他和在香港认识的难民沈青准备一起前往美国,但于菲律宾中转时,沈青被接应的人带走。胡越放弃独自去美国的机会,在唐人街找到沈青,为了救她,替黑社会做了杀手。两个无根的人被政局(越南)、贪婪(黑帮)左右人生,向着希望努力。 在拍 [疯劫] 之前,许鞍华就想拍 [胡越的故事],但是当时是想去美国的唐人街拍,因此被老板拒绝。后来,她把美国唐人街换成了菲律宾的唐人街,美国成了两个主角到不了的梦乡。[胡越的故事] 还未拍完,导演严浩便问许鞍华愿不愿意拍 [投奔怒海],也是一部以越南人命运为背景的电影。在未成为电影导演前,许鞍华为电视台拍过讲述越南人在香港难民营生活的戏,对这个题材的兴趣延续到了电影创作上,于是立即答应执导 [投奔怒海]。 [投奔怒海]的监制是演员夏梦,来历不简单,和内地文艺界、政界联系密切,是当时香港与内地文艺界的一个纽带,香港左派电影阵营的代表人物。1979 年,夏梦创办青鸟电影公司,制作的首部电影即是[投奔怒海]。本来是想让严浩执导,但严浩担心到内地拍片会影响他在台湾的市场,所以让给了许鞍华来执导。不过两年后,他还是与夏梦合作,执导了合拍片[似水流年],在内地取景。 原定的男主角周润发出于同样的担忧,辞演了 [投奔怒海]。在摄影师等人的建议下,许鞍华邀请了当时还未成名的刘德华来救场,饰演想要逃离越南的青年。夏梦更改了剧本设定,刘德华的角色被改为配角。该片的剧本原本设计了大篇幅的海上戏,后被全部删掉,以越南女孩带着小孩登上难民船,驶向大海,作为结局,正好与 [胡越的故事] 的开头构成互文——难民船到达中国香港,他们的命运依然坎坷。 [投奔怒海](1982) [投奔怒海] 被评为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许鞍华拿到了最佳导演奖。从 [疯劫] 到 [投奔怒海],许鞍华表现得像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写实派导演,暴力、犯罪和政治元素构成了这些影片最直观的一面。但当我们剥离这些表象,不难发现许鞍华一以贯之的偏好——突出人的际遇,只将社会性和政治性作为人物命运的推动因素。 她曾说,「[投奔怒海] 不是要突出政治,而是生活感」、「我无意很具体而细微地去讲压迫,相反是很具体而细微地刻画生活」。这两句话几乎可以概括她所有代表作的特征,尤其是在 [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 等作品里,许鞍华将草根的生活细节和情感矛盾,刻画得恰当自然。 电影诞生至今,女性导演的数量屈指可数,凡以女性为故事主角的电影,又通常会被冠以「女性电影」之名。如此来看,许鞍华就是一名拍女性电影的女导演,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女性命运或女性故事等同于某种女权意识。 许鞍华的电影里,权利和政治的表达并不突出,突出的是用轻盈的影调,呈现生活的样子,男女角色的关系不是站在性别对立的立场去设计,而是将他们放置在各自的社会、家庭身份中,自然而然地显现他们的矛盾与艰难处境。 诚然,政治和社会问题也曾出现在许鞍华的几部颇为成功的电影里,不过没有喧宾夺主,成为影片的核心议题。无论是早期的 [投奔怒海],还是后期的 [天水围的夜与雾],政治与社会问题导致的悲剧,都被相对写实地呈现出来,将人物命运最悲情无奈的瞬间烘托出来。这正是许鞍华的影片动人的地方,而不是表达出某种政治高见或社会关怀。 草根阶层日与夜 [投奔怒海]之后,许鞍华进入当时在电影界已经日暮西山的邵氏电影公司。这是一次错误的选择,她谈到这段经历时说:「我走进了一个最不适合我的环境。我习惯的创作方式是家庭式制作,一起做,并非像大公司,没人情味,加上讲权力,计算利害。他们同我所追求的东西和价值观念完全不同,他们很多所作所为我都不理解,我完全不了解他们的运作情况。」正是在邵氏,许鞍华构思出了[客途秋恨]的故事,但同合作编剧聊的不愉快,没拍成。 与此同时,台湾的年轻电影人看到以许鞍华、徐克等人为代表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崛起,急了。他们也已经对本土陈旧的电影风格感到不满,于是鼓捣出了台湾新电影运动。 不同的是,台湾新电影没有香港新浪潮最爱的吸引眼球的类型片元素,而是朴素地拍平常生活,关心人的问题。台湾电影没有类型片传统,健康写实主义曾是主导的文艺风向,年轻一代针对它的空洞和粉饰现实,创作了一系列真正反映本土民生的电影。 许鞍华看了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后,心灵受到冲击,发现那正是她最想拍的电影,朴素地写实,关注本土社会。1990 年,她推出了电影 [客途秋恨],故事是她和母亲旅行时想到的,编剧是台湾新电影的推手吴念真。许鞍华的母亲是日本人,经常怀恋在家乡的日子和亲人。