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uzzle,Fight 阅读原文 我看答案里有不少人将《亮剑》的火爆归结于细节的真实和演员的表演,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但除了这些因素之外,《亮剑》在剧本上的处理和艺术手法上的新尝试,也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先说一说剧本的处理。严格来说,说《亮剑》是抗战片是不对的。因为《亮剑》这部电视剧一共 30 集,抗战的部分其实不到 20 集,《亮剑》中还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解放战争和建国后这一阶段的。正是因为《亮剑》的故事贯穿了这几个阶段,所以《亮剑》的核心自然也就不是抗战,而是所谓的「亮剑精神」。 关于「亮剑精神」是什么,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这个我不用多解释。在「精神」这个角度上说,《亮剑》除了精彩的故事之外,也能够让人的性格立得住,带给人的思考和讨论空间也更多。 其实《亮剑》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很多都有这么一个「精神」的点在。通过这个「点」,它可以给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方向。比如《天下粮仓》、《雍正王朝》等电视剧的落脚点是系统性的腐败问题,《大明王朝 1566》、《走向共和》等甚至带有一定的政论性,《少年天子》、《大明宫词》等的核心就是「自由」……甚至于就连走喜剧风的《武林外传》,所能挖掘的东西都相当深刻。这些藏在剧情背后的东西,才是我们把这些电视剧称为经典的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说,将《亮剑》与后来的抗战片对比并不合理。因为《亮剑》其实是中国在 2000 年前后那个电视剧巅峰时代的余辉之一,这恰恰如《亮剑》电视剧最后所说的: 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的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而具体到剧本的写作上来说,由于制作成本的限制,编剧采取了一种「取巧」的写法,那就是重表演而轻剧情。之所以要给「取巧」加引号,是因为想要这样取巧,对编剧的能力要求反而更高。我们知道演员表演主要看的就是台词、调度等方面,在无法搞大场面的前提下,就必须在台词方面下大功夫。 那么,对于电视剧来说,什么样的台词才算好台词?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大致有三个标准: 第一,节奏把控到位;第二,能凸显人物性格;第三,有余味。而《亮剑》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三点。 我们拿《亮剑》中李云龙争李家坡主攻任务这一段戏为例。这一部分的情节虽短,但戏剧冲突却一点都不弱。在这一段戏里,李云龙先是与赵刚争吵,说独立团拿不到主攻任务是因为政委是个读书人被别人欺负,还说出了那句「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呢」?就在这短短的几句台词里,李云龙的性格就彻底活了。具体来说:第一,李云龙这样挤兑赵刚,算是把之前“换了好几任政委”的原因交代清楚了,为后面两个人的和好做了铺垫;第二,李云龙说「什么他娘的预备队,还不是信不过咱们」,顺带着就为后面与孔捷的争吵埋下了伏笔——因为孔捷是戴罪立功,非常在意此前的失败和上级的看法;第三,李云龙说别人欺负赵刚是读书人,也隐含了他看不起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没胆量的刻板印象,而这也为后面赵刚亮出自己的精准射击本领做好了铺垫;第四,李云龙之前几次被旅长批评无不是乖乖站着听训,这一句「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也能让人看出李云龙性格里爱吹牛、混不吝的那一面。 可以说,短短的几句话,交代的信息量非常大。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是在承前启后,这种用心雕琢的精神是现在的制作方所没有的。与此同时,这里面的台词,也并没有把话完全说透,有很多东西是要靠你自己来体会和咂摸的。更不用说李幼斌到位的表演,让这些台词更为出色。 第二点,再说说艺术手法。 其实对比一下《亮剑》和同期以及后来的很多电视剧,会发现《亮剑》在风格上是剑走偏锋的。一方面,《亮剑》在摄像时普遍采用了小景别,近景和特写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亮剑》在摄像上基本没有使用滑轨之类的辅助工具,很多长镜头都是摄像师肩抗或者用斯坦尼康跟拍的,这带来的直观感觉就是镜头晃动得比较厉害。 我们一点点分析。先说景别问题,一般来说,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近景和特写一般只是在想要凸显人物时使用,而不会作为一种主要的景别。这是因为某种意义上,近景和特写是有「侵略感」的,而且这两个景别极其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这时候你脸上的表情会被极度放大,演技不好的演员是不敢这么玩的。但《亮剑》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想起《亮剑》的时候,大都会想到这些: 这些名场面里,近景和特写非常多,这使得《亮剑》有了异乎寻常的生动表现力。对比一下《新亮剑》,这个差别就很明显了。 而在户外调度方面,据说当年《亮剑》的剧组因为经费有限,没办法用太多机位,甚至也没法用更多的滑轨,所以肩抗摄像机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了解表演的人都知道,在机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想要呈现出更好地表演效果,就非常考验场面调度的能力了。但正是因为机位紧张,《亮剑》也因祸得福,肩抗式拍摄的晃动以及机位的人工移动带来了更好的临场感——这也是很多电影在营造「现实感」时惯用的手法之一。(名场面可参考平安格勒之战后旅长训李云龙的那一个长镜头) 颜艺的交流感 + 场面调度和拍摄「现实感」,让《亮剑》的「亲和力」变得更强。也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欢。 当然,普通观众在看电视剧时可能并不会意识到上面说的这些,但这些让人不太能感知到的东西,恰恰才证明了编剧、导演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的功力。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