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Julien,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阅读原文 看完其他答主对当事人的精彩分析后,我更愿意从列车的设备设施的设计是否人性化等相关方面来发表我的见解,毕竟当事人的「名言」的产生除了与其个人素质有关外与列车设备设施设计得不够完美之间也有一定关联,这也是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查询了一下事件发生的列车车底,当天担当 G7743 亳州南 - 安庆的动车组车底为配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南动车所的 CRH380B-3641,碰巧自己之前坐过: 担当 12.5 当天 G7743 的 CRH380B-3641 停靠阜阳西站,摄于 2019.12.1 此型号动车组列车的二等座车充电插口位于前排座椅靠背下方底部支架部分,且一侧只有一个,这也使得如果一侧有三个人时(对应座位号 A/B/C)也只有一个插头情况的出现: 即便是一侧有三个座位,也只有一个充电插口 对于这种「资源分配不均」/「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乘客素质是一方面,但生产方也应该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在内,进而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 当然,对于充电插口这方面,一直在进步: 其实最早期的动车组无论是座位下方还是座位中间,均没有充电口,对于 CRH1 系早期版本而言上位于头上方,CRH2 系列则是位于每节车厢的洗手台,充电得排队。 CRH2A 非统型,位于洗手台一侧墙壁上的充电插口 直到后期 300+km/h 级别 CRH×C、CRH380 等型号列车的问世,充电才开始有了解决,即在每个座位下方前排座位的地方安装充电插口,但每排每侧只有一个,这也就意味着 A/B/C 一侧即便是三个人,也只能共用一个插口,这也是导致本次事件的起因之一。当天担当 G7743 的 CRH380B 二等座的充电插口也为此类配置。 到了后期国内自主研发设计制作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则是进行了进一步升级,即在每两个座位之间都设有一个充电插口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充电插口不够用的问题: 位于复兴号动车组座位中间的充电口,每个相邻座位中间都有一个充电插口 虽然充电插口的问题在目前看来得到了解决,但就其他方面而言,由于成本以及简洁的原因,国铁在列车其他诸如内饰及相关设备设施方面的造诣仍然有待提高。所以这种单纯为了省钱、简洁而忽略了人性化的设计,再加上国民整体素质并没有达到一个非常非常高的水平,这种争执早晚会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事实上之前早已因为设计的不人性化发生过类似的争执,只不过不是充电口,而是遮阳板: 高铁车厢里因拉遮阳帘起冲突!2 名乘客互扯互骂现场失控 由于一扇窗分给两排座位旅客使用的原因,使得遮光帘在出现两排旅客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时可能会出现纠纷。 一扇窗对应两排座位,却共用一个遮光帘 但事实上是,最初国内自日本引进的 CRH2 系列动车组早已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即安装分离式窗帘,将车窗分成了两部分,需要拉下遮光的旅客直接拉下自己一侧的遮光帘即可,不会影响到另一部分旅客的需求。 CRH2 系上的分离式窗帘 除了遮阳板,二等座车座椅靠背调节范围过大,影响到后排旅客进而引起争执的事件同样发生过: 调整靠背起争执 一乘客鼻梁被打断 不同调节程度的靠背 当然这方面在其他国家动车组上面也有这种情况的存在,能够对靠背调节范围进行限制基本上就可以避免大多数诸如此类的纠纷出现。 当然充电插口的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解决,甚至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即增设 USB 插口,充电更为方便。 其实除了充电口、窗帘,国内动车组仍然有其他地方的设备设施可以同样参照日本新干线的模式进行优化。 对于行李架而言,由于为了能够保证行李在列车遇到颠簸的情况下不至于滑落,通常会设计向内倾斜 / 凹陷,进而避免行李滑落砸伤旅客: 动车组车厢内向内侧倾斜的行李架 但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向内倾斜的原因,使得外高内低,进而导致视线受阻。如果背包侧兜放了东西,在放置过程中不慎倒出,下车时由于列车在各站停站整体时间短的原因下车很多情况下过于仓促,这样一来,便会存在部分小件物品遗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日本新干线在行李架的顶部安装了反光镜,旅客可以通过镜子更为直观地查看是否有物品遗失在行李架上。这个细节方面的设计也由于整体打包进口的原因在国内的早期 CRH2 系列动车组上也有体现: 位于早期 CRH2 系行李架上的反光镜 可以通过行李架上方的反光镜来查看是否要物品没有携带 此外,面壁座也是一个问题,而且这个不仅仅存在于二等座: 二等座面壁 一等座同样存在: 一等座面壁 甚至商务座也有面壁: 原因在于列车在引进时改变客舱布局时只改变了座椅的布局,却几乎没有改变车窗的布局,而车窗的布局上按照原来座位的布局进行的排列,这也造成了新编排的座位与车窗「错开」情况的出现,进而使得「靠窗座」变成了「靠墙座」。 当然对于日系车(对应国内的 CRH2 系列、CRH380A 系列)这个问题则要小得多,原因在于其车厢内各车窗间的窗柱较窄,再加上基本上是原封不动打包进口,甚至连椅套花纹都没换(CRH2 系列),自然不存在面壁的情况。 日本新干线 E2-1000 车厢内饰 CRH2 系车厢内饰 同时,对于日系车的一等座而言,每排座位都有独立小窗,这点在国内的 CRH2 系上也有体现,但在后续设计中并没有沿用,也就造成了上面提到的一等座面壁情况的出现: CRH2 系一等座车厢,可以透过窗户看出每扇窗户只对应一排座位 所以不出意外,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还会出现某旅客因为购买的车票靠窗座位没有窗户霸占其他旅客座位,被占座旅客要求让座却遭拒,并被叫嚣「凭什么都是靠窗座你有窗我却没有」之类的争执。 不得不说日系车在一些乘客体验的细节方面考虑得相对较为周到,只可惜后期,包括现在,国铁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在车辆方面的设计都逐渐趋向于欧系,分离式窗帘、反光镜、独立车窗等能够提升旅客乘车体验的设计便没有得到继续沿用。 当然,从充电插口的优化,以及后续复兴号动车组配备免费 Wi-Fi 等也让我们看到了中车在提升旅客乘车体验方面的优化。国内高速铁路的发展总体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初期由于原封不动照搬照套的原因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没有兼顾到,进而出现与国内环境不相适应当情况也属正常现象,在这里也希望包括中车在内的相关厂商在设计方面继续进行优化,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这些细节方面的人性化设计也可以成为列车出口带来额外的加分项,成本不高,却很实用。 阅读原文