片中,大女儿从小跟母亲关系疏远,长期由爷爷奶奶照顾,直到妹妹出嫁时才知道母亲是日本人。 [客途秋恨](1990) 乡愁和两代人间的亲情矛盾是台湾新电影的经典主题,[客途秋恨] 是许鞍华对这两个与自己成长经验有关的话题的反观,摒弃了她之前电影的情节依赖,以情感主导故事发展,在日常对话和争执中,烘托出乡愁与亲情,这也是她后来的以香港草根生活为主题的电影常用的手法。 片中,大女儿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在澳门。爷爷一直牵挂着国家,在她十多岁时,回到了内地。她返回香港的父母身边,但跟他们的关系很差。在英国读完硕士后,她本不想回家,留在当地工作,因为妹妹的央求而回香港参加她的婚礼。 母女两见面,态度冷淡,说不上几句便会争吵,都想回避对方。丈夫已经去世,最亲的小女儿嫁了人,母亲越发想念故乡,大女儿无奈陪她回了趟日本。在母亲的故乡,她体会到了她曾有过的举目无亲的孤独感;回到香港,她在电视台忙于工作,收到爷爷中风的消息,母亲帮她收拾好行李,叫她无论如何回去看他;病床上,爷爷劝她不要对中国失望。他们话不多,吃饭、沉默,平淡相伴。三代人,归属于不同的土地,时代有别,那份乡愁和亲情,在相聚别离中,隐隐流露。 1995 年,许鞍华推出电影 [女人,四十],击败王家卫的 [堕落天使],赢得第 15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还拿到了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奖。主演萧芳芳凭该片成为柏林电影节影后。当许鞍华受到台湾新电影启发,决心拍摄关注香港平民的电影时,[女人,四十] 的出现,便是这份决心最好的结果。 香港电影中从来不缺少市井与繁华并存的都市景象,但像 [女人,四十] 这样,深深扎根于寻常百姓故事的作品并不多。它让你我都能感同身受的凡人家常,有了生命的张力。 [女人,四十](1995) 那些仿佛是无意义的付出、无休止的争吵、无处躲的压力,最后都因生命里的一抹亮色而得到抚慰;它不仅有关于一座城、一个家庭的暖意,也拥有超越一座城、一个家庭的暖流;它说的是活着必然要承受的压力,令人抓狂的日常,但阴霾之中有一缕阳光就已经是幸福了——不过,那阳光不总是自己普照进来,更多时候是不经意间在密密麻麻的人生缝隙中被发现。 女主阿娥站在菜市鱼摊前盯了很久,丝毫不在意老板嫌弃的目光。为家庭开支精打细算几十年,她早就不在乎这点面子问题。她在等待一只将死的鱼死去,用便宜的价格买下它,回去还要将它分成两顿吃。菜市场的这一幕,[桃姐] 中有相似的场景:桃姐到菜市,摊主们远远看到,料到她要「捡便宜」,故意整蛊她,把仓库冷气温度调低,随她在里面挑挑拣拣。 作为一部讲生活、懂生活的电影,[女人,四十] 对市井生态的捕捉生动有趣。它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妻子一面忙于工作,一面忙于照顾家人,尤其是痴呆后只认识她的公公,还总被他刁难;丈夫庸庸碌碌,儿子正念大学,妻子就像是家庭的轮轴,让他们的生活转动起来。许鞍华刻意淡化了影片的压抑氛围,利用快节奏的生活场景带动剧情,加入轻松打趣的情节。 阿娥对公公的照顾构成了影片的主线。他们之间隔着各自的人生——丈夫和儿子是阿娥的人生重心,公公活在他自己残存的过往记忆里。她要为他的吃喝拉撒,调动全部精力,公司和家,两点一线,朝夕忙碌。时代正在变化——电脑技术引入公司,阿娥还没被淘汰,全赖她出色的工作表现,但那份不被重视的失落已经向她袭来。就像她的公公——属于他的时代早就过去,现在,他只是一个无法独立生活的老人,给人添麻烦。阿娥的儿子看到爷爷痴呆的样子,担心父母老了之后也会变成那样。这是命,逃不掉。 许鞍华用简洁明了的电影语言赋予令人愤懑的家庭生活,一种生生不息的律动,甚至是浪漫。那不是对压力想当然地回避或美化,而是在其之下,发现难得的快乐时光——相守相伴的亲情。在拥挤的住房内和繁华的都市中,他们努力找寻自己的位置,承受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孤独无助的压力。这些都是许鞍华的电影中,涂抹出的人生底色。 当我们把许鞍华视为香港的纪录者时,她所纪录的不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而是最普通的人生。她像一个语言朴素的诗人,简练但精准地提炼出万象人生里的冷暖。[女人,四十] 之外,我们还可以在 [男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桃姐] 等作品中,体会她带给我们的超越地域的朴素情感。许鞍华抓住了故事中的人,谱写她们的生命之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