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enForo 1.5.14 中文版——支持中文搜索!现已发布!查看详情
  2. Xenforo 爱好者讨论群:215909318 XenForo专区

回避性人格是什么样的?

本帖由 漂亮的石头2020-12-07 发布。版面名称:知乎日报

  1. 漂亮的石头

    漂亮的石头 版主 管理成员

    注册:
    2012-02-10
    帖子:
    486,322
    赞:
    46
    [​IMG] Steve Shi,心理咨询师、2019苹果最佳播客Steve说主播 阅读原文

    为了避免大家给自己乱贴标签,以正确方式理解问题,这里写一篇科普。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 3 件事情: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障碍,以及情绪压抑带来的亲密关系障碍。

    1.回避型人格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用这个标签来描述自己,强调自己在人际关系里比较回避。但是专业角度来看,这个标签有可能不是特别严谨。而不严谨的标签,有可能阻碍我们准确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描述人格特质的主流体系大五模型(The Big Five)里面包含了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绪性五个维度,而并没有包含回避性(或者它的对立面)这个特质。已有的五个特质都是经过大量样本分析后发现的最可靠的人格特质维度,回避性没有包括其中,说明回避性不是一个很好的描述人格的维度,或者说,回避性可能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表征,可以用更基础的大五因素来解释。

    从大五的视角来看,回避型的人实际上可能是外向性得分低,宜人性和情绪性得分高的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说自己性格上比较回避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说自己比较内向,倾向于回避冲突,以及比较敏感容易焦虑。

    不要小看这样一个标签严谨性的区分,因为描述问题的方式会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式。相比于「我如何可以变得不那么回避?」,「我如何可以变外向一点,不那么怕冲突,降低情绪波动?」显然是更有指导意义的提问。

    回避型人格这个说法还有一个可能的来源,就是依附关系理论(attachment theory)里面的焦虑回避型依附(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依附关系理论已经不属于人格理论的范畴,而是一个用来描述人际关系模式的理论。在这个理论里,焦虑回避型的婴儿会通过情感回避的行为来管理关系,调节情绪。

    比如当妈妈从别处回到自己身边时,婴儿不会报以热情的回应,而可能只是看看她,微笑一下,也可能回避目光,甚至避免拥抱和互动。这样的回避行为可能实现了两方面功能,一方面是维持有条件的,若即若离的亲密,另一方面是调节情绪,避免在被抛弃时体验强烈的痛苦。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关系里体现出焦虑回避行为,可能是因为他对关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乐观,举个例子就像是谈恋爱的时候,你知道对方不是那么爱你,所以你也决定自己不要在情感上投入太多,保持一点距离。

    我非常不推荐大家用依附关系理论做自我诊断,一方面你没法确保自己的判断准确,人们有许多认知谬误,我们都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尤其是在痛苦困惑的时候。另一方面,人的依附行为在不同关系甚至不同场景里都会变化,没有人是永远固定的,这样的标签并不能帮你看清复杂的现实。有兴趣更多了解这个问题可以读我的这篇专栏:

    Steve Shi:75.依附关系理论真的站得住脚吗?

    2.回避型人格障碍

    AvPD 是 DSM 定义的一种人格障碍。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的,AvPD 仅存在于大约 2% 的人当中。人格障碍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一个人的情况要上升到人格障碍层面的诊断,通常意味着他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某些具体情境的反应(比如原生家庭创伤),而是在一系列不同的情境下都会展现出类似障碍。所以说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担心自己有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最主要特征是强烈的人际焦虑,自我抑制,极度自卑,害怕负面评判和抛弃,虽然渴望亲密但是却回避人际关系。你可能会说我好像也有这些问题,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这些体验都不到“极端”的程度,以及是和他们的人生阶段,生活经验和社交环境有关,而不是人格层面的固化特质。

    AvPD 的诊断也是存在争议的,Ralevski 等(2005)就认为它和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焦虑障碍的一种)其实是同样的问题,只是符合 AvPD 诊断的人呈现出更极端的焦虑。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回避型人格障碍,可以先看看自己是否有焦虑障碍,如果焦虑程度连焦虑障碍都达不到,那么大概率不会有焦虑人格障碍。

    3.压抑情绪带来的亲密关系障碍

    结合了前面两点的(漫长)铺垫,我们来说说高赞答案描述的那种问题:「绝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压抑自己,逐渐形成了回避型的人格。主要体现在,别人问我一件事好与不好,我一般都会说好,我也很少与人争辩吵架,向来都是软绵绵的老好人,有问题了也不会提,有情绪了就自己憋着。」

    首先可以确定这样的人不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因为是通过压抑情绪来避免人际冲突,维持关系和谐,而不是由极端焦虑导致的对社交互动的回避。另一方面,这是否一定是回避型人格呢?也就是说它是否是一个在不同情境和关系里会稳定存在的特质?

    结合我的心理咨询经验,这类人里的大多数的回避性不足以上升到人格层面。这样的人虽然会有自我抑制,但是这种抑制是源于对情绪表达的误解,忽视了情绪表达在人际关系里的功能,甚至仅仅因为从来没有表达过,不知道表达出来会有什么结果。另一方面,这也会和原生家庭有关系,一个人对情感表达的预期和理解,停留在了儿童时代的认知上,他在人际关系里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孩子面对父母的角色。

    在咨询关系里,他们得到了直白表达的机会,可以尝试把「负面」情绪流露出来,就会发现这些表达其实很有用,对关系有帮助,也会从成熟、客观的人那里得到积极回应。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在咨询关系里探索不同的角色,放下对做乖孩子的执念,用更成熟有效的方式去赢得他人的喜欢,建立亲密关系,回避的问题自然就会改善。

    换句话说,这里描述的问题主要是关乎能力和经验,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值得信赖的关系,一直没有迈出一步,表达真实感受,所以人就会被卡在压抑的位置上,并且认为自己可能是回避型人格。这种结论就好比,你从来没有学过游泳,你认为自己学不会,也从没下过水,然后这样的状态持续很多年,你就认为自己有游泳池恐惧症。

    所以结论就是,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认为自己是回避型人格。这种标签并不会帮助你更好地成长,反而会让你画地为牢。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情绪压抑的习惯,可以考虑通过个体心理咨询或者团体治疗来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另一方面对这个问题有更多思考,有意识地发现和接近心智成熟,善于接纳理解的朋友,也会让你发现在不同的关系里,你的反应模式也会很不一样。

    References

    Ralevski, E.; Sanislow, C. A.; Grilo, C. M.; Skodol, A. E.; Gunderson, J. G.; Tracie Shea, M.; Yen, S.; Bender, D. S.; et al. (2005).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social phobia: distinct enough to be separate disorders?". 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112 (3): 208–14

    阅读原